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人寿保险服务部欢迎金牌客主酒宴上,“张导”西装革履地亮丽登场了,亮出她名片——执行主席、服务部总监,使满堂震惊。为什么会使满堂震惊呢?因为“张导”是以导游身份出现在去湖州二日游车上。在车上她穿着随便,讲话随和,没有领导者特有的架势,她一上车就开始介绍二日游情况,接着就介绍荻港古村历史与历史上名人,她介绍的荻港村大有爱屋及乌之感,从人文风情到村里咸菜、豆腐、大米样样都讲得绘声绘色,使人产生导游兜售土特产,从中拿回扣之感。好家伙,她一口气从上海中山公园说到浙江平望,为时一个小时十分。为此,我两次向她发难:第一次,她问:“周立波,大家喜欢不喜欢?”我说:“不喜欢!”后来她又说:“到了荻港村大家肯定把哪里土特产买得满满地”时,我又开炮了,说:“我才不中你的套子呢!”两次都使她十分尴尬。在酒宴上她又以总监身份把宴会导演得气氛热烈,她并以个人的魅力使金牌服务部产生了强大的亲和力,尤其她那“感谢生命”,“花开花落要珍惜”的甜美歌喉使人着迷。
荻港村是面临京杭大运河的一个码头,解放前早就被尘封。自从陈逸飞的《故乡的记忆》在世界上引起反响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发现自己脚下藏有沈万三的聚盆,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周庄、同里、西塘、乌镇、朱家角、七宝等等一大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落,当然,荻港村也是这样的。荻港村沿埭修复了廊棚、廊桥、码头、店铺,挖渠成河,架桥插柳,修寺塑佛,立石为碑,以重塑荻港昔日辉煌。而今荻港村的人更有经济头脑,开辟了以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构思蓝图,建立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荻港渔庄。荻港村寻求的秦月宋埭,而荻港渔庄却开拓以江南山水建筑为元素的休闲度假村。
第二天清晨,春雨霏霏,我走出山水相抱的宾馆,独步领略荻港渔庄雨中景色。在雨中有一人在垂钓,我曰:“钓鱼多少?”对曰:“非鱼耳,意在钓趣。”湿漉漉的石板路在绿色郁郁葱葱中宛延地延伸,春雨中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新香,忽听耳旁“泼泼”之声,我推开树枝一看,原来是池塘内鱼儿不时跃出水面,那鱼儿佛仿遇到了圣大节日,你跳我舞,欢声“泼泼”。林中的燕子,画眉,喜鹊,白头翁,还有叫不出的鸟儿,有的在林中掠过,更多的在枝上鸣唱,各种各样的叫声,组成了青灵灵的雨中交响曲。我走出了曲径通幽的石板路,眼前一片开阔,池塘在蒙蒙雨中更显得空空蒙蒙,垂柳依依,桃树嫣然,修竹潇潇,新荷如钱。池塘边一排排芦苇像春风中少女,婀娜多姿。虽然,我被春雨淋得几乎像个落汤鸡,然而却游意酣畅,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雨中荻港而诵:
春雨霏霏紫燕飞,诗情画意涌心扉。
问君潇洒有多少?一片秀丽使尔迷。
忽然,飘来几声“嘎嘎”鸭叫声,我往叫声走去,只见十几个鸭子和白鹅在雨中自由自在游弋,这使我想起一九九三年四月开车初次到湖州情景:小舅子在湖州插队,他住院了,泰山大人不放心,叫我与二舅子去看望。到了乡下,上海知青认为家乡来了亲人,冒着春雨,有的到镇上打酒,还有三、四个知青挽着裤子,冒着雨在稻田里捕捉鸭子,弄得一身泥浆,杀鸭煮酒,为我们接风。当时我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其词记忆犹新:
山劈开一路,榆竹在道旁。夏荷雨打含苞,闻得嫩茶香。上坡油门加大,还须下坡挂挡,会车不能慌。过镇勤鸣号,弯陡应提防。
乡来客,镇匆上,接迎忙。三人卷裤,冒雨捉鸭沽酒浆。诉说在家往事,吃穿爹娘全兜,今日学插秧。肩挑百斤担,黑黝黝如钢。
我又顺着石板曲径而行,桔树新翠茂密、枇杷青黄累枝,人往往要弯腰猫身才可以从曲径通过。七兜八转,头一抬发现了一处新的山水建筑,我以为回到了所住的寓所,细一瞧,却是荻港渔庄的另一座餐厅,园内假山清透,池开睡莲,餐厅典雅,满园郁葱,自是品赏一番。走出餐厅,只见“不思归”刻石横道,我衬思:这样迷人春色,难怪教张总说起荻港村如数家珍,就连我第一次见到她也“乐不思归”了。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