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的韧性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2-07 11:28:48

编纂《史荣东文集》,是对我几十年文学、戏剧进行一次回顾,旨在总结旨与提高。我在文学、戏剧创作中攀登了三座峰,即:九场昆曲《南冠剑》是我攀登的戏剧峰;长篇小说《爱、被春寒辗碎》是我攀登的小说峰;长篇游记《漫笔勾勒山水魂》却是我攀登的游记峰。

  一九九七年,我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情风》时,在《后记》中引用我的《小草》一诗,这首小诗,就是我怀揣文学梦的真实写照,那诗中说:岩石像位/铁了心的将军/肩并肩地/把关隘守得滴水不漏//小草咬住了/岩石皱纹/在风雨中挤出绿芽。

  我自幼没有读过书,37岁开始文学、戏剧创作,当然,离不开文朋诗友的帮助,更离不了施圣扬、廖宇扬、王健民、翁永康、潘颂德、林青、刘安古、陈达明等老师们的悉心指导。著名评论家,潘颂德教授曾说:“史荣东是个奇才,在中国没有上学读书的成为作家几乎没有,何状有这么多书问世,在文学、戏剧取得这么好成绩更是沒有”。

  尤其是施圣扬老师,他是我游记写作的开山人。1990年,我在开车时,偶然间,听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万象”散文节目,一下子被迷住了,那如诗如画的意境,那阴阳顿挫的播音,那优美动人的配乐,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美妙的境界?于是乎,我心血来潮也写起游记来了。文学部主任、高级编辑施圣扬老师收到我游庐山记——《匡庐三章》,不久便在电台播出,并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施老师评点我的游记说,“我的游记清丽而流畅,富有生活的激情”。在施老师鼓励下,激发起我对写游记的激情。

  继而,一篇篇游记在施老师推荐下,由电台播出。1998年散文集《情风》出版后,又是施老师关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人间万象”散文节目播出“史荣东与他的散文”专题节目。可以说,没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万象”散文节目,没有施老师引路,就不可能有我的长篇游记——《漫笔勾勒山水魂》。没有众多的良师益友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史荣东文集》(电子版)出版。

  古人云:“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儿子晓鹏虽不从事写作,然而,他对中外历史、古今名人、文学艺术、军事战争知道颇多,而且,常有独特观点,使我诧异。我往往在谋篇布局时经常听听他的看法,听取他的意见。年轻人思路敏捷,的确时有真知灼见,给我不少的启示。他喜欢评论,于是,把我写的诗词让他点评。他看了后对我评价高的诗词不多,平平之作不少,说:“好诗好词必须有上口名句,必须有意境高远,必须有迸发激情,所以,爸的诗词上乘之作不多。”我觉得,晓鹏的点评是中肯的,评诗也是论人。他能撇开了父子就诗论诗,这一点是十分可贵的。

  我之所以能有《史荣东文集》出现,弟弟是功不可没,尤其是《漫笔勾勒山水魂》的创作,给我在经济上大力支助。他也是爱山、爱水之人,他走了几十个国家,还到过南美世界上最南的城市——乌斯怀亚。在我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他们夫妇邀请我们夫妇登泰山、走福建、游黄山,攀匡庐、逛蓬莱,而且,还使我们意想不到的相邀去探访地球那一边——美国,以及东瀛扶桑。2012年4月是我“古稀”之年,弟弟夫妇为了给留下难忘的纪念,拿出多年的积蓄,邀我们造访欧洲十国,以及泰国、柬埔寨、越南。正因为他们的豁达,成就了我一篇篇游记作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2014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