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分卷列表 > 阅读内容

一、历史古迹 2

作者:    更新时间:2014-07-29 18:15:14

●【问天下蠢货有几】●

山东荣成成山的“天尽头”,原有两处石刻,古代是李斯为秦始皇东巡至此而作篆书三字,当代是**亲笔所题,同时还写了“心潮澎湃”四字,可谓意深境远,令人遐想。现在呢,据说景点的管理者,怕热衷升官发财的游客,迷信“尽头”不吉利,在巨石上刻大字“天无尽头”,实在愚蠢,还冒充是康熙御碑,事实上康熙既没去过当地也从没写过那几个字。

也有一些“保护”,令人哭笑不得。如杭州平湖秋月,向来敞开,坐拥湖光山色,竟要建造围墙,理由是古代曾有;

乐山大佛,凛然江滨,目空天下,却计划在大佛头部遮盖楼阁,根据是原先那样。

诸如此类的瞎起劲,只能说主司者吃饱了撑的。还好报纸披露后,这些“二百五”的“复原”图谋,都被舆论制止了。

更重要的是,文物不可能再生,一旦损毁,即成千古恨。如南京栖霞山的佛像,“文革”劫余,千疮百孔,竟以水泥修补,雪上加霜;

普陀山三宝之一(另二是杨枝庵的杨枝观音碑和独一无二的树种普陀鹅耳栎)的石灰岩多宝塔,年久风化,老态沧桑,被涂抹水泥,惨不忍睹,近年在外层新加装饰,面目全非,令人潸(shān)然;

连云港花果山美人松,因装避雷针埋铁块,为增湿导电,居然往坑里倒上一袋盐,将美人松树活活咸死,知情者无不扼腕……

这些,都是永远不能再恢复原貌而成为万世之痛惜了。

 

●【看地方官员犯罪】●

近一二十年,各地改造旧城区,拆掉了许多理应保存、保护的特色建筑、名人遗迹,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还有不少地方的当政者,一边制造假古迹愚弄世人骗钱,一边听凭甚至直接毁坏文物,沦为遗臭万年的罪人。

如青岛、济南,德国人百年前建造的火车站,眼睁睁地消失了。

北京永定门的城楼,南京太平南路的商业街,开封的鼓楼,则是被拆掉,又重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既已当初,岂再今日——败家子显摆假古董,还不如没古董。

即使真文物的修复,也应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即考古修复而非美术修复。两者的目标目的不一样,前者是历史,求真实而还原;后者是美学,图悦目而赏心。

比如,把长城修得焕然一新,如同刚刚造好的模样,欲寻觅岁月的痕迹,荡然无存,思念将士的戍守,不觉苍凉,试问,那还叫长城吗?

又如,卢沟桥的石狮子,金代的文物,年久自然风化,抗日战争又留下斑斑弹痕,十多年前大修,将破碎的部分一一填补,历史的旧账也随之抹煞,请问,这不是犯罪是什么?

 

●【让历史保留遗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在威尼斯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主张维持文物古迹原貌,习称《威尼斯宪章》。

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该宪章精神,又制定了《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要求各国维持文物古迹原貌,包括政治状况变化以后,不更动原先具有时代特征的旧迹。

我最怕文物古迹大修,五湖四海,每修必新,一新就索然寡味。照我说,只要不倒不塌,何妨任其破旧,那是真正的古迹,修他作甚!

这方面,欧美国家普遍做得较好,当与基督教主张宽容的精神有关。比如,罗马的街头,昔法西斯总部大楼的前面,一座褐色的镌刻着“墨索里尼元首”的方尖碑,至今犹存,成为80多年来历史的见证。

最差大概中国,政治形势一变,立即毁弃旧物,尤其“文革”十年浩劫及其后。

如我半个世纪前曾谒中山陵,祭堂北壁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等人的题词,文笔、书法皆堪称一流,观摩欣赏,流连忘返。“文革”当中,整个北壁,字被铲尽,至今连恢复的声音都没有,看来是永远地消失了。

 

●【斥混蛋挑战《宪章》】●

还有恬不知耻的。2001年,杭州不顾文物古迹原貌,将胡雪岩故居“整修”一新,你修就修了呗,上海某大报竟替主事者张目,赫然登出大标题:“向《威尼斯宪章》挑战。”

国际公认的“宪章”,居然向它挑战?真的是“挑战”,白纸黑字,有案可查。这就像乱穿马路的叫板交通规则,随地吐痰的示威卫生公德,不免叫人想起,嘲弄贞操的荡妇,可笑复可怜;讪笑烈士的叛徒,无知又无耻。

 

●【劝主司头脑清醒】●

眼下又见大手笔。

比如已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正在筹建“世界一流景区”,包括仿宋的北魏街景,金属屋顶的演艺中心,富丽堂皇的莲花大道,总投资17亿余元,核心景区5.6亿元。“打造”内容之一,是就近挖一个8万平方米的人工湖。

专家指出,且不论别的,光是大片水域的水蒸汽,就对砂岩雕刻的佛像损害极大。

小动作更屡见不鲜,如2014年,西安古城墙南门的瓮城,建起了钢梁电梯,一处已将城墙拆除,一处直接搭在城墙上。官方对舆论批评的回应是:“进一步完善游览辅助设施,提升整体服务功能。”真是咄咄怪事!登城墙有楼梯,爬不动的,可以扶,可以抬,可以站在下面看看城墙,干什么非要上去不可?谁要你完善设施了,提升功能了?还不是动脑筋赚钱,甚至搞项目贪腐吧。


●【古人类遗址】●

历史古迹内涵丰富,从旅游角度说,如古人类遗址、古都古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等,全都是。其中,古人类遗址较引人瞩目者有三:

北京周口店,石灰岩山洞,地下深浅两个层次,分属北京直立人(猿人)和山顶洞人(新人)两个阶段;

西安半坡村,先民半穴居;

余姚河姆渡,低干栏式巢居。

古人类遗址之所以珍稀,是其形成必须有三个前提:

一、当年有人群生存活动;

二、遗迹被深埋,人和动植物的遗骸未被风化,有的成为化石;

三、现在被发现发掘了出来。因数量少,意义大,务必重视与保护。

 

●【莫要伪造古迹】●

历史古迹的意义,就在于它记载、留存着历史。当代许多仿造的古迹、新修的庙宇,耗用纳税人钱,浪费无度,却无文化可言。

辩之者说,那些东西几百年后就是真古迹了。那么请问,它们究竟算什么年代的古迹呢?20世纪的宋代宝塔?21世纪的明代佛寺?

 

●【不应乱建神佛】●

国务院明文禁止宗教团体、寺观教堂之外的组织和个人,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可现在,无锡、鞍山、烟台、三亚、河南鲁山、湖南宁乡、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到处建造大佛像,花费动辄百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不乏政府行为,可当地老百姓起码的温饱、医疗与教育,都未解决。

2013年春,报载洛阳偃师造了个梳大背头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那发型和面庞,酷肖当地某企业的董事长,原来正是按照的他的形象建造的。

无独有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也竖起了女娲和雅典娜的塑像,细看面容,竟是本校两位女校董的脸蛋儿。

 

●【瞧这些大而无当的怪物】●

更有些地方,热衷于新建历史人物雕塑,或无中生有的文化景观。

如河南新郑,要搞长21公里的“华夏第一祖龙”,龙身鳞片是560万镀金铜片或汉白玉片,刻上捐资者的名字。

山东济宁,准备掷下300个亿,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成为“中国文化的副都”。

安徽滁州,欲借《醉翁亭记》名气,花15个亿,打造“东方醉城”——当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敢问今日滁州的“太守”们,在乎什么呢?

山西娄烦,决意建造“孙大圣故里”,投入6000万,耗时两年,开发商拔脚撤走,留下了四层高的“接待中心”,成了烂尾楼。

郑州已建成高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耗资1.8亿元。

河南永城的芒山镇,花3000万元,树立了刘邦的大型雕塑。

2011年春,河南灵宝用掉2588万元,在函谷关造了个高28米、重60吨的老子巨像,浑身贴金……

这些东西,耗费人力物力,弄成大而无当、俗不可耐的怪物,请问主事的官员:究竟有什么意义?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