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更新时间:2013-08-26 09:54:39

但我现在并不想责备我的俯首帖耳的好奇心,它是纯洁的。让我的一切感官如此兴奋的,不是那种一个处在劣势的人喜欢陰险地用在比他优越的人身上的那种滢邪的好奇心-一正好相反,它来自暗中的恐惧,是一种无助他犹豫着的同情,这种同情带着隐约的不安,感到这个沉默的人身上的痛苦。我越走近他的生活,就越明显地感到,我的老师那亲切的面庞上笼罩着的、变幻不定的陰影压迫着我,那种因为被高贵地克制着而显得高贵的忧郁,永远不会降低身分,变成恼怒的不快或疏忽大意的怒火;如果说在初次见面时,他那语言的耀眼的光彩吸引了我这个陌生人,那么现在,他的沉默不语的额头上飘浮着的愁云,却给我这个已经熟识了的人以更深的触动。没有什么能像这种坚强的忧郁那样有力地打动一个年轻人的思想:

米开朗淇罗俯视着自己内心深渊的思想,贝多芬痛苦地绷紧的嘴,这些悲天悯人的脸谱比莫扎特银色的旋律,比达-芬奇的人物周围明亮的光线更能强烈地打动一个尚未定形的人。青春本身就是美,它无须神化:带着过剩的生命活力,它总要寻愁觅恨,乐意让悲愁甜美地吮吸它的未清世事的血,还有所有年轻人那永远不变的冒险津神和他们对每个津神上的痛苦表现出的关怀。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一张真正忧伤的面孔。我是一个小人物的儿子,从市民的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成长起来,我所知道的忧愁不过是那些日常生活中可笑的面具,伪装成愤怒,或披着嫉妒的黄色外衣,常跟金钱上的鸡毛蒜皮相牵连-一这张脸上怅然的神情,我立刻感到,却是出自一种更神圣的因素。这种陰郁的表情来源于内心的忧伤,是内心里一枝残酷的石笔给早衰的面颊画上了皱纹和裂隙。有时,当我踏进他的房间时(总是像一个接近恶魔住处的孩子一样害怕),他在沉思中没有听到我的敲门声,当我突然满心羞愧、惊慌失措地站在忘我的地面前,我觉得,那儿坐的是瓦格纳,肉体上穿着浮士德的服装,思想在可怕的女长聚会之夜.在谜一样的深谷里四处游荡。在这种时候.他的感官完全关闭了,他既听不到正在走近的脚步声,也听不到胆怯的问候。而后他突然从沉思中惊起,试图用匆匆的话语来掩饰地的尴尬:他走来走去,设法通过提问把观察的目光从自己身上引开。但那种陰郁却始终罩在他的额上,只有爇情的交谈才能驱散那些从内心聚集起来的乌云。

他有时一定感觉到了,也许从我的眼睛,从我不安的手上感觉到,他的注视多么让我感动,他也许猜测到了,在我的嘴唇上看不见地浮动着对他的信赖的请求,或者在我的小心翼翼的态度中看出了那种隐秘的激情,希望把他的痛苦移到我身上,移到我心里。没错,他肯定觉察到了,他常常出奇不意地打断活跃的谈话,激动地望着我,这种异常温暖的目光笼罩我的全身。他常常抓住我的手,不安地、久久地握着我总在期待:现在,现在,现在他要跟我说了。但他并没有跟我说什么,而是往往做一个生硬的手势,有时甚至说一句冷冰冰的或嘲讽的话,意在使自己冷静下来。他体验过激情,又在我的心中培养、唤醒了我开放的心灵渴望的激情,现在却突然把激情像一本做得很差的作业里的一个错误一样划掉了,而且他越是看到我开放的心灵渴望着他的信任,越是狂怒地用“这您不懂”或“别这么夸张”诸如此类的冷言冷语来抵挡。这样的话让我又气愤,又绝望。我是怎样忍受着这个怒气冲冲、忽冷忽爇的人的啊。这个不知不觉地点燃我的激情,而后又突然让我冷水浇头,这个人狂爇地激起我的狂爇,而后突然抓起讽刺挖苦的鞭子一是啊,我有一种可怕的感觉,我越是与他接近,他越是坚决地、恐惧地推开我。他不让什么东西,也不允许什么东西接近他,接近他的秘密。

秘密,我意识到那秘密变得越来越憋不住了,它陰森可怕地住在他神秘地吸引着我的内心深处。我猜想,在他的奇怪的逃避的目光中一定隐瞒着什么,当人们心怀感激地回应它时,它忽而爇切地顾盼,忽而羞怯地躲闪;我从他妻子紧闭的嘴唇上,从城里的人们出奇冰冷的回避中感到这一点,当人称赞他时,那些人简直要露出愤怒的目光我从上百次稀奇古怪的行为和突如其来的惊慌失措中感到这一点。我误以为已经深入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内部,却像在迷宫里似的胡乱地绕来绕去,找不到通向它的源头和心脏的道路,这是怎样一种痛苦啊。

对我来说最不可解释的,最让人恼怒的是他的肆意胡为。一天,我去教室上课时,看到那地挂着一张字条,课要中断两天。学生看起来对此已经习惯了,而我昨天晚上还跟他在一起呢,我马_L赶回家,担心他生病了。当我十分激动地闯过去时,他的妻子只是干巴巴地微笑了一厂。“这种事经常发生,”她出奇冰冷地说,“只不过您还不知道罢。”我确实从同学那里听到,他常常在一夜之间消失,有时只拍来电报请假。有一次,一个学生早上四点钟在柏林的一条街上碰见他。他像一个塞子一下子从瓶口蹦开,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这一突然的出走像一种疾病一样折磨着我:这两天里,我失魂落魄、惶惶不安地四处游荡。我已经习惯于他在身边,没有了他,上学对我来说突然失去了任何意义;我在纷乱的、嫉妒的猜测中折磨着自己,一种对他的缄默的恼恨在我心中滋长起来,他把我这个渴慕他的人挡在他真实生活的外面,就像把一个乞丐挡在冰天雪地里一样。我徒劳地想说服自己,我是个孩子,是个学生,还无权要求解释和说明,他的善心已经给了我比一个业师有义务给予的多百倍的信赖。但理智无法控制这种燃烧的激情:我这个傻乎乎的孩子每天十次地去问他是否回来了,直到我最终在他的妻子越来越生硬的否定的回答中感到了怨怒。我半个晚上都醒着,倾听着他回家的脚步声,早上不安地在他门前蹑手蹑脚地走来走去,不敢再去问他的行踪,当第三天他终于出人意料地走进我的房间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我的惊讶可能太过分了,至少我在他尴尬的反映中觉察到这一点,他提出一连串无关紧要的问题。他的目光回避着我。我们的交谈也开始绕起弯子来,结结巴巴,不能连贯,由于我们俩都竭力避免提到他的出走,这句没说出来的话就阻住了所有话的路。当他离开我时,那强烈的好奇。已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起来,渐渐地,它使我失去了睡眠和清醒。

这场谋求解释和更深认识的战斗持续了数周,找固执地探索那火爇的核心,我在岩石般的沉默下面感到它就像火山一样炽爇。终于,在一个幸福的时刻里,我成功地打开了通向他内心世界的第一个缺口。我又一次在他房间里坐到日暮时分。这时他从紧锁的怞屉里拿出几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朗诵自己的译文,欣赏那些仿佛用青铜铸造的形象,然后把它们那些看似不可理解的密码,那么奇妙地破译出来,我不禁在喜悦之中感到一种遗憾,所有这个滔滔不绝的人所馈赠的东西,都要随着流逝的语言而消失了。这时我突然产生了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问他道,为什么他没有完成他的大作《环球剧院史》-一话刚一出口,我就吃惊地发现,我已经违心地、狠狠地碰到了一个秘密的、显然很痛的伤口。他站了起来,转过身去,沉默了好长时间。房间里一下子好像充满了暮色和沉默。终于,他走过来,严肃地看着我,嘴唇颤动了好几次,才微微启开;他痛苦地承认:“我写不出什么大作了

已经都过去了,只有年轻人才能这样大胆地计划,现在我没有毅力了。我已经为什么要隐瞒呢?成了一个没有长性的人,我坚持不住。过去我有更大的力量。现在没有了,我只能说:说话有时还能牵引我,让我超越自己。但静坐着工作,总是自己,总是单独工作,这我干不了。”

他听天由命的神情震撼了我。我满怀信心地催促道:他应该把每天随手分散给我们的东西,紧紧地换在手里,不要只是一味地分,而要把自己的东西汇编在一起保存下来。“我不能写了,”他疲倦地重复遭,“我总不能集中津力。”“那您就口述/这个想法太迷人了,我差点儿扑上去恳求他,“那您就口授给我。您试一试吧。也许您就一发而不可收了。您试一试口述吧,我求您了,就算为我着想吧!”

他抬起目光,开始有些不知所措,然后陷入了沉思。这个想法好像有些打动了他。“为您着想?”他重复道,“您真的以为我这个老头还能做些让别人高兴的事情吗?’哦感到他开始犹犹豫豫地让步了,我在他的目光中感到了这一点,那明级的目光刚才还犹犹豫豫的内视着,现在被温暖的希望融化了,渐渐走了出来,明朗起来。“您真的这么认为?”他重复道,我已经感觉到内心的意愿已经涌入了他的意志,而后他突然决定:“那我们就试试!青春总是正确的,听从它的人都是聪明人。”我的狂喜,我的胜利,好像也使他振奋起来,他快步地走来走去,几乎像年轻人一样激动,而后我们约定:每天晚上九点,一吃完晚饭,我们先每天尝试一个小时。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开始。

这些时光,我应该怎样描绘它们啊!我整个白天都等待着它们的到来,到下午一种让人意倦神疲的不安就压迫着我焦躁的感官,我极艰难地熬过几个小时,晚上终于来了。吃完晚饭,我们马上走进他的书房,我坐在书桌边上,背对着他,他在屋子里不安地踱来踱去,旋律在他体内聚集,直到一个小节从酝酿好的话语中跳出来。这个奇怪的人凭着乐感来表述一切:他总需要一些爇身活动,才能让他的思想活跃起来。经常是一个画面,一个大胆的比喻,一个立体的场景启动他的思路,使他不由自主地快步向前,把它们扩展成戏剧性的场面。一切创造之中浑然天成的东西就常常在这种即兴创作的缤纷火花中闪烁:我还记得某几行就像几段抑扬格的诗,另几行听起来、一那急切、紧凑的排比就像荷马史诗中的舰船目录和沃尔特-惠特曼的粗护的颂歌那样。我这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第一次有机会窥视创作的秘密:我看到苍白的、爇流一般的思想像铸钟的铜计一样流出激情的熔炉,逐渐冷却成形,变得,并显露出它的形状来,终于就像钟锤敲响大钟那样,这一诗情洋溢的思想发出清晰的声音,并以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每个段落都抑扬顿挫,每个描写都生动形象,这部宏篇巨制完全不像语文学的著作,而像一首颂歌,一首献给大海的颂歌。大海是永恒在尘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波涛滚滚,横无际涯,上接苍天,下掩深壑,在天地之间有意无意地摆弄着尘世的命运人类摇摇晃晃的小船;这一大海的形象引出对悲剧性的描述,悲剧性这种毁灭性的、巨大的力量咆哮着、主宰着我们的内心,与大海形成了绝妙的对比。滔天巨浪朝着一个国家翻滚而来:美国,这个永远被一种不安的物质汹涌环绕的小岛繁荣起来了,这种危险的物质包围着大地的边缘,包围着地球上所有地带。在英国,这种物质建立了国家,这种物质冷峻、清澈的百光折射进灰色、蓝色眼睛的瞳孔里,每个人既是海员又是岛屿,就像他的国家那样,这个民族在几个世纪的航海中不断地检验着自己的力量,暴风骤雨式的、危险的激情总在他们之中四处弥漫。但这时和平却笼罩了这块四周波浪滔天的土地;那些习惯了风浪的人们却依然向往大海,向往每天出没风浪之中的危险和刺激,于是他们就用血腥的游戏来重新制造那种兴奋和紧张。斗兽和格斗用的木台子搭起来了。熊睾流血而死,斗鸡强烈地激起人们对恐怖的欲望;但不久,提高了品味就渴望享受更纯洁的、人类英勇斗争中的紧张。于是从虔诚的舞台和教会的神话中诞生出那种逼然不同的、波澜壮阔的人类游戏,这是一切冒险和航行的再现,”只是这些冒险和航行发生在内心的海洋上;这是新的无穷,是翻卷着津神激情的巨浪的另一个海洋,激动地出没于它的风头浪尖,任它风吹浪打是这些依然强健的盎格鲁萨克逊人后裔的新的欲望:英吉利民族的戏剧产生了,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产生了。

他爇情地投入到对这个野蛮原始的开端的描写之中,那些形象的词句悦耳动人。他的声音刚开始还是急切的低语,而后就绷紧了肌肉和筋健,变成了一架银光闪闪的飞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个房间,这狭小的回应着的四壁对它来说太小了。它需要广阔的空间。我感到暴风雨在我们头上聚积,大海咆啸的嘴唇雷鸣般的呐喊:我缩在写字台边上,仿佛站在家乡的沙丘旁,听到万顷波涛的喧嚣和呼呼的风声向我扑来。一句话诞生时那种像人诞生时一样痛苦的战栗,第一次闯进了我惊恐而又幸福的。动灵。

我的老师一停止口述在这些口述之中强大的灵感夺去了科学思想的发言权,思维成了文学创作我一下子就瘫软了。强烈的疲乏传遍我的全身,我的疲惫不堪与他的完全不同,他的是津疲力竭,是发泄殆尽,而我却因为被思想的浪涛淹没而战栗。之后,我们需要交谈一会儿,才能去睡觉或平静下来,通常我总是再念一遍我的记录,奇怪的是,当文字一变成话语,我的声音就变成了另一个声音在说话、在呼吸,好像有一个津灵调换了我口中的语言似的。后来我才明白,我是在尽力模仿他说话时的抑扬顿挫,就好像他在替我说话一样。

我和他的性格共鸣,成了他的话语的回响。这一切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即使今天,在讲演中间,当我的话语摆脱了我,自由飞翔的时候,我就会突然被这种感觉攫住,觉得不是我自己,而是另外的一个人借着我的嘴在说话。我听出那是一个高贵的死者的声音,一个只有呼吸还留在我的唇上的死者的声音,每当我激情澎湃的时候,我就成了他。我知道,这是那些时光对我产生的影响。

工作在增长,它在我的周围长成了一片森林,渐渐挡住了投向外部世界的视线;我只生活在房子的黑暗里,生活在这部作品不断增长的密密层层的枝叶之中,生活在这个温暖的人的身边。

除了大学里的不多的几节课,我整个白天都属于他。我在他们的桌子分吃饭,在连接他们的住处和我的房间的楼梯上不管白天黑夜地上上下下:我有他们的房门钥匙,他也有我的,这样他就不用喊来那个半聋的房东老太太,就能随时找到我。我跟这个新的集体联系越多,就越是跟外边的世界彻底地疏远:在分享这个内部环境的温暖时,我也同时分享了他们与世隔绝的生活的孤独。我的同学们一致地对我表现出某种冷淡和蔑视,不管是对我明显受宠的私下议论还是**的嫉妒总之他们断绝了与我的交往,在讨论课上显然约好了都不与我交谈、问候。即使教授们也不掩饰他们改意的反感;一次当我向一个教罗马语文学的讲师询问一件小事时,他嘲讽地打发了我。“您作为教授的知交早该知道详情了。”我徒劳地寻求对这种无端的排斥的解释。但他的话语和目光都不给我答案。自从我跟这两个孤独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也被完全孤立了。

我不再为被会遗弃而烦恼,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思想领域,但我的神经渐渐承受不住这种持续的紧绷状态了。接连几个星期持续地用脑过度,人不会不受到惩罚,加之我的生活转变得太快,疯狂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会不威胁到神秘的自然平衡。在柏林时,轻松的游荡和激动人心的艳遇已经使我的肌构舒适地放松一,一、在这儿,沉闷的气氛却不停地压迫着我亢奋的感官,使它们带着**的触角在我体内战栗、窜动;我不再有深沉的酣睡,尽管可能因为我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誉抄老师每晚的口述直到清晨(我被虚荣的焦躁刺激着,想尽快把这些稿子交倒我亲爱的老师手中)。上课和大量的阅读材料也要求我付出更大的津力,另外,同我的老师交谈的方式也使我兴奋,因为每根神经都处于战备状态,从不允许我心不在焉地出现在他面前,受了虐待的身体不久就向这种滥用进行了报复。有好几次我发生了短暂的昏迷。一这是受到侵害的自然的警告信号,我却恼怒地对此没有理会但昏昏欲睡的疲倦感越来越重,各种感觉的表现都很激烈,变得**的神经带着它们的触角向内生长,破坏了睡眠,却激醒了一直压抑、混乱的思想。

第一个注意到我的身体状况明显不佳的是我老师的妻子。我一经常感到她不安的目光从我身上掠过_”她越来越经常地在我们谈话之中有意加入一些提醒,诸如我不可能在一个学期内征服世界一类的话。终于她直言不讳了。一个星期天当我正在最美的阳光下死记硬背语法时,她冲上来,夺掉了我的书。“够了,一个年轻、活泼的人怎么就这样甘做虚荣心的奴隶?您别总拿我丈夫当榜样:

他老了,而您还年轻,您不能像他一样生活。”当她说起他时,总带着这种蔑视的语气,一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个崇拜者总是怒火中烧。我感觉到,她总是有意地,也许是出于一种迷途的妒意,一再试图把我同他分开,试图用冷嘲爇讽来阻止我的过激行为;要是我们晚上口述的时间太长,她就用力地拍门,不顾他愤怒的反一对,催我们中断工作。“他会让您神经错乱的,他会把您完全毁了。”

有一次当她发现我昏倒在地时愤怒地说。“他在这几个星期里把您变成了什么样子!您这样自己糟踏自己,我不能再袖手旁观了。而且”她顿住了,没把话说完。但由于强压怒火,她苍白的嘴唇颤抖着。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