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行四人,从潭瀑峡出来,己是惬意非常了,大家都觉得年轻很多,一个个仿佛都沾满了一身灵气,悠哉悠哉地向泉瀑峡走去。一路上,绿树如云,峰壑削立,鸟鸣谷幽,流水丁冬,使人觉得进了人间仙境。弟弟别出心裁,他选了湍流中两个小岛似的石头,跨过流溪到石上小歇。我们在两块像桃子形状的石头上,或坐、或躺。有的喝水,有的吃水果,有的吃着点心,有的仰望着一折又一折的流水飞跌之景,欣赏着大自然的趣味。我呢,干脆卧在石上,把耳朵贴在石面,倾听着水流的心音。弟弟笑着说:“我们现在,是四个山中的活神仙,假如云台中仙人经过,惊讶地说,‘不得了了,今天,怎么又多了兄弟姊妹四人?’”
“咯、咯、咯……”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你们几位太会选地方,悠哉得,比山中神仙还快活!”同车的驴友见了笑着说,快门一按,“四个活神仙”落进了镜头。
面对恬静悠然的仙境,我想起了古人竹林七贤,为什么,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咸七个人共同选择了武修,并作为集贤之处,而又在武修如仙的境界中开拓魏晋之风?鲁迅说魏晋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及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自己为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我以为,以魏武帝曹操等为“骨”;而嵇康、阮籍、山涛等人为“风”。他们是面对大自然,尽情而发的风度。这时,我又想到了,汉献帝退位之后,为什么会选择武修作为安身、葬身之地?因为,他即是不能称朕独尊,也可以作为山中快活之客了却了下半生,岂不自在洒脱。
泉瀑峡(老潭沟),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降雨而被贬凡间。泉瀑潭两岸高峰耸立,气势恢宏。沟里高处群山如画屏,山中花木如锦绣,脚下清溪如云流。奇石、山泉、花香、飞瀑组成沟谷交响曲。沟的尽端,是落差314米的亚洲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远远望去,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犹如擎天玉柱。落瀑吼声震耳、天地崩裂,十分壮观。并有观赏索道直达瀑布源头,可使你尽情地领略天瀑顶端的原始自然美景。
说句心里话,云台天瀑对我诱惑太大了。这次我选中了云台山之旅,可以说是冲着它来的,然而,又十分担心,十月份是枯水季节,说不定天瀑断流,看不到飞流落九天的之景。在途中导游说:“云台天瀑一年只有一个月有水,其余时间飞瀑断流,前几天下了雨,可能你们运气很好,能看到天瀑飞泻直下的景象。”我知道,导游的话,给我们带来了可能看到亚洲最高瀑布的希望,然而,能否看到飞流直下,不但要源头有水,而且还要看天气。云台山现在雾很大,如果浓雾遮瀑的话,只能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了。我们怀着迫切的心情,翻山越岭,跨涧越溪,匆匆越过“五老峰”、“路功”、“七品芝麻官”、“仙渡”、“孔雀泉”、“私语泉”等景色,急匆匆地向云台天瀑赶去。
离云台天瀑还有几百米,就听到轰鸣的落瀑声,于是,大家振奋起来,加紧脚步爬山而过。
“见到了,见到了!”大家齐声欢呼。
只见,云台天瀑像把倚天的长剑,剑光森森地把一山劈为两峰,锋毫飞溅,震慑长空,光耀天穹!
我们欢跃!我们激昂!我们豪迈!我们激情飞动!
我们四个人不顾瀑落如雨,劈头盖脸地打来,一个个站在天瀑前,雄赳赳、气昂昂与天瀑搀手留影,虽然,我们不能与天瀑比肩,然而,借来长剑胁下挟,笑傲江湖当英侠!
我的《咏云台山天瀑》随着瀑布飞泻而来:“驰瀑拽云天剑寒/飞峰峙水云宽/邀来阮籍随山水/不作谒干事贵权”。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