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福建湄洲岛记 妈 祖 ,雾海永不熄灭的灯塔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4 15:56:19

在中国有着“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情结。刑天、共工、精卫、蚩尤、项羽、虞姬、关羽、林默、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等都可以说身前是失败者,然而却失败得荡气回肠,雄魂勃发。其中关羽、林默被抬上了圣帝、圣后的至高无上地位。中国有三圣,即:孔子的宣成王,关羽的武圣帝,林默的天后。孔子行礼,关羽行义,妈祖行善。二千年多来孔子的“行礼”,提倡的是顺和两字,即对上要顺对下要和,调和统治与被统治的矛盾,是为维护封建纲常,是封建王朝秩序忠实的维护者,维护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羽的“行义”似乎是箍住平民百姓头上的箍,也是弟兄们团结与抗争的旗帜;而妈祖的“行善”却是沿海民众的灯塔与希望。孔子的“行礼”之举被利欲所磔裂,当今,力图以新的姿态演绎新的光柱;关羽的“行义”在中国却被商品大潮冲得七零八落,似海浪中流沙;而妈祖的“行善”光环却笼罩华夏儿女,引导他们在狂妄不羁海涛中去拼搏去奋斗。

妈祖庙不但在中国沿海很多,而且在内地似乎并不少见,甚至还遍布世界各地沿海。而福建莆田的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是妈祖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各国妈祖信徒们朝圣之处。每逢妈祖诞辰日与羽化升天日各地信徒拥至湄洲岛谒圣祭祀,乞求平安。他们抬着金妈祖、粉妈祖、黑妈祖巡游,场面十分隆重,十分热烈。2009年3月23日是妈祖生辰,台湾大甲十万民众不分蓝、绿派别抬看妈祖像巡游,就连台湾地区领导人**亲自迎接妈祖出巡,以谢妈祖在他当选中护佑,历时八天七夜场面蔚为壮观。

妈祖原名叫林默,是五代人,生前施医救人,深得乡里爱戴,她为了抢救别人不幸自己被海浪吞没,家乡人民为了纪念她舍己救人的精神称她为神姑,立庙奉祀。宋徽宗宣和五年,给事中路云迪出使高丽途遇飓风,其它船只被海浪覆没,惟路云迪船在天昏浪黑之中红光铺道,一位身着红装的女子立于桅杆为船引航。路云迪奏请朝廷说是妈祖神力相助,宋徽宗挥笔为妈祖庙为“顺济”,并敕封为天妃。郑和七下西洋在长乐祭拜妈祖,并把妈祖神像供奉在宝船上,以乞求渡洋平安康泰。闽人为了安全渡洋,常常怀揣妈祖金身,乞求航海保佑。妈祖意思是妈妈的妈妈,世上谁都知道最疼爱孩子是妈妈,孩子在妈妈怀中是最幸福最安全的,所以闽人称林默为妈祖,世上最高最神圣的妈妈。我在想,为什么福建沿海把妈祖奉为神灵?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夫逸妇劳”有关,生活中无论再苦再累都离不开勤劳妇女。

妈祖七百多年,先后褒封36次之多,从神姑到夫人,从夫人到妃,从妃到天妃直至天后,真可谓到了无可复加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每一次“提格”都与妈祖显灵,助国护民分不开的,如扫荡海寇、圣泉救疫、久旱得雨、抗洪救灾、护航庇佑、生儿育女等都离不开妈祖的功绩。尤其靖海将军施琅上奏朝廷说,他在平定台湾得到妈祖“神助”,以至军队助潮进港。所以清王朝历代帝王册封有加,乾隆特意加封妈祖为天后。

莆田的妈祖庙在湄洲岛上,湄州岛屹立在无垠大海之中,远远望去湄州岛如同海外瀛洲缥缈而涌动氤氲仙气。弃舟登岛拾阶而上,不久便看到气宇不凡的山门,山门酷似牌坊,腾龙翔凤,蔚为壮观。进得山门抬眼望去,好一派气势恢宏的宫殿式建筑高耸入云,巍峨华丽,如入瑶池琼阁。鼓楼、香亭、梳妆楼、寝殿依山而建,层次有序,越到山巅越感气度非凡,洋洋大观。屹立在山顶上的妈祖像远眺大海波涛,默默无音地护佑着远航的人们,护佑着国泰民阜。

精神是一面不倒的旗帜。我顺着妈祖神像目光眺去,大海茫茫无际,而在浩瀚大海中藏着几多逆风恶浪,几多灾难险恶。人在大自然中人的力量往往显得渺小与无奈,而妈祖往往成为战胜自然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今的人们在强大精神鼓动下以沧海为田,以沧海为路,以人定胜天的精神,铺得通向世界金光灿烂大道,为人民耕得更为广阔的福田。而今,关圣帝“行义”之星好像暗淡无华,而天后“行善”之星在烨烨耀辉,妈祖文化不但在中国沿海星光闪烁,而且在世界闪烁熠熠光华。

2008年10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