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二、佛教教义与标志 2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19:12:44

●【道谛十六字】●

中国佛教徒将道谛简化为概要而可行的四句话十六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众生)。

上海那本《导基》把这四句要旨归于灭谛,是作者以已昏昏,使人昭昭。

 

●【修行三程序】●

佛教修行的程序又称戒、定、慧三学:

首先是“戒”(戒律)——止恶行善;

由戒生“定”(禅定)——静息凝虑;

由定生“慧”(智慧)——智慧通脱。

 

五明

●【“慧”的五个方面】●

“慧”是佛教修行的最高阶段,包括五个方面、学科,称为“五明”:

声明——语言学;

工巧明——农耕、商贸、书法、计度、算术、占相、营造、养殖、纺织、饮食、息讼、音乐;

医方明——医疗、医药;

因明——逻辑学;

内明——佛学。

 

六度

●【修行六阶段】●

佛教又将修行的六个阶段称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导基》把“六度”解释为六欲,乱说,落笔前何不查查辞典?

 

十二因缘

●【三世两重因果】●

佛教的人生观,“因”是原因,“缘”是关系,包括三世两重因果:过去世二因,造成现在世五果;现在世三因,造成未来世二果

二、五、三、二,几个数字相加为十二,具体指哪些因哪些果,不必深究。

 

三法印

●【佛教世界观】●

三法印为佛教的世界观,即其哲学思想,简要说:

“诸行无常”——主旨是“变”,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

“诸法无我”——主旨是“空”,四大皆空,如《心经》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注意:“色”指物质,请勿以为异性、女色。

按:“四大”是组成世界物质的基本成分,或曰本源:地(土)、水、风、火,即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涅槃寂静”——佛教所追求的彻底解脱,得大自在。

 

三界六道

●【轮回生生不息】●

三界由高而低排列,为无色(物质)界、色界、欲界。

六道分三善道和三恶道。众生都一世又一世地在六道中轮回,积德行善者可上升,为非作恶者将沦降。

按:据此六道轮回说,可见烧锡箔、冥钱之类的习俗,与佛教无关,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死后都是鬼,杰出者上天封为神——这一观念,倒是与道教比较一致。

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修罗”是天神,“阿”是非,一般指神怪、精灵,《西游记》中多多)。

三恶道——畜生道(包括所有生灵)、饿鬼道(不是饿死鬼,其身形焦枯,腹大如鼓,口内燃火,饿得发慌,但咽细如针,不能食,故极痛苦)、地狱道(种种酷刑,惨绝人寰)。

 

●【我们都在欲界的人道】●

三界与六道的关系是:天道在三界,欲界有六道。

“天道在三界”是说:三界都有天道,有无色界的天道、色界的天道和欲界的天道。

“欲界有六道”,是说:欲界除了天道外,还有其余五道。不像无色界、色界,只有天道,没有人道、阿修罗道等等。

欲界的天道称为六欲天,自下而上的层次是:一四天王天、二忉(dāo)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suài)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

六欲天虽然是天道,高于人道,但仍属于欲界,没有涅槃,依然在六道轮回中。

比如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就因为调戏嫦娥,生活作风犯错误,照样要轮回,还投错了胎,成了人模猪样。

我们人类,都在欲界的人道。

 

果位

●【罗汉、菩萨、佛】●

佛教修行一旦达到涅槃,即脱离了六道轮回,也即修成了正果。读书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等学位,佛教则有罗汉、菩萨、佛三等果位:

罗汉——修行至自觉,自己觉悟,或曰“正觉”,为阿罗汉(梵文音译,注意,“汉”不是指男性,所以有女罗汉),简称罗汉;

菩萨——修行至自觉、觉他,也帮助别人觉悟,或曰“正等正觉”,为菩萨;

佛——修行至自觉、觉他、觉行(理论和实践)圆满,或曰“无上正等正觉”,为佛,这是大乘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

小乘佛教认为,佛只有一位,就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别的佛,也没有菩萨。小乘佛教徒修行的最高目标是罗汉。

大乘佛教认为,佛有很多,多至恒河沙数;菩萨、罗汉也同样。佛教徒修行,先成正果,为罗汉;再进一步,至菩萨;继续努力,最后,达到圆满,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

 

●【没有“如来佛”】●

佛的本义是觉,彻底觉悟,有10种名号,如来、正遍知、天人师、世尊等,最常用“如来”,意为“如实道来而成正觉”。如来即佛,佛即如来。

10种名号之外,还有两个俗称,人们常用,一为释尊,一为佛祖。

很多人常说的“如来佛”一词,属同义重复,佛经所无,犹如称某人“老师先生”或“女士小姐”,其实是不通的。

 

标志

●【**】●

佛教的标志为**,圆形,常加8条或12条轮辐,含意为佛法就如兵车之轮,可以摧破一切,战胜烦恼;又以“**常转”比喻不断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卍”和“卐”】●

另外,佛教标记还有“卍”。

原始宗教常以此表示太阳或火焰。公元前3000年印度艺术品已见卐形符号。

大乘佛教将它用于释迦牟尼佛像胸前,作金或红色。梵文原义可释为胸部的吉祥标志,旧译“吉祥海云”。

早先,因雕塑佛像的工匠,多不知区分左旋之卍与右旋之卐,各地各样。武则天制定此字作“卍”,释为“吉祥万德”,读“万”。《康熙字典》反切、《辞海》等注读音为wàn,梵(fàn)文音译则近似màn。

但武则天之后100多年,僧慧琳编著《一切经音义》(相当于佛教辞典),主张作“卐”。佛教以右旋即顺时针方向即卐为吉祥,可作旁证。

所以游览藏传佛寺,见到转经筒,拨转一圈,即等于诵经一遍,注意一定要用右手拨,使之顺时针方向旋转;除非藏族原始本教寺庙,要左旋。

建国后新修佛寺,为避免与纳粹符号混淆,大多用“卍”。

其实,即使用“卐”,也不会搞错。纳粹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缩写“NAZI”的英文音译,党旗红底中间白圆圈内旋转45°的黑“卐”字,而其之所以用“卐”,因这个图案由两个“S”相交组成,S是Schutzstaffel(即纳粹,也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党、德国党卫军)第一个字母,“SS”意为“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与佛教的“卐”完全是两码事。


●【即使用“卐”】●

建国后新修佛寺,为避免与纳粹符号混淆,大多用“卍”。

其实,即使用“卐”,也不会搞错。纳粹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旧译“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缩写“NAZI”的英文音译。纳粹党的党旗,是红底中间白圆圈内旋转45°的黑“卐”字,而其之所以用“卐”,因这个图案由两个“S”相交组成。

“S”是Schutzstaffel(即纳粹,也称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党)第一个字母,“SS”意为“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与佛教的“卐”完全是两码事。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