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作者:吴丝丝    更新时间:2013-08-13 15:37:22

电脑桌的前面是窗户,透过窗户,视线可以延伸到一大片被绿树包围着的草地。扬起头就可以看见天空,听鸟儿的歌唱,像是从白云边缘传递来的。

喧嚣的世界,很多故事正在开始,也正在结束。你会关注,或者根本不会关注!有些关注过后就开始遗忘,另一些则变成永恒的记忆! 

然而这个故事,不容我们选择,它俨然矗立在那里,痛心疾首的脊梁,背对苍天流下烫伤太阳的泪水。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

从开始动笔到结束,时间很短。但是心却感觉漫长,仿佛我已处身在另一个神秘的空间生活,一年晃若人间一天。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和那些压在废墟下的孩子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他们有血有肉,带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坚强地含着眼泪,微笑着离去,坚定地走出来。我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并用最虔诚的心祈祷,接受泪水的洗礼。

此刻我的心,如同清晨的露珠,清亮纯净。比走进教堂,隔着厚重的木板,倾吐完所有浑浊的思绪,剪去所有带泪的羽毛,还要清澈、自醒。

父亲和编辑心疼我,把我的努力和用心,用最直白的文字告诉大家!其实面对这些孩子们的遭遇,我创作的艰辛和劳累,真的不算什么!既然选择去写这本书,其实就没什么可抱怨的。相反要感谢这本书,让我成长,让我更加珍爱身边的人,让我去爱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懂得原来活着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事情。

最初的写作,是有一定压力的。因为我的初衷是想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最后经过思考沉淀,就想到要写这本书,用我的文字,我的故事,记录这些还在成长的心灵迸发出的可贵精神。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正因为如此郑重,所以感到压力非常重。而且写得要快,要趁我们被感染的激情还没有消退,一气呵成,完成我对那些罹难的少年英雄姐妹们的崇敬!

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我几乎没有出小区的院门。我与自己小说塑造的五个可爱的同学,一起流泪,一起唱歌,一起与步步紧逼的死神顽强地抗争!

写完小说后,静静地回味,想着自己总算为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同学们,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名状。想着他们的痛苦和英勇,我的眼睛湿润了。心常常被泪水淹没,精神常常被鼓舞、兴奋!

小说终于完稿,已是深夜。我又错把天空的颜色当作窗帘,细细望着,才发现外环的路灯,唐突地漫过我的玻璃窗。灯光昏黄,排遣着夜的沉寂。这时,最专注的我,将继续用手指敲击键盘,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的节奏,把整个夜色都用心泪来填满。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用最真挚的爱帮助支持着我!感谢资深编辑王瑞琴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能有缘认识您,真的很幸运很高兴!还要感谢所有喜欢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关注!文学的路还漫长,我还要继续,继续为我们这个美丽的时代书写感人的故事。

                                                   

丝丝于上海浦东南屋深夜

2008年6月19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