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作者:曲传久    更新时间:2013-12-17 14:31:1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曲传久在文学创作上的昨天与今天

这年初冬,不再是碧空如洗,而是多日的雨意浓浓。这天雨止放晴,我邀作家吕震邦,曲传久在一家餐馆相聚,无意小酌,不由谈论有关文学和我认识曲传久的话题。

是的,我和曲传久原是沪西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学社的文友。我认识他,也可以说是从九十年代初谈起。那时,我经常在《解放日报》朝花文艺版上看到署名为曲传久的诗作。这时,我在沪西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学社,知道曲传久也在沪西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学社。我经常注意他的诗,换言之,是对他的诗非常感兴趣。他发表在《解放日报》朝花文艺报上的诗作虽然短小,但是精炼,隽永,使人感到耐人寻味,透过纸面可以感受到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意境在里面,足足表现出诗的一种玄妙神韵和魅力。令人赞叹!真的,他的短诗,好像是一朵瑰丽斑斓的小花,也宛如是一枚玲珑剔透的玉雕,足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你看他的《雨中的上海》:“晶莹的雨珠/飘过了大厦,高楼/它在悄悄地唱歌/……滴答滴答朗诵诗章/……啊,雨中的上海/如拔起的春笋/一簇簇向上向上”这首诗作者对上海发展之快的欢乐心情,不是来用大量描写和抒情,而是通过小小雨珠,雨珠在唱歌,雨珠在朗诵诗章,体味出作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此诗是以小见大,诗人的独特视角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艺术的锤炼和捕捉。又如他的《纤夫》短诗:“拉出了千百年的历史/黄河古道上/他们是一群活的浮雕/有了他们黄河/才从我的眼中溢出/古铜色的背景,古铜色的肌肉/那些有关他们的古铜色故事/留给后代人去考证吧/长长的纤索/像不像一根破折号/而他们留下的脚印/可是一个又一个省略号”这首诗同样是短小,也同样有着感人的魅力。你看,作者活画出一支“拉长了千百年历史”的纤夫之后,又给人们留下古铜色故事的悬念。是的,这首诗给人们带来几多思索,几多回味。

我和曲传久虽然在沪西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学社数十年之久,但是真正认识他的“真面目”还是为时不长。这时我认识的曲传久已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新闻晚报专栏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他已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报》、《劳动报》、《青年报》、《文学报》、《青岛日报》、《萌芽》杂志、《少年文艺》杂志以及《故事大王》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故事等2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他已出版了两本诗集《浦江情思》、《我的文学梦》,小说集《路遥知马力》,散文集《真纯的抒情》以及两部文学纪实集《悠悠沪剧情》、《越苑群芳》。真的,曲传久不仅是诗人,而且也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擅长写作多种体裁。因此,曲传久的文学成绩及其为人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和欣赏。著名诗人赵丽宏《上海诗人》主编,《解放日报》朝花版主编季振邦著名诗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作家潘颂德在《东方文苑》上发表《生活酿诗情,朴素出风格简读曲传久我的文学梦》;作家吕震邦在《长宁时报》上发表《曲传久(我的文学梦)》;赵咏森在《上海地方交通杂志》发表《诗人曲传久》;王军在《劳动报》上发表《上海诗人曲传久》;李昭游在《运输工人报》上发表《我所认识的曲传久》,程刚在《劳动报》上发表《交运诗人》;陈佩君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真纯的曲传久》以及在《东方城乡报》上发表了《我所认识的曲传久》。这是我认识的曲传久的昨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曲传久至今在文学创作上还是那样壮心不已,孜孜以求,辛勤耕耘;艺术上力求真情实感,语不惊人誓不休,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意境和魅力。他的又一部诗集《曲传久诗集》即将问世。这部诗集里诗篇之多,题材之广,真可谓生活里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的皆为诗作,这部诗集可以说是作者的人生长篇小说。这部诗集里,有对人生的追忆,对友情的回顾,对旅踪的写生,对爱情的缠绵,对疾苦的独白,对丑恶的鞭笞,对真善的赞美,对世事的臧否……这众多题材的诗篇里涉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读到他的诗,不读到他的人,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正直,真纯而睿智的诗人。真的,这样的诗集,令人不得不读,去读他的人生,他的人格,他的品质,他的智慧,这样的诗集问世将会在文学创作的百花园里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更令人可喜的是曲传久在2010年度联袂荣获文学奖。北京散文创作中心举办的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他的散文作品《难忘的珍贵回忆》荣获三等奖;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中国散文征文,他的作品《中山公园沉思》荣获中国当代散文奖,并入选经典散文集;中国商界杂志社,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感动中华全国大型征文活动,他的作品《悠悠沪剧情》荣获第二届“星光杯”感动中华全国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值得可喜可贺!

祝愿曲传久先生在新一年的文学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迎来他艺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作者 李曙光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