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藏记(6) 如魔缠身的高原反应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7 13:40:38

车向念青唐古拉山而行,便到拉萨河谷。拉萨河谷不但是西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的4个县市(达孜、拉萨市城关区、堆龙德庆和曲水)总面积有6280平方公里,人口49.2万人,人口密度78.34人/平方公里,是西藏人口密度最大,而且也是西藏风景精华之处,拉萨是有着1300年历史的名城。蓝天之下,市区内外的宫阙、庙宇、山峦、林卡显得无比亮丽,一片灿然,构成世间独一无二的神奇画卷。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石砌木构、重阁叠置、金瓦铺顶、气势雄浑,是雪域高原至高无上的象征。

  拉萨河谷环境高寒、缺氧、干旱和强辐射,一向是青藏高原四大环境特征。其实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拉萨河谷,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北京3-4℃,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北京10-11℃,因而更加冷暖宜人。外来人员总因高原缺氧而产生心理畏惧。

  这次到西藏我是作了大量准备的,从调整身体状态,到吃高原反应药,都是认认真真的。我知道西藏是世界第三极,高海拔、缺氧、高辐射,天气忽风忽雨,忽冷忽热,极易感冒,而感冒变化快,很容易患肺水肿,而肺水肿发展到脑水肿时间短,加上西藏道路条件较差,即使送到医院有的难以救回。妻子对高原反应本不当回事,她游过四川3500多米的黄龙,我有不小反应,而她神龙活现,一点高原反应没有,自然西藏之行不当会事儿。

  我们夫妻一下火车,就被高原反应之魔缠上了,旅行社让我们前早一天到拉萨,让我们先适应高原反应,大部队第二天到。妻子一到拉萨就是头痛,青筋直跳,她忍不住了,一粒药一粒药吞下,然而,毫无效果。我胸口像堵了一团棉花,大气难出。第二天想到拉萨逛逛,走了半条街再也迈不开脚步,人也站立不稳,只好打道回旅馆了。午饭在房间吃从上海带来的点心,晚上撑着到小饭店对付晚餐。本以为过两天高原反应可以适应,却不料,如魔缠影近十天,而且,越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去林芝有它作祟,赴日喀则有它猖狂,爬布达拉宫更有它,肆狂无际,要不是保心丸几次救驾及时,恐怕败倒高原反应的魔影之下。

  在日喀则,突然牙龈肿了起来,一夜脸变了型,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不但镶上去假牙脱落,就连真牙也悬挂在口中,说多狼狈有多狼狈。回沪后,一口气拔了四只牙,还要装上了九只假牙。难怪弟弟说,“为了游西藏,连老命都不顾。”其实,到西藏那为了游山玩水,探索西藏神秘?全为了我的《漫笔勾勒山水魂》哪!

  我在旅馆与旅馆老板谈起高原反应,他说他到西藏十多年打拼也离不开高原反应,只不过做事走路放慢了节奏。在火车与西藏六年的小伙子谈高原反应,他说高原反应是高原病,除了出身西藏人外都有高原反应。同车人却说,“文革”知青生下子女也有高原病,有高原病者可以返城。啊?真是不可思议的高原反应!回家后,一周中身体像被火烤连似的,灼热发烫。这次我西藏之行,留下深刻的影响,逐写《尾·魔》纪念:

  每想藏魔风云惨,经砥砺,天极登攀,臂开拉得强弓满!

2018年4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