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坐落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在广场上矗立百万农奴解放碑。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对布达拉宫向往已久,虽然,在雪域高原被高原反应折腾得走油,然而,见到了布达拉宫高高耸立在眼前,顿时来了精神,非要一口气攀登而上。拉萨3700米以上,而布达拉宫相对高度只有110米,400多台阶,与苏州灵岩山相等,可爬起来却比上万级石阶的恩施大峽谷吃力得多。爬了大约一半妻子支持不住了,依靠在墙角嘴唇发紫,喘不过气来,我让她衔了几粒保心丸,好不容易才缓了过来。导游小李说,“吃不消,从小路下去吧。”妻子说:“再喘,也要上。不能留下遗憾!”拐了一个弯,一位中年妇女昏倒在台阶上,同游人慌忙进行抢救。我望着抖抖忽忽向上爬的妻子,心想她毕竟是七十二岁人了,她能上西藏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何况……
我们沿着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艰难地移动着,终于,见到了金碧辉煌的金顶,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的红、白、黄,色彩旗,于是,兴奋起来。白宫高七层,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洞内供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十分豪华。第四层是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皇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
妻子在白宫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上,她终于深深地吐了一口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笑容看出她“再坚持一下就会成功”的喜悦。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皇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我们从红宫下来,山阶比较好走,一点不吃力。回到车上一看跑步机,从罗布林卡,到登布达拉宫走了15932步,9.2公里。
我游览了布达拉宫中红宫,颇多感想,逐作《莺啼序·布达拉宫》:
佛陀道成菩提,向南传西藏。众生度,慈悲为怀,莲台锭放花无量。劝人善,莫从邪念,轮回六道却无网。有菩萨指引,海茫涛重呈港。
等座佛僧,尊卑无序,僧与佛争长?论戒律,人鼓咚咚,怎是佛法宽广?遮佛光,袖拂似伞,遮天霾,谁是魍魉?佛灯前,头盖燃灯,佛容添亮?
农奴山压,家畜不如,买卖随主赏。剜双目,断手剁脚,敲骨割耳,抽筋剥皮,视如反掌。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无期五间无头苦,望苍天,翘首盼天亮。主人却说,不尽转世来生,翻身只是狂想!
文殊降世,日照雪域,来了gcd。风雷动,民主改革,百万农奴,打破镣枷,翻身解放。通衢大道,横架天极,新房传出歌豪壮,绕山谷,岂是一个爽。新碑屹立入霄,载舞载歌,宫前广场!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