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洪泽湖记(1) 湖畔人家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4:55:09

应大外甥平安的邀请,到洪泽湖做客。对于洪泽湖,我有着难以忘怀的情结,记得在三十多年前就写过《过湖》的散文,记述了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令人寻味的往事,那一幕幕使人难忘代,历历在目。

在洪泽湖饭店下榻后,第二天一大早,大外甥借了一艘快艇,带我们游览洪泽湖了。三月初春的洪泽湖湖面广袤而清冷,只有淡青色水草在飘浮,岸边的新柳刚绽出鹅黄的新芽,仿佛迎候着春来的脚步。快艇像把利剪,剪开了飞溅的浪花,不大一会儿已到了水上人家。水上人家对于我们久居大都市人来说是新奇的,首先,弟媳红妹兴奋起来,她说水上人家太有意思了,活像个水上社区。这话讲得太确切不过了,不是么,一艘艘船连成一片,船上有商店,供应渔民们生活用品;还有水上派出所,保障着人们的生活秩序与安全。水上人家是用船一艘挨着一艘,一户挨着一户而组成的,人可以在各条船上行来走去,串门走户。太阳从湖升起来了,水上社区随即也喧闹起来,有的扬帆出港,有的划船打鱼,有的升火烧饭,有的唱起渔歌号子,当然,最为俏丽的是姑娘对着船窗的镜子,梳着乌溜溜的辫子,像花儿映红了涟漪,在快艇掠过时激起晨霞飞花……

大外甥是四代以水为家,他父亲是个弄船的里手,在大江大河中闯荡了一辈子,大外甥子承父业,也是几十年以水为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他承包了一条船,由于他的精明不久便发了,后来发展二十几条船,最大的船可载800多顿,高峰时一月可赚20多万元,成了洪泽湖大腕。据说招待客户的酒是洋河大曲,用整船从泗洪双沟装运来的,可见他船运规模之大。后来在湖畔盖起了不小的院落,人称洪泽湖“乔家大院”,一家四代同住一起。他家是个中国传统式的家庭,什么事都是大老爷们说了算,男的弄船挣钱,媳妇们除了料理家务外,骑着摩托车送孩子们上学念书外,还有到舞场跳舞娱乐。大外甥在家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就连脱鞋子、穿鞋子也要外甥媳妇替他脱穿。过年了,儿孙们在大外甥率领下向大姐拜年,一跪一大片,当然,从大外甥开始少不了的是每人一只红包。大外甥对跪拜很有讲究,他为我们表演了释家、道家、儒家礼拜法,尤其是儒家的礼拜四种方法,拜得十分庄严,很有气势,使我们对中华礼拜文化有了新的了解。大姐八十多岁了,身体健朗,还经常独自一人到上海、镇江等处子女、亲戚家走走玩玩,重孙二十多岁了,要不是为了考大学,恐怕早就是五代同堂了,试问,天下有多少人有这么大的福分?

快艇破浪而行,掠过了湖中一座座小岛,大外甥指着小岛上一间间木竹透风的房子说:“这是渔民居住地方,他们世代以打鱼为生计,以芦苇为伴,以野鸭为友,以湖风为家,生活得洒脱自如,少了很多的烦恼。”

一群大雁飞过来了,像绸带飘似地飘舞在天蓝水碧之间,在晨曦中矫健地飞翔,不时落下几声雁鸣,使洪泽湖更加天阔水懋起来。避风港到了,避风港实际上是一座弓形的岛屿。说来也怪,刚才湖面上还是风急浪吼,然而,一到避风港就风平浪静,如虻的蚊子迎面扑来,在岛上飞舞。我们姐弟与大外甥六人登上了避风港,避风港有块碑,碑上叙述了避风港的意义,以及避风事项。我朝湖中一览,四边湖水浩淼,天与水连成一片,了望无际。弟弟感慨了,他说:“我见过无数大海大洋,大江大河,但都没有像游洪泽湖独有情趣,人顿时觉得开阔与豪爽,有胸怀环宇的空灵之感。”大外甥说:“避风港是行船的安全之家,保障之家,没有它,我说不定早被洪泽湖风浪所吞噬,没有它,还不知多少船家船翻人亡……”

建安五年(200),史称汉堰。唐大历三年(768)又筑唐堰蓄水,与汉堰相接。汉、唐二堰为洪泽湖大堤雏形。明、清屡次加筑大堤,从明万历八年(1580)起,先在北段改建石砌,逐步向南砌筑,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全线石工基本完成,形成了“堤堰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的局面。现洪泽湖大堤西起盱眙县张大庄,东止淮阴县码头镇,长67.25公里。清咸丰元年(1851),三河口的礼河坝被洪水冲坏,坝下冲跌深潭,淮河洪水从决口下三河,穿高、宝湖,南入长江。大水年份,高、宝湖不能容纳,尚须开放运堤归海五坝,泛滥于里下河地区。民国10年(1921)及20年大水,高、宝湖地区受淹,里下河地区沦为泽国,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我面对广宽无垠的湖水凝思,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座避风港多好,人生的旅途不会有着不测的风云,人生就少了扑天巨浪,那是多么美丽世界哪!想到这里,不起眼的避风港顿时在我眼前幻化成铜墙铁壁的城堡,巍峨而壮丽,城堡内散发七彩霞光,于是,我也豪情万丈起来,一曲《兰陵王·登洪泽湖避风港》喷薄而出:

雁成旅,如练当空飞舞。豪情发,小艇溅花,蓬勃红日映白羽,万千澎湃取。谁与,空灵大宇?极目处,天水合一,有谁识今古?

主人笑言语,遥指水那边,是俺家住。浮家泛宅春秋渡,载浪披风雨。四代同堂,融融乐乐一同聚,互尊亦同步。

是否,浪难驭?浩淼洪泽湖,功过难述。瞬间浪涌人能拒?风野浪嚎泣,恶涛胜虎!有避风港。护樯橹,安然驻!

2007年3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