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壁——荷塘晨色的风骨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0:37:12

方塔园中方塔原是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改建的兴国长寿寺,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3年)更名兴圣教寺(俗称方塔)。明清时,紧靠方塔的北侧东西横向还有松江名人的三公街,三公即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将领李忠憨公,清代著名书法家沈文洛公。

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照壁高4.75米、宽6.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 湛,立体感

望仙桥为平桥,南宋前已存在,桥面用浙江武康石筑成,略呈弧形,其线条十分流畅。在桥墩的石梁两头,刻有莲花形图案,极其简练素雅,游人可以从桥下欣赏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方塔前宽阔的水面延至园南成为河道,南宽东窄,在东大门南有一个20米见方的水池,池中央砌湖石假山。水体从方池向南穿过墙洞后,河道环曲形成一岛,岛上东有土山,北有竹林,南建何陋轩,小岛西北河面植荷花。

我和小钱被方塔前一座明代照壁所震撼:照壁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中间刻一巨兽,长着鹿角、狮尾、龙鳞、牛蹄。张着大口,露着尖齿,睁着铜铃般的双眼,呈现凶猛的动态,从其挺拔的双角看,酷似龙的形象。围绕这只巨兽的其它动物和花卉宝物,会使人想到古代神话中的意境。据说这个怪兽叫"贪",它贪得无厌,什么东西都要吃。有一天它在海边看到红日,凶猛扑去,终于蹈海而亡。

我看了心潮起伏,写了游松江方塔记《月桂飘香》和新诗《松江照壁前抒怀》,其诗、文如下:

游松江方塔记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