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宫。
【阴丽华在案前看书,她不时地向宫外张望。众宫女伺候在侧。
阴丽华 宫女,准备酒席,迎候皇上。
宫女甲 喏。(下)
阴丽华 (走到窗前,略有所思唱)
适才听得黄门言,
陛下殿前鞭董宣。
董宣呀,
你拦驾杀人西市口,
触柱强项史无前。
董宣呀,
你九死一生授命洛阳令,
竟像青鹤凌九天。
昨日兄长去庆贺,
你傲慢无礼拒门前。
今日你又大不敬,
竟把皇威丢一边。
蔡茂更是忠义胆,
犯颜进谏勇昂然。
皇上悯恤长公主,
本宫看你怎周全?
(看《史记》)啊,一本《史记》道尽为政者是非得失,人心向背……
(唱)
人心向者朝代兴,
人心背者朝代亡。
国家兴亡在民意,
民是社稷柱天梁。
为公为私应分明,
经纬分明国兴旺。
周后贤德周朝兴,
妲己无德商国亡。
褒姒一笑烽火起,
却使君虏国家亡。
吕后把政功臣苦,
大汉皇室遭灾殃。
丽华呀,
你如今已是一国母,
要为哪,
中兴大业做栋梁!
董宣之事应思量——
他难道中兴大汉的梁?
放下史书宫女唤,
起身去把戴凤冠,
忙穿盛装迎皇上。(下)
【内传:万岁回宫!
【刘秀怒冲冲上。
阴丽华 (上,施大礼)臣妾向陛下庆贺!
刘 秀 (一怔)皇后庆贺什么啊?
阴丽华 庆贺陛下,喜得两位鲠臣!
刘 秀 (不解)喜得两位鲠臣?
阴丽华 是呀,一个是直道不顾,干主讨奸;一个是冒死谏主,伸张正义,朝廷有了这样股肱鲠臣,难道不值得庆贺么?
刘 秀 皇后呀——
(唱)
桴鼓不鸣董少平,
西市拦驾民众前。
虽说除恶有情理,
也应皇家脸面顾周全。
朕要他,
去向皇姐赔个礼,
他就是,
犟着颈子不就迁。
气得皇姐寻短见,
难坏孤王在殿前。
皇后真是坦荡荡,
董宣傲慢无礼放一边?
阴丽华 (正色)陛下为中兴大汉不计前仇,赦免了朱鲔,并封为列侯,臣妾怎
敢因私忘公?
(唱)
古人曾有金玉言,
君正才能国不偏。
中梁一歪大厦倾,
还望皇上想周全。
悯恤皇姐是家事,
依法惩恶当是先。
一个公来一个私,
君主举动大如天。
还愿陛下细思量,
情为先来法为先?
刘 秀 (思索片刻,态度缓和)皇后,朕岂不知情理曲折,只是皇姐夫为了中兴大业死于乱军之中,皇姐青春守寡,岂不可怜?平日朕都格外加恩,凡事都依着她。可董宣是个死心眼,只认死理,连朕的面子都不给,硬说什么“无罪人,不跪有罪人”,“士可杀,不可辱”! 这还不算,又冒出腐儒蔡茂,什么“直道不顾,干主讨奸”,真是不通情理,他们哪里知道,当天子的也有当天子的难处?
阴丽华 陛下,若问情,董尹令、蔡议郎似乎不通;若问理,似乎陛下有些不近。请问陛下,是以情治天下,还是以理治天下呢?
刘 秀 (语塞)这……
阴丽华 陛下,昔日周宣王也曾是中兴之主,但是,他后来独断独行,不听大臣们谏劝,穷兵黩武,连连战争,耗尽了全国财力、物力,结果为东周灭亡埋下了祸根。古人说:“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见之吉凶。” 陛下,想那国贼王莽,他是怎样篡夺大汉江山的?前车之辙,望陛下三思。
【刘秀思索,他突然想起蔡茂奏折,寻找。小黄门把秦折呈给阴丽华,阴丽华把奏折递给刘秀,刘秀用敬佩的眼神看了阴丽华一眼。
刘 秀 (读奏折)“臣闻兴化致教,必曲进善,理国予人,莫大理恶,然贵
戚杀人不死,伤人不论。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
先澄清,而加刑于董,尝董宣受怨之初,京都拭目而视!陛下,今看外
戚骄逸……”(感叹)好!写得深刻,不愧是股肱的鲠臣!
(唱)
听卿一番金玉言,
顿叫孤王愧无颜。
皇后不愧贤内助,
一语扫去万重烟。
女 宮 (奉战袍、羽箭上)启禀万岁,长公主叫奴婢进上战袍、羽箭。
刘 秀 (接看)啊,这不是大姐夫穿过的战袍?这枝羽箭不正是夺去大姐夫性命那支毒箭?这、这、这,如何是好?
阴丽华 (思索)……有了。
刘 秀 (不解)有了什么?
阴丽华 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刘 秀 解铃还须系铃人?(忽悟)对、对、对,解铃还须系铃人!(拉着阴丽华的手)皇后,走。
阴丽华 哪里去?
刘 秀 到皇姐哪里去,收拾“残局”去啊。
阴丽华 (嫣然一笑)陛下,比臣妾还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