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阳下,我们手捧鲜花来到了平壤自愿军烈士纪念塔,向抗美援朝的先烈们默哀致敬。
据1988年出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统计数字为,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余人(含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歼敌13.6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韩军66万余人,其他仆从军2万余人。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朝鲜人民军作战伤亡26万人,中朝方面共损失100万人。中国有14万英雄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的国际主义英雄。他们其中有:共和国之子——毛岸英、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孙占元、杨连弟、伍先华、许家明、杨修道、杨春增、杨育才、李家发、卜个德、于泮宫、于喜田、毛张苗、王兆才、王学风、王海、王德明、孔庆三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
我在游丹东鸭绿江记《伟大的刑天精神》中写道:“虽然砍去了头颅,却依存着不屈的斗志,以双乳为眼,以肚脐为嘴,怒目圆睁地呐喊出震天的怒吼。他舞动着抗争的干戚,荡涤着人世间不平。人,倘若有了刑天的精神,世上那会还有难填的沟壑?”还在文中写道:“抗美援朝,是中国现代史上,反映中华民族真正站立起来表现,也是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东方睡狮’的怒吼,看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姿态。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难环境中,在没有制空权,在补给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以艰苦卓绝,坚忍不拔的斗志,发扬了伟大的刑天精神,以双乳为眼,以肚脐为嘴,怒目圆睁地呐喊出震天的怒吼,舞动着抗争的干戚,经过五次战役,终于把美军打回到“三八线”。
在战场上,两军相遇,勇者胜,要敢于亮剑,以大智大勇圧倒敌人。在压倒一切强大攻势下,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朝鲜战场成了他们的梦魇之地。我们有的部队为了合拢、歼灭敌人,六天天夜急行军,走路的战士们都睡着了。有的战士为了伏击敌人,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中,冻成了顶天立地的“冰人”。我有一曲《不倒的雕像》,可能是他们的写照:‘咆哮的雪暴,是共工触破天穹的山崩地裂,天倾星坠的狂飚。战士,威严地眺望着远方,那里有母亲的叮嘱,娇妻的企盼,孩子的呼唤……任凭风雪捶打,他昂然屹立在山巅。一场雪暴以后,他成了擎天的柱后——因为,他胸中有团在燃烧,使他铸成擎雷掣电的雕像!’”
忽然,眼前出现千辆宇通大巴,载着雄壮的英魂,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祖国,踏遍祖国山山水水,享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的《壮魂归来赋》如潮涌来:
雄赳赳,气昂昂,百万大军跨过鸭绿江。
如号角,似战鼓,激励中华儿女上战场。
学刑天,顶天地,豪情敢于美帝争短长!
地堡火力猛,壮士意气昂,胸中堵枪膛。
举臂炸药包,如虎扑群狼,惊雷天地响。
肩膀当驻锄,威武胜金刚,舍身为理想。
双腿被炸断,热血更慨慷,悬崖映信仰。
燃烧潜伏点,英雄敢担当,豪气冲参商。
冰河砌骨寒,勇士有胆量,忘死救儿郎。
奇袭白虎团,排长诸葛亮,舞台智勇唱。
一机击八架,凌空本无疆,敌机坠落爽!
晨霞铺大道,宇通一千辆,忠魂喜气扬。
六十甲子归,重跨鸭绿江,老泪盈眼眶。
高速达四海,家乡大变样,乡邻茶饭香。
首都看升旗,长城扬英髦,东岳观辉煌。
黄山揽白云,茅台美酒尝,九寨妙水赏。
澳门大三巴,桥架伶仃洋,仰首看香港!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