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几起意外事件 (1)

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更新时间:2013-09-02 16:21:54

然而,大夫并不会像巴托里夫人认为的那样忙着离开格拉沃萨。他想帮助母亲,不料无功而返,于是决心试一试去帮助儿子。皮埃尔·巴托里学业优异,却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可能不会拒绝大夫的帮助吧!给他推荐一个同他的才能和姓氏都能相配的职位,这,总不算是施舍吧!这只是这个年轻人应得的报答。
  但是,鲍立克已经说过,皮埃尔有事到扎拉去了。
  然而大夫急不可待,他当天就给皮埃尔写了封信,信中只说将荣幸地在“莎娃蕾娜”号上接待皮埃尔,并将给他提一个会令他感兴趣的建议。
  这封信被交到了格拉沃萨邮局,然后,就只等年轻的工程师回来了。
  大夫在游艇上耐心等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居简出。“莎娃蕾娜”号停泊在港口中间,船员们从不下船,所以它就像是停泊在地中海或是亚得里亚海上一样,与世隔绝。
  事情是这样的古怪离奇,这使得那些好奇者、记者和其他人都疑惑重重,他们丝毫不想放弃采访这位传奇人物的打算,尽管他们都未获准登上那艘具有同样传奇色彩的游艇。由于伯斯卡德和马提夫可以“行动自由”,记者们就试图从他们那儿掏出些话来,好在报纸上派上大用场。
  我们知道,伯斯卡德是一个给引上船来的开心汉——不用说,这当然是经大夫同意了的。如果说马提夫像绞盘一样威严有力,那伯斯卡德则整日又笑又唱,像战船上的旗帜一样轻快活泼。他要么在桅杆间跑来跑去,教船员们走钢丝,像水手一样敏捷,像实习水手一样机灵,把船员们逗得哄堂大笑;要么俏皮话连篇,逗大伙儿开心。是啊!安泰基特大夫吩咐过他,要他保持一份好心情!所以他不但自己整天嘻嘻哈哈,还与同伴们有乐共享。
  马提夫和他享有“行动自由”,这就是说,他俩可以随意上下游艇。船员们得留在船上,而他们俩只要愿意就可以上岸。一下船,自然就有好事者来跟随、哄骗和探问。但是,在伯斯卡德不想说话时,谁也别想让他开口。即使他开了口,也等于什么都没说。
  “这位安泰基特大夫到底是什么人?”
  “一位名医!他能包医百病,让你起死回生!”
  “他有钱吗?”
  “一个子儿也没有!还是我伯斯卡德每周借钱给他发响呢!”
  “可他是从哪儿来的?”
  “从一个谁也不知道名字的地方!”
  “那么这个地方在哪儿?”
  “据我所知,它北无边,南无界!”
  根本不可能从这个快乐的家伙嘴里掏出其他的话来。他的同伴马提夫呢,则沉默得像一块花岗石。
  他们俩虽然对记者们的冒昧提问敷衍搪塞,但两个朋友间却彼此经常交谈——谈他们的新主人。他们已经喜欢上了他并且热爱他,他们只想为他忠心效力。在他们和大夫之间,有了一种化学亲合力、内聚力,使他们一天天联系得更加紧密。
  每天早晨,他们都期待着被召到大夫房间,听他说:
  “朋友们,我需要你们!”
  但什么都没有发生——这真叫他们心烦意乱。
  “还要这样继续下去很长时间吗?”有一天伯斯卡德终于憋不住了:“闲呆着不干活,这可真难受!我们生来就不是这种人,对不对,马提夫!”
  “是啊,我的手臂都迟钝了,”大力士一面回答,一面瞅着他的手臂,他手臂上粗壮的二头肌就像机器停转后的传动杆一样空闲。
  “说说看,马提夫!”
  “你想让我说些什么,伯斯卡德?”
  “你知不知道我是怎么看安泰基特大夫的?”
  “不知道,你说吧,伯斯卡德。你说了,我也好回答你的问题了。”
  “好吧,我说。那就是在他过去,一定有些事情……有些事情!……这能从他眼里看出来。有时候他目光炯炯,射得人睁不开眼睛!……要是有朝一日雷霆发作……”
  “那就会有晴天霹雳!”
  “对,马提夫,会有霹雳……还会有活儿干了,而且我猜想,我们不会派不上用场的!”
  伯斯卡德这样预测未来,并不是没有道理。尽管游艇上一片沉寂,这个聪明的小伙子却看到了某些引人深思的事情。大夫并不只是个驾着游艇漫游地中海的普通游客,这个再清楚不过了。“莎娃蕾娜”号应该是个中心,众多线索和情报都在此汇聚,集中在神秘的船主手中。
  事实上,每天都有信件和电报从地中海的各个角落纷沓而来。这令人神往的地中海,它的波涛拍打着如此多的不同国家的海岸,不管是法国沿海还是西班牙沿海,不管是摩洛哥沿海还是阿尔及利亚沿海以及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这些函电是谁发来的?当然是些与大夫有书信往来的人,为了某些重要事情——至少是一些顾客通过函电向名医求诊——但这似乎又不太可能。
  此外,即使是在拉居兹电报局里,人们也很难读懂这些电报的意思,因为它们是用一种陌生的语言写成的,似乎只有大夫才能知晓其中的奥秘。而且,下面这些句子,即使能读得出来,又能让人从中推断出什么意思来呢?
  “阿尔梅拉:曾以为在跟踪Z.R——线索错误,现已放弃。”
  “与H.V.5恢复通讯——在塔卡尼亚和锡拉库扎之间与K.3队联系。待续。”
  “在马耳他岛的曼德拉乔和瓦莱特,看到T.K.7。”
  “普兰尼亚……等待新指令……昂泰舰队……准备完备。‘电力三号’日夜待命。”
  “R.O.3自死于苦役犯监狱后——两人均已失踪。”
  另一封电报则带有一个采用电码数字的特殊暗语:
  “2117萨尔克。昔日掮客……托龙门下——与非洲的黎波里中断联络。”
  而且,从“莎娃蕾娜”号上发出的大部分复电都一成不变:
  “继续寻找,不惜重金,不辞辛劳,继续报告新情况。”
  这些来来往往的不可思议的电报,好像把整个地中海沿岸都置于其监视之下。大夫本想显出悠闲自得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并非如此。虽然出于职业信用应替用户保密,但这些飞鸿来电难免不会泄露出去。这样一来,这个神秘莫测人物的居所就更引起人们的好奇了。
  拉居兹的上流社会中,对此最感困惑的,就是特里埃斯特的老银行家西拉斯·多龙塔了。大家还记得,在“莎娃蕾娜”号抵达后不久,他就曾在格拉沃萨码头与大夫相遇。当时,一方怀着强烈的厌憎,另一方则产生了同样强烈的好奇心。但事到如今,银行家的好奇心仍未得到满足。
  说真的,大夫的出现给多龙塔留下了难以言状的奇怪印象。正如拉居兹的市民们纷纷议论的那样,大夫隐姓埋名,深居简出,难于接近。这一切都激起了银行家想见他的强烈愿望。为此,他几番来到格拉沃萨,伫立码头,了望游艇,渴望能登船拜访。有一天,他甚至乘小船到了游艇前,却只得到舵手一个不可避免的答复:
  “安泰基特大夫不见客。”
  面对这不可逾越的障碍,多龙塔的怒火就如同一场慢性病一样,动不动就发作起来。
  于是银行家出于自己的目的,便想找人监视大夫。他派了个信得过的密探,去跟踪这个神秘人物,即使大夫只想在港口或附近逛一逛也不放过。
  可以想象,当多龙塔见老鲍立克去见过大夫,而大夫次日又拜访了巴托里夫人时,他是多么的惊疑不安啊!
  “这人究竟是谁?”他自忖道。
  可是,就银行家的现状来看,他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十五年来,他过去的阴谋勾当一直未曾败露。可每当那些被他背叛和出卖的人家中出了什么事,都会使他惶恐不安。如果说他从未萌生悔意,但却常感恐惧。这位不知底细的大夫声名显赫,富可敌国,权势逼人,他的举动着实叫银行家放心不下。
  “可他到底是什么人?”银行家不住地想:“是她请来的医生吗?……在她和他之间究竟会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问题都无从解答。然而,经过周密的调查,证实自那次拜访后,大夫就再没有登过巴托里夫人的家门。这才使多龙塔稍稍安心。
  然而银行家已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跟大夫攀上关系。这个念头与日俱增,让他日夜不得安宁。应该让此事有个了结了。他过度兴奋,不禁想入非非,以为只要能见到安泰基特大夫,与其交谈并了解其来意,他就会立即得到安宁。因此他精心寻找机会和大夫见面。
  他认为时机已到,这不是吗?
  多年以来,多龙塔夫人一直饱受忧郁症折磨,拉居兹的医生们对此都毫无办法。尽管有多方治疗,有女儿精心照料,尽管多龙塔夫人得的并非一病不起之症,她却日见衰弱。这是否是精神原因所致?很有可能。但没人能窥其究,也许只有银行家一人能说出妻子真正的病因。那就是她获悉了他过去所做的一切后,对现在的这种荣耀生活深感厌憎,以至积郁成疾。
  不管怎样,城里的医生们对多龙塔夫人的病情几乎已经是束手无策了。这倒给银行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有借口去设法同大夫会面。请他来出诊看病,这总不会被拒绝吧——起码出于人道的考虑。
  多龙塔写了封信,让手下送到“莎娃蕾娜”号上去。他写道:“如蒙当世名医屈就出诊,将不胜荣幸。”然后,对打扰了大夫深居简出的生活表示歉意,并请安泰基特大夫“告之应于何日在斯特拉顿寓所恭候”。
  次日,大夫收到信后,看了看信上的签名,脸上毫无表情。直到把信读完,他虽思绪万千,却始终不露声色。
  他将如何作答?他要不要借此机会进入多龙塔公馆,与其家人接触?可是入此家门,即便是以医生的身份,也未免太冒失了吧?
  大夫毫不犹豫,手书一张便笺,交给银行家的仆人带回。便签上只写着:
  “安泰基特大夫深表遗憾,不能为多龙塔夫人诊病。他不是西医。”
  银行家收到这封简短的复信,怒不可遏,将便签揉作一团。显然,安泰基特大夫拒绝和他接触。这几乎是一种不加掩饰的拒绝,说明这个奇特人物主意已定,不登此门。
  “再说,”他自忖着:“如果他不是西医,为什么又以此身份去给巴托里夫人看病呢?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惶恐咬噬着多龙塔。正是由于大夫出现在格拉沃萨,才将他的生活搅得一团糟。而且只要“莎娃蕾娜”号一日不出海,他就一日不得安宁。再者,给大夫写信的事,他也未曾告诉妻子女儿。他试图把他不安的真正原因当作秘密,深藏在心。但他继续派人监视大夫,以便得悉大夫在格拉沃萨和拉居兹的全部活动情况。
  就在次日,另一桩意外事件引起了他的极度不安。
  皮埃尔·巴托里从扎拉归来,神情沮丧。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工作——领导埃尔洋戈维的一个大型冶金厂,他没有答应。
  “条件没法接受。”他对母亲只说了这一句。
  巴托里夫人望着儿子,并不想寻根究底。然后她交给他一封信,这是在他外出时寄来的。
  这是安泰基特大夫的来信,信中邀请他光临“莎娃蕾娜”号,去商谈一件关系到其切身利益的事情。
  皮埃尔把信递给母亲,她对大夫的邀请并不感到惊奇。
  “我早料到了。”她说。
  “您预料到他会提这个建议?”年轻人吃惊地问。
  “是的,皮埃尔,你外出时,安泰基特大夫来看望过我。”
  “最近,拉居兹人对他议论纷纷,您知道他是什么人吗?”
  “不知道,儿子。可安泰基特大夫认识你父亲。他曾是桑道夫伯爵和扎特马尔伯爵的生前好友。他就是以这个身份到我们家来的。”
  “母亲,”皮埃尔问:“这位大夫有没有向您提供什么证据,表明他曾是我父亲的朋友?”
  “没有!”巴托里夫人答道。她不想提起那十万弗罗林的馈赠,而且安泰基特大夫也该对此事保持沉默。
  “那他会不会是个奥地利特务、间谍或者阴谋分子呢?”皮埃尔又问道。
  “你自己判断吧,儿子。”
  “您觉得我该去见他吗?”
  “对,我建议你去。他想把对你父亲的深厚情谊都倾注到你身上来。对这样一个人,你不应该无动于衷。”
  “可他到拉居兹来干什么呢?”皮埃尔接着问:“是他在这儿有什么收益吗?”
  “或许他想创造些收益哩!”巴托里夫人说:“听说他非常富有,可能他想给你提供一个配得上你的工作吧。”
  “我去见他,母亲。我会知道他想要我做什么的。”
  “那你今天就去吧,儿子。代我回访他!”
  皮埃尔拥抱了他母亲,他甚至久久地把她拥在胸前,好像有什么秘密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当然是一桩他不敢承认的秘密!在他心中,会有什么秘密如此痛苦,如此沉重,连母亲也不敢告诉呢?
  “可怜的孩子啊!”巴托里夫人喃喃地说。
  皮埃尔走到斯特拉顿大街,往下赶往格拉沃萨港时,正好是下午一点。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