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卿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2-07 11:31:51

雨卿是她大名,我们都昵称她为卿卿。卿卿个好孩子,从小善良、体贴、懂事,讨人喜欢,我不止一次写过她。如:《洗碗的启示》、《跑步》、《小居同润加州》、《会体贴人的孩子》、《乃欸声中乌镇》等篇。其中《欸乃声中乌镇》曾获中国最美散文奖。

  我在《会体贴人的孩子》中写道: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卿卿也是六岁,她对《幼女词》,自然似懂非懂的还不明白什么是巧与拙,然而,她爱动手,除了能把碗洗的干干净净,还能把家里整理得有条有理,最有意思的她学会了体贴人。譬如说,外婆一天累下来腰酸背痛,卿卿关心说:“外婆快躺下来,让卿卿按摩按摩。”她挥动小手在外婆肩上东揑揑西揑揑,然后用小拳头在外婆肩上、后背、双腿敲打起来,那神态活像个体贴入微的小丫环,敲得外婆心里乐开了花。我凑趣地说,“小丫环,帮外公按摩按摩。”卿卿小嘴一撇说:“早着呢,还有舅舅呢!”外婆肩膀怕风,凉风一吹就酸疼,她做了一件坎肩,卿卿临睡前总是把坎递给外婆,叮咛外婆穿好。

“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卿卿想到的是给我们的礼物。她认为外公是喜欢戏剧的,于是,在幼稚园画张脸谱给我,使我为此一惊。丈母娘八九十岁了,住进了养老院,卿卿说:“太太怪可怜的,外婆,多买些东西给太太吃,陪太太到公园玩玩。”因而,每逢周日,爱人和卿卿推着轮椅车到杨浦公园散心,卿卿在草坪上像个小鸟给太太唱歌跳舞,逗得太太笑眯了眼。在幼稚园戴老师用沙哑喉咙在上课,可有的儿童在吵闹。卿卿大声喊道:“戴老师用喉咙沙哑了,同学们不要吵了!”由于卿卿体贴、懂事,戴老师视卿卿为女儿。

  舅舅要结婚了,我们想买一套新房,而钱的问题使我们陷入了烦恼深潭,最后决定把现住房子大调小,可找房子也是个艰难过程,两个多月了不知跑了多少地方,就是难找到称心的,弄得我们废寝忘食,彻夜难眠,为此,我们两争论不休。卿卿插嘴说,“外婆,等卿卿长大了挣很多銭,买很大很大的房子给外公外婆住!”“多懂事的孩子呀!”外婆激动搂抱卿卿说。

  要问卿卿为什么这么小就会体贴人?这主要受外婆平时一举一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外婆是个心中只有别人而没有自己的人,如早上买大饼、糖糕,四个人只买三只,少的是自己的一份。全家的事都系在她心头,女儿工作辛苦干咳久治不愈,她认为体亏虚火,买了草鸡枸杞煨汤。女儿悄悄跟女稰说,“妈的鸡汤真管用呢,喝了入心入肺,还止咳!

  女儿辞职经商了,无疑给母亲多了一份牵挂,她知道,做生意,人辛苦,风险大,钱难赚。她把能兜的事都兜了,除了家中买、汰、烧,还有每天送接卿卿到幼稚园,星期六、星期日送卿卿到少年宫学弹琴、跳舞,尽管烈日灼烤和寒风如鞭,她却无怨无悔。用卿卿的话:“外婆是世界上最棒的人!

  一晃之间,卿卿读高中了。女儿晓瑾跟女婿商量,留钱给卿卿,不如现在投资卿卿学习上,考个好大学,于是,卿卿参加各种高中补习班。卿卿也争气,不管严寒酷暑奔波在全市林林总总补习班上,甚至一天赶几个场次,四十多度高温从不间歇。大热天卿卿因为劳累过和度,在补习地方晕了过去,救到医院。晚上做作业到十一、二点。女儿晓瑾几乎家中结蓄花在女儿身上。

  经过几年的拼搏,终于大考了,到了公布分数那天,在电脑前,紧张的谁都不敢看考分,生怕万一……

——啊?!

  出乎所料,一盆冷水泼来!

——卿卿只考了500分!

  一家人如雷临顶!

  卿卿悲怆说:“我失败了,对不起父母,是不成才的废人……”

  一家人陷入乌云笼罩之中,难以自拔。尤其是卿卿,一时寻找新的大学——失去了方向。她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不怕艰难,为青春、为理想,不管天南海北,闯上一闯!她想读大学要住校,不如到外地去上好的大学,浙江、江苏、甚至大西北西安交通大学……其实,卿卿在高考前己被上海大学悉尼科大录取,当想到每学期要五万元学费时,她不忍心再为父母增加负担,拒绝入学,靠自己努力读上名校。我问卿卿志向,卿卿说:“我不喜欢一眼看到底的志向。”

  我鼓励卿卿:“人生总有曲折,曲折往往是前进的激励剂,加油站,希望卿卿在失利中勇敢站起来,冷静地寻找新的奋斗目标!”

  卿卿舅舅说:“寻找大学最好在东南地区,这里文化科学发达,又有广泛人际网,毕业后前途广阔,有发展空间。”

  选择什么样大学,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的道路。对卿卿来说,是她人生途中第一次重大选择。我们都企盼卿卿如愿以偿,被她喜爱大学选中,但愿好风凭借力,助她去拼搏,去奋斗,去采摘七彩云霞!

  为了鼓励卿卿不灰心,我们俩决定把进大学的红包提前拿出来交给她。可卿卿临走时丢了下来,说:“现在还未进大学呢,等我进了大学再奖励吧。”过了几天,卿卿打电话说:“双辽支路谷谷鸡店,那里鸡很有名呢,中午请外公、外婆吃鸡。”“啊?卿卿请我们?怎好让没收入学生来请?”于是乎我塞200元给外婆,等卿卿买单后悄悄给她。卿卿从莘庄来了,点了每人一盆鸡,还有炒面、汤面等。说真旳,甭说吃得多开心呢!

  在回家路上,我想想不对,平时卿卿来每次少不了给她零花钱。为了高考她大半年未来,零花钱没法给。忽然,想到了微信中可以划钱过去,于是我从微信中打了200元,说外公当时一时忘了。卿卿随即回复说外婆说您已给了200元,这200元不要了,退回。24小时过了,不管我怎么说,200元还是退了回来。嗨,真想不到,还有不爱财的孩子?卿卿母亲打小就培养她怎样出手花钱,尤其培养她对老人怎样花钱,卿卿独自来了往往带来炸鸡排,我们没有吃过的饮料等,我们给她钱她总是不肯收,说妈咪会给她钱的。

——9月6日,卿卿在她爸爸妈妈陪同下,坐上上海到南昌高铁,到江西财经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报到,在军训中,她成为旗手,雄赳赳,气昂昂举着大旗,去采摘新时代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风采!”

2019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