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气逼人

作者:沈善增    更新时间:2014-05-20 14:31:58

静气逼人……

看陆廷的画,我首先感叹的是中国先辈文人用语的精确。“逼真”,那个“逼”字下得何等的妙!以前我仅浅层地理解“逼”的含义,即为非常接近自然真实,直逼自然物,“逼”字使这种反映自然真实的努力显得有动感、有力度。面对陆廷的静物与风景画,我不由自主地屏息静气,也在这宁静的心境中,我恍然颖悟“逼”的深层意蕴,一股无形的力量自画幅向人逼来。逼得你正襟危坐,逼得你肃穆敛神,逼得你洗心革面,逼得你超凡脱俗。

也许我把艺术欣赏活动形容得太一本正经,太严肃庄重了;但是,我真不愿把看陆廷的画称之为“观赏”。当然,真正优秀的艺术品莫不给人带来巨大的欢愉,欣赏艺术佳作时的心情是最轻松最舒适最惬意的,可是,艺术杰作有时也会带来灵魂的强烈震撼,这不仅与欢愉不矛盾,而且这种过电般的欢愉是最难得的。然而,我不愿把获得这种审美感受的途径称之为“观赏”,就像宫殿前的台阶不应仍称台阶。但若用“瞻仰”就不免滑稽可笑了,我更不愿以礼仪的神圣来亵读艺术的神圣。我只能承认自己词汇的贫乏,只能用“看”——最普通又最多义的词来称之。勉强地还能用“瞠视”——瞪大了眼睛看,既因惊讶,又唯恐遗漏某一细节,看陆廷的画自然而然地令你不得不瞠视,静静地瞠视。

看陆廷的画,尤其是那些静物油画,往往使你对一些细部赞叹不已。翻开的大楷习字簿那从元书纸背面透出来的墨痕,旧考篮漆面上岁月的积垢和新蒙的浮尘(《琴棋书画》);大红缎面上花鸟刺绣的密密针脚,古瓷碗中半盏黄绿的茶水(《珍品》);饱含鲜汁,似乎透光的葡萄、芒果(《葡萄季节》、《水果静物》);还有老家八仙桌上金黄的油条、雪白的蒜头与等着盛粥的龙眼青花小瓷碗(《老家》)……但是,生活中这些实物摆在你的面前,不说“不屑一顾”或“熟视无睹”,至少不会给你如此摄神动魄的美感。在你赞叹画上物件这般逼真的时候,已不知不觉换成了画家的眼光,融入了他的心境;在你细察作品的笔触如何精到时,已潜移默化地体会到了画家在一笔笔表现他所发现的“美”时,那种无可名状、无可取代的兴奋。美就在你身边,美就在你心中,美就在日常生活里。在许多时候,其实我们用不着长途跋涉,去浏览什么人间胜景;用不着刻意布置、营造什么优雅氛围;我们如果有画家那样善于发现的眼光,有画家那样宁静致远的心境,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不是无时不刻可以处身在如画的现实中吗?

这就是陆廷画中的静物、风景所具有的震慑力,像水一样既柔和又有冲击力;这就是真正的艺术所要传播的福音。

能作这样的画的人是有福的,能读这样的画的人也是有福的。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