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上午,我们一行六人,从暹粒出发,沿着6号公路(吴哥至金边公路)前往柬埔寨首都金边,在途中观看了柬埔寨沿途风光,所经之路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高高的吊角楼时断时续从车厢闪忽而过,椰子树婆娑在炎炎的赤日之下,万顷稻田干旱无水,三三两两的矮小的牛,在稻田中艰难地啃着焦黄的草,在煎熬中喘息。偶尔在广阔的田野上,见到一位瘦骨零丁中年人驾着两头瘦牛耕耘着稻田,两头瘦牛伸长了头颈,气喘吁吁,相似八蹄生烟。路旁有时也出现浅如泥浆的水塘,除了泥浆沒有一滳可以饮用的清水,更不要说河流,就连像模像样的池塘都没有一个。经过六、七小时行程,竟是干旱无垠的土地,我不知道柬埔寨人在干旱无水的日子里,是怎样生活的。
后来,从金边出发,我们见到碧波荡漾的河——湄公河。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总长约4.880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大河。它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西藏自治区与云南省,流进老挝、柬埔寨与越南,然后在胡志明市(西贡)南面注入南海。柬埔寨临太平洋(泰国湾),此外还有湄公河的很多支流。在渡船过湄公河时,岸边男人与女人们头顶莲蓬,水果、杂物,穿着破衣褴衫,向游人兜售。最令人震撼人心的是七、八岁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一双乞求大眼睛儿童,他(她)们爬到渡船车辆玻璃窗口,用手指指自己嘴巴表示自己很饿,希望给他们食物或钱物。
导游说;“柬埔寨有二十省,仅我们马德望省一年生产的粮食可供柬埔寨人吃两年。而我们大、小吴哥收入可供柬埔寨人吃一年。”
是呀,柬埔寨自古是个富而不强的国家,它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矿藏。林业、渔业、果木资源丰富。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森林覆盖率61.4%,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柬埔寨玉石比较便宜,中等的翡翠玉镯3000元可以买到,比泰国与越南便宜很多,我在化2000元为妻子买了一只七彩玉镯,在灯光下一照红色如旭光灿耀,绿色似碧波荡漾。我还为外孙女卿卿花了15美元买了一只紫檀木首饰盒,比越南胡志明市便宜三分之二。
眼前浮现出联合国在“世世环环境日”声明:“全球发展中国家发生的所有疾病与死亡,百分之八十与水源有关,平均每八秒钟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源有关的疾病”。在暹粒大、小吴哥,没有见到淸如许的水源,儿童们赤着脚在四十多度高温下行走、乞讨、卖水果,因此,我在《奇幻的小吴哥日出》一文中,探讨了小吴哥的衰落原因——活水问题。
柬埔寨梵文原意为“生于水”,其实柬埔寨水质并不好,仅从暹粒来讲,水中含锈较高,洗白衣衫常会变色,所以,在吴哥旅游,旅馆每天免费供应两瓶矿泉水,旅途车上供应的矿泉水尽游客们喝个够。从经过地方看,柬埔寨人贫穷落后:一是道路不通达;二是缺电;三是少水。柬埔寨现在没有通衢大道,更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乡间道路网。据说,当年西哈努克亲王从金边到吴哥去是骑大象去的,骑了六天才到达吴哥。“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当今发展的基本规律。缺电是抑制柬埔寨发展的极为重的一环,在暹粒吃饭,不长时间就断了四次电,使旅客非常惊诧。很多乡村还没通电。少水与水的质量不高是危及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柬埔寨并不缺水,几个月的雨季“哗哗”是水,而且,常常洪灾泛滥,问题是对水的治理。
对江河大川治理,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大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成了千古佳话,历代统治者常把治理水患作为民生头等大事。京杭大运河就是杰出的代表,几千里的运河把中国大川河泽串了起来,使中国延伸了一千多年繁荣与强盛。现在又巩起了三峡大坝,既可以拦水发电,也可以进行南水北调。现又进行前无古人的南水北调宏大工程,以解北方少雨缺水问题。
对水的治理,在柬埔寨人心目中几乎与中国不同的意念,柬埔寨统治者往往把佛顶在头上,并倾尽国力,营造大、小吴哥,而对水的治理似乎丢在腿下,未引起人们重视。
我以为:首先,柬埔寨是有水好治的。柬埔寨有大河湄公河以其支流,有洞里萨湖等湖泊。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素有“鱼湖”之称。除了洞里萨湖外还有巴萨河等河流。如果像建造大、小吴哥那样去开掘运河,柬埔寨人不但有好水可吃,而且柬埔寨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项极其重大的工程。
其次,挖池蓄水也是可行的良方。我观察到柬埔寨土地蓄水性能好,不深的凹地即使在久旱无雨季节也有浅浅泥浆,说明蓄水性能不错,如果每村每庄像中国农村那样,村村挖池塘,村村有清水。这个工程比较容易做到,开个大池子把雨季水积蓄起来,以免干季无水。池塘多了可以汇水为河。
其三,掘井也是好方法。利用地下水源,把本可可以利用的水利起来,为柬埔寨人服务。是旱是涝都无须为吃上清洁水犯愁。
以上仅是个人一孔之见,但愿抛砖引玉,激发柬埔寨人治水的意识,这就是我的水呼唤!
几年来,我一直关注柬埔寨人治水工程,2017年2月,我看了“一带一路”电视片,看到了中国人在柬埔寨引水筑堤,建坝30多米高,蓄水发电,使柬埔寨水稻一年三熟,实是欣喜。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