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集中注释)

作者:周锡山    更新时间:2014-06-04 16:04:57

①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第2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②孟林《明清史讲义》上册第29页,中华书局1981版。

③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4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④钱穆《国史大纲》下册第862页,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⑤⑥⑦⑧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183、193、184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⑨孟森《科场案》,《明清论著集刊》下册,第391页,中华书局1959年版。

10-12张中行《<说八股>补微》,《说八股》第77-81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13邓云乡《“八股文”三问》,《水流云在杂稿》第165-173页,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4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第1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详见拙文《<牡丹亭>人物三题》(提交′86.临汾.第二届中国古代戏曲研讨会论文),《戏曲研究》第40辑;15《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四大局限》,《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再论赛珍珠与中国文化》,《镇江师专学报》(现改称《江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6小雨《华裔女杰赵小兰》(《新民晚报》1989年3月8日),陈嘉立《赵小兰任联邦交通部副部长,成为美国首位亚裔部级主管》(《文汇报》1989年4月21日)

17刘桂生《才子佳人小说在近世欧洲为什么走运》,《中国文化报》1987年10月21日。

18宋元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不应全部否定》,《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19《官制与官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页。

20《杜亚泉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21《与刘成禺对话》,《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5页。

22《中国的文艺复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23耿志云:《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24钱穆《国史新论》,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版,第114~115页。

25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26杨学为《中国需要“科举学”》,《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7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8W.A.P.Martin,A Cycle of Cathay,or China,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Edinburgh and London,1896,pp.42~43,43.

29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0赛珍珠著,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第15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