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基督教简史 2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19:54:42

●【耶稣献身】●

罗马统治者和犹太教的上层分子,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收买了他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将耶稣逮捕,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对基督教徒恣意迫害。

耶稣被捕前夜,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受难在星期五,故基督教徒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

按:“最后的晚餐”许多画家画过这一题材,以达·芬奇最为成功。盖本事是耶稣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刹那间所有人的反应,怀疑、惊讶、感叹、愤慨,以及表白。用餐通常围着餐桌,不可能全都看到他们面容。达·芬奇独具匠心,将13人全部画在餐桌对面与两侧。因每个人表情与各自性格吻合,欣赏者赞叹之余,不再注意画家违反了生活的真实。

 

●【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转入地下传播。但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312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发“米兰赦令”,宣告基督教合法;392年,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然而三年后,395年,继承皇位的兄弟俩,将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

东罗马帝国——因先前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由拜占庭改名的君士坦丁堡,也称拜占庭帝国(后为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今土耳其首都);

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国都,教皇和各级主教握有行政和控制意识的权力。

基督教也随之形成两派:东部教派开始以拉丁语、后来以希腊语地区为主;西部教派以拉丁语地区为主。拉丁是罗马附近一地名。

 

●【东方正教、罗马公教和新教】●

11世纪中叶,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以正宗自居,自称“正教”,或“东方正教”(奥斯曼帝国后,其中心转移于东欧);

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或“罗马公教”。

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皇的专制统治。正逢教皇借口修缮圣彼得大教堂,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贴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或称《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欺骗,掀起宗教改革。

路德与比他更激进的继承者,法国的加尔文,创立了路德派和加尔文派,人称“新教”。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由国王亨利八世反对罗马教皇干涉其婚姻引发的,英国的新教又称“圣公会”,相对比较保守。

恩格斯指出,宗教改革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东正教、天主教和小概念的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是在唐初。后来,为了区分派别,中国人将东方正教翻译为“东正教”;

罗马公教因称耶稣为天主,译为“天主教”;

新教则因中国人不易分清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等,统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指新教)——建国后,就称“基督教”。

将新教译名为基督教,很容易造成混淆。所以,我们见到“基督教”一词,须注意与其相提并论者:

如是与伊斯兰教、佛教并提,则是大概念的或谓广义的基督教,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

如是与东正教、天主教并提,则是小概念的或谓狭义的基督教,即新教。

 

●【基督教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明末清初始,来华的传教士,既怀抱基督教的献身精神,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为中国人传播西方文明,带来了天文、数学、历法、地理、物理、化学、医学等先进科学知识。著名人物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以及近代的李提摩太等。

中国人最早认识全球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地图,就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在广东肇庆刻印的《舆地山海全图》——为了便于中国人接受,那幅地图上的“天朝”,位于世界的中心。

康熙时,因罗马教廷顽固,发生礼仪之争,传教士来华活动受到阻滞。直到1844年,中法订立《黄浦条约》,清廷允许通商口岸建教堂,并尽保护之义务;后又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准许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既然,所谓传教士的“文化侵略”,也随之而来。

如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华45年,担任“广学会”总干事25年,办刊物《万国公报》,宣扬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等进步知识吗,不遗余力。

故曰,明清两代,基督教各个教会暨传教士,对中国的科学文化等发展,贡献不小。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彻底交恶,基督教教会及其设立的学校、医院、福利设施,外援完全断绝。中国基督教兴起“三自”(自治、自养、自传)运动。


●【顺便说说“差会”】●

“差会”(Mission)是西方国家负责集资、派遣人员到国外传教布道的机构。由差会派遣的人员,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如传教的牧师,医院的医生、护士,学校的教师、职员等,统称为传教士( Missionary)。

中国许多教会学校、教会医院,都是差会创立、建设的,如中国最早的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闻名中外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惜,建国以后,这些都成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例证,Missionary成为“帝国主义分子”。

 

●【基督教的普世价值】●

有意思的是,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如今,那儿盛行的是伊斯兰教;

而基督教,则向西方发展,盛行于欧美,成了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由基督教教义引申的某些价值观念,如自我担当的牺牲精神,人人平等的博爱原则,乐善助人的优秀品德,也已经成为自由和民主社会共同持守的信念,在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