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得西山,去西双版纳车子早在景区门口等候。车子下午三点半从昆明出发,一路上风雨兼程,到了元江县宾馆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清晨七点出发,车子开往独树成林景区。
独树成林位于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电瓶车把我们送到景区,沿坡而上风最幽美,一颗颗粗壮粗壮的大树婆娑葱葱。拾阶而上,是金白红相间的灵兽守门,和六头蛟龙挡道,气派十足。登上台阶是金碧辉煌庙宇,光耀十方。走过庙宇便到了一木成林处,此处有220界碑一座,正面是中国字背面是缅甸字,可以说,一脚踏两国,两国不同天。一棵古榕树有900多年的树龄,共有34个根立于地面,树高50多米,树幅面积2000多平方米,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我们望着巨大的榕树,赞叹着大自然的造化,展现了不得的创举。游罢一木成林向山下走去,民族工艺品市场和珠宝玉石展览馆出现眼前,展示了中缅边境文化风情和傣家民族风情。顺坡而行,金碧辉煌的庙宇出现前面,我们按当地傣族习俗,脱鞋礼佛敬香,捐钱供佛。
当我们又坐上电瓶车,电瓶车在远征军碑前略加仃顿。只见树林之中有座蓝色的纪念碑,碑上有国民党党徽,竖写着“无名英雄纪念碑”金色字,十分肃默。看上去是解放后立的,因为碑上第一个字是简化的“无”字。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相传在黄帝王朝的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邓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中国自满清入关,坐主中原后,为了千方百计统制汉人和其他民族,实行的历史倒退政策,闭关自守,狂妄自大,不求进取,以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到了十九世纪,连巴掌大的日本占也爬到中国头上拉屎撒尿,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远征军体现了夸父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他们告别父母妻儿,远征岀国,追逐太阳。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度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虽然,他们倒下了,而他们化成一座山,手杖化成森林,在桃花源盛开着桃花!
2006年5月,我在游泰国游记(5)《桂河情怀》中写道:“桂河大桥的桥堍两旁,立着两颗比人高的炮弹,它向人们揭示了一段难忘艰辛的历史,一段张扬军人屈辱与发愤的岁月。第二次世界中日本人侵占了大半中国还不算,把魔爪伸到了东南亚,我国人民为了保障供给线与盟军一起和日本军队进行殊死的抗争。中国人以动鬼神的壮举开辟了滇缅公路,二次远征军死亡了10多万军人,并在杜聿明、卫立煌、孙立人、戴安澜等将军率领下赢得了重大胜利。在桂河大桥不远处还留着中国军人万人墓,一座军魂未归的英烈。日暮黄昏,面对着万人墓我心潮澎湃起来:用我的热血化着一杯家乡的热酒,用北斗为勺,祭祀着未归的军魂!归来吧,英雄的中华儿女!”
今天,面对着远征军无名英雄,献上我的心愿:
枯门岭,蚂蝗吸肉,活人成白骨;
远征军,碧血丹心,蹈死报轩辕。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