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芬兰记 游芬兰记(1)悠然如云的芬兰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7 14:44:20

第二天一早,邮轮进入赫尔辛基港。下邮轮再也不受20多米高舷梯拎着沉重拉杆箱之苦,而是轻松拉着拉杆箱顺着通道而行。孟导在进关处接到我们,坐上豪华奔驰大巴去游览波尔沃了。波尔沃是一座历史城市,离赫尔辛基50公里,一路上是赤松、云杉、白桦森林,景色悠然。

  波尔沃小镇已经有680多年了,素以“诗人之城”著称的波尔沃,是芬兰许多著名诗人和艺术家居住的城市。芬兰民族诗人鲁内贝格,诗人从1837年到1877年一直住在这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鲁内贝格逝世后,他的故居改成博物馆对外开放。

  下车后我们向波尔沃小镇走去,过了一座大桥便是上坡,不少年轻人踏着自行车而上。波尔沃小镇建立在丘陵地带,道路弯曲而狭窄,忽上忽下路中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纪城市生活的缩影,不愧被人称为“木制建筑博物馆”。我们在巷中寻古觅景,小木屋到是异国情调,尤其是窗前放着、吊着鲜花,有些像荷兰风情。在山顶上有座尖拱顶式的大教堂,它建于15世纪初期,是1809年芬兰第一届议会的所有地。在镇前有条大河,河水清澈,两岸风景如画,站在桥头可以把波尔沃小镇风光尽揽其中。

“当、当、当”钟声传来,一曲《天净沙·芬兰波尔沃小镇》随着钟声而来:

  赤松白桦云杉,小镇窄道窗花,塔尖木屋水湛。钟声隔岸,灵魂洗涤如涓。

  芬兰被誉为“千湖之国”,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芬兰森林面积2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人均森林面积3.9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森林是芬兰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总蓄积为21.89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以铜为主,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探明储量约690.9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人认为圣诞老人的家就在芬兰境内的耳朵山。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从此,故事中的“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在每年的平安夜孩子们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圣诞老人晚上就会乘着驯鹿拉的雪橇,把圣诞礼物从壁炉烟囱中分发到孩子们的长筒袜里。其实,世上不少国家都称或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挪威,格陵兰都称圣诞老人故乡。

  下午回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赫尔辛基景点较为单一,如奥林匹克公园,仅有一座奥林匹克冠军像和一杆跳高杆。(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正式接受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将五星红旗升起在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就是新中国的骄傲);西贝柳斯公园,仅有西贝柳斯纪念碑和西贝柳斯塑像;岩石教堂仅是岩石开凿搭棚,却也别开生面的教堂。下车仅10分钟拍张照就匆匆离开。至于赫尔辛基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景物,在都在车上指景而过。

  赫尔辛基大教堂是座宏伟的建筑,它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建筑,位于议会广场,是一座路德派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结构精美,气宇非凡,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希腊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十分醒目,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使其成为芬兰建筑史上的经典,也成为赫尔辛基市的地标性建筑。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的自治。

  在百级石阶上坐着很多人,他们在享受日光浴,因为,芬兰日短夜长,又加上是高寒天气,日照时间短,所以日光浴是个难有的享受,在所见之处晒日光浴的人处处皆有。后来,我们在哥本哈根逛商店,因为了逛吃力了,妻子进了商场,在街上长椅上有不少丹麦人晒日浴。于是,我为了体验晒日光浴感觉,和他们一起晒日光浴来,晒了五分钟,阳光像一根根灼热的针直刺关节,非常惬意舒适,一刻钟下来,已是汗流浃背,再也晒不下去。

  我一口气爬上了上百级石阶参观大教堂,大教堂内壁画和雕塑十分精美,正当我凝视时,耳旁响起了音乐声,顿时,我像醍醐灌顶似灵魂仿佛洗涤一清,人也空灵起来。

  走出教堂,在这时,广场上飘起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乐章:铜管群从低音区开始怒吼,随后以木管模仿管风琴,弦乐表现了芬兰民族抗击外侮,争取解放的决心。小号以同音反复节奏,向民众发起了号召,展现了民族的激情。

  而今听来,我仿佛像醉倒在西贝柳斯塑像前,听着《悠然如云的芬兰》乐曲。

2016年6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