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来到了瀛新园,湖那边的磊山涌瀑,使我想起了《三荷并蒂呈惶恐》的拙作,那文中说:
偶尔在网上搜索,发现潘文深老师在佛山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他建议:“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选择多篇类读的方式,将《荷塘月色》(朱自清)、《清塘荷韵》(季羡林)、《荷塘晨色》(史荣东)三篇文章结群阅读,在类比中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写作不同体式的选材,结构的认识。”
我看了不禁诚惶诚恐起来,一篇不成熟的拙作《荷塘晨色》怎能与两位文学巨擘流芳千古的文章相提?朱自清、季羡林是我一直景仰的,尤其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我写出了《荷塘晨色》,没有《荷塘月色》,根本就不可能有《荷塘晨色》产生。有人说,我胆子够大,敢向名篇挑战?我曰:非也,而是对《荷塘月色》继承和开拓,有继承和开拓才能它的生命力。朱自清、季羡林是学富五车的教授、专家,而我却是从未进学校课堂读书做作业的苦行僧,几十年如一日,滴水穿石,从古人经典中汲取营养、从今人名篇中汲取营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鉴赏能力,不断丰富自己写作手法,不断使自己有所创新与开拓,开创新的境界。
潘文深老师的“选择多篇类读的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写作不同体式的选材,结构的认识。”潘文深老师所说是有灼见的。我基本上按这条路走下的,由于我对荷花的热爱,写了《咏荷十二曲》,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写的,我不但用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描写荷花之美,而且用动静结合、色彩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手法使荷花呈现出惟妙惟肖的多采风姿。我还在《咏荷十二曲》中,既用十首词,还用了一首是新诗,和一首是散文诗,目的是咏荷输入请新血液,洋溢着勃勃生机,尤其是散文诗架起了新诗与古词的桥梁。以上皆是从古诗词中,与名人名篇学来而用于写作的途径。在《荷塘十二曲》中,我运用了修辞中,拟人、衬托、对偶、排比、反问、借代、夸张、双关、象征等手法,使《咏荷十二曲》形象多彩,楚楚可人。
我对荷塘景色的描绘,有游荷塘(1)《荷塘晨色》、游荷塘(2)《咏荷十二曲》、游荷塘(3)《出水莲赋》等,还有本篇,从文、诗、词、赋不同体栽绘制荷塘之美,荷花风韵,也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写作不同体式的选材,结构的认识。”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在做皇子时的旧居,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清华园赐五皇子奕综,近春园四皇子赐奕詝,俗称为“四爷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达100余年。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园中有池塘,种植荷花,朱自清《荷塘月色》写于此地。在不远处立有朱自清雕像。
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大家,尤以《荷塘月色》闻名于世,他以优美的笔风洋溢在《荷塘月色》之中,现取其一叶,共欣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北京大学副校长。他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他的散文《清塘荷韵》扬名于世,现舀一勺湖水,飘逸出《清塘荷韵》的清香: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我是个从未进学校课堂读书做作业的苦行僧,虽写出《荷塘晨色》,(该文从2011年——2020年连续10年被教育部选为中学语文中考试题,和中学语文教材,全国多省市中学中考和教学应用)然而,不敢仰攀大师名篇。
弟弟对崇明有着特殊情节,“三年自然灾”时他随母亲下放崇明务农,面对一片农田,十几岁的他腾飞起奋发的翅膀,立志有所作为。三年前,弟弟觉得崇明瀛新园不错,推荐我去看看。瀛新园是一座集绿色、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人文纪念园。自2005年发展至今陆续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走进园内:石相依列,威严堂堂;松柏苍翠,郁郁葱葱;草坪似毯,绿径幽幽;亭榭玲珑,鸟音啭啭;碧水扬波,清溪潺潺;花呈各色,缤纷粲粲;碑生各式,笔展苍苍;湖波漾霞,飞瀑扬扬,犹如走进绿色郁郁的花园,尤其是湖对岸磊石涌瀑,更使园中气象一新。
我见过不少园陵,诸如:秦皇陵、茂陵、乾陵、明孝陵、淸东陵,以及现代龙华烈土园陵、福寿园、松鹤园、夏完淳墓、聂耳墓等等,还见过不少国家园陵,诸如:俄罗斯公主坟、胡志明主席陵寝、梵帝冈圣伯多禄大殿、悥大利圣马可大教堂、科隆彼德大教堂等世界著名陵园,都没有磊山涌瀑之景。
我第五次来到了瀛新园,站在波光粼粼的湖边,觉得缺了什么?
“啊——荷花!”我情不禁脱口而出,“假如满池荷塘别样红,那一定是仙境瀛洲!”
我的立碑诗涌现出来:
瀛园紫气绕崇明,大海长风抵九垠。
携得荷香双袖满,擒来云马指天门!
忽然,想起了季老的《荷塘清韵》中用湖北洪湖的五、六粒荷花种子,绽开了一池荷塘清韵的情景。我在想,我何不用百粒湖南荷子漾开荷塘晨色?
2020年10月30日,我兑现了愿望。但愿三、五年后瀛新园多了一个气象:
——又一个《荷塘晨色》出现人们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