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镇有着千年历史,被誉为上海江南水乡风貌的“处女地”。据说那里沿河的风貌很有明清建筑很有特色,并有“十三牌坊”风水之地。在七八年前,我应文友施月波邀请,前往浦东新场古镇参加茶话会。招集人施月波在清风楼上说:“这次茶话会,没有主题,没有任务,没有要求,对什么感兴趣说什么,主要让大家轻松轻松。”
参加饮茶的有十几个文朋诗友,大家一边品茗,一边自由自在地或交谈,或三五人议论,吃着水果、瓜子、糖果,品着茶,十分融洽。虽然,有的从未见过面,但大家点自己喜爱吃的东西。我参加过记不清的文学沙龙,这次是最轻松自如的一次。中午了,大家毫不客气地点自己喜欢的馄饨、面、饺子等。
“我是南汇人,应尽地主之谊,这次招待由我做东。”诗友吴盛宽抢先付了钱。晌午了,大家话畅饭足以后,由诗友吴盛宽带领大家游新场古镇了。南山禅寺旁两棵参天银杏古树,说有700岁了,我们在南山寺古银杏下留了影。因为,这次给我留下印象太深了,后来,我又来过新场古镇,品味了风格各异的牌坊,游览了古镇的明清建筑,以及石拱桥。写了《璀璨的生命》一文。
今天,我又一次到了新场古镇,古镇在排管、修建之中,地面一一挖开,主要是古镇在排水出了问题,沿河人家把污水排入河道,使河水污浊不堪,自然大失风景。我绕道走到南山寺,南山寺几层楼高的大佛也改变了面貌,使我想起了我游海南三亚南山寺时,吴盛从手机发来的咏《南山寺》诗,其诗是:“紫气送祥云,僧高古刹新。福泽及海角,天下共佛心。”
吴盛宽古体诗写得不错,尤其是七绝写得非常有特色。我把新写的《忆新场文友聚会,赠吴盛宽诗友》由手机发给他,那诗说:“清风楼上白云浮,谈道论诗意自如。”
吴盛宽随即发来步《新场文友聚会韵》:“真情几度望沉浮,喜上层楼拜相如。莫道乡巴难入口,华章唤取满舳舻。”
后来他又发来《赠友人》:“史上谁能共百家?荣声唤醒洛阳花。
东风属意偷光苦,强势必然过子牙。”
我亦复曰《答友人》:“无有凌云山岫盘,盛来豪气铺华笺。宽怀不老悬梁志,勤似汗牛耕砚田。”
后来,施月波又在笑不动茶楼召集文友聚会,吴盛宽与我一起重逢,我写了《笑不动茶楼文友聚会答盛宽友》:“蛟龙无水怎腾云,长啸对天空自吟。只叹潭深千百尺,空存鸿鹄思鲸吞!”
吴盛宽随即步《笑不动茶楼文友聚会》韵:“香茗几盏吐轻云,往事如诗正可吟。共勉年华无寸尺,九十犹把泰山吞!”
当然,我们对诗的探讨有时发生争议,如我的《擎天柱》、《北京奥运会女排败北问郎平》诗,吴盛宽有着不同见解,汶川发生震我写一首《擎天柱》,诗中说:“地陷天崩在汶川,幸亏有了擎天柱。
不是亲人子弟兵,那能开掘再生路? ”
吴盛宽答曰:“世有仁慈很正常,乌鸦也懂报高堂。军人救助非奇事,谁让你吃百姓粮?”
我的拙作《北京奥运会女排败北问郎平》:“人说金钱是万能,请看拳打自家门。问君可记当年语,爱国赤诚是骗人?”
吴盛宽答史荣东:“为主倾情岂可唏,德籍教练裹红旗。华山论剑凭功底,力尽公平负也奇。”
我在游海南岛南山文化苑时,忽然想起了诗友吴盛宽手机发来的咏《南山寺》诗,其诗是:“紫气送祥云,僧高古刹新。福泽及海角,天下共佛心。”尔后,不断收到吴盛宽的诗。承蒙他抬爱,每次见面,或诗文通讯总是称我为史老师,每有新作总是发给我为他新作点评,对我说得有理,他十分谦虚地还表示谢意。一来二去,我们成了关系融洽的诗友。
文友宋正芳弃文从商20多年,去年想起了老朋友,在恵南镇约大家见见面,饭后,我提出到盛宽兄家拜访。在他家谈了他从水上搬运工在高人指引上读了大学成为公务员历程,的确,感动了我。
拙作《春霭涌泉》出版后,我寄给他,不知为什么,近一个月毫无反应,后来,他在美篇上陆续发表六、七篇评语文章,还配了画,配了音乐,其中有他吹的葫芦丝,说真的,七十岁的他吹的真不错,有板有眼,激情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