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埃及红海及博物馆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3-07-31 14:30:19

离开卡纳克神庙,大巴在沙漠和戈壁滩中经过5个多小时行驶后,我们终于到了埃及红海度假村。地接埃及导游办好入客房已是日落西下的黄昏了,他操着中文对大家说:“游客们好!你们冲洗后即可自行去园内餐馆凭房卡用自助餐了。”这天我们入住的是底层客房,因为天气异常闷热,为了便于通风窗门都被打开着,结果导致壁虎光顾,因此我一入客房第一件事即打开空调驱赶壁虎,有一只壁虎赖着不肯动,我就开杀戒了,用鞋底将它当场击毙。然后我安心的淋浴冲洗后去餐厅用餐。

餐厅坐落在海岸边,非常现代化,规模宏大,大理石铺成的走廊上,穿着溜冰鞋的服务人员,手托餐盆,来来往往,忙碌地穿梭于风格异样的餐厅间。这里有欧美、非洲、亚洲、阿拉伯等地区风格特点的餐厅和千余个餐位;中央大厅朝南处还设有大舞台,不断有歌舞表演,供来之世界各地游客边用餐、边观赏。那天我先步入欧美厅,喝啤酒、吃牛肉、品尝海鱼,后又转入亚洲厅吃米饭和红烧肉及喝羊肉汤,酒足饭饱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华灯初照,从餐厅通往下榻的客房的路上,连绵的草坪、芭蕉树和大小各异的露天游泳池。许多游客在泳池内嬉水玩耍,更多的老老少少游客坐着或躺着,在白色帆布椅上纳凉休息,海风徐徐吹来,把他们带入梦乡。我边走边欣赏着风景,也在留意着便于明天大白天有的方矢可来观赏的景点。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哇!好一个红海度假村,真的是个鸟语花香的好地方。仔细观察这度假村的地理位置,发现在我们住宿房间的右边及偏南方向是沙漠,左边及偏北方向是红海。整个度假村处在红海与沙漠的包围之中,它是埃及人运用高科技海水淡化处理后用淡水浇灌造就出来的一片绿洲。度假村的整个造型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四周房子围着中间一个大大的游泳池展开,游泳池四周是各种造型的沙滩椅,整个度假村背靠沙漠面向广阔的红海,犹如世外桃源,是一处极佳的旅游度假天堂。

在红海度假村除了游客,鸟类是这里的第二主人,而鸟类中麻雀居多。每当游客用餐离开后,麻雀就飞落到了客人的餐桌上,尽享游客在餐桌上留下的各种饮料和面包残屑。在这里鸟儿们不怕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各种鸟类与人和谐相处,为红海度假村增添了一处靓丽的景色。按照游程的规定,在红海其中有一天乘游艇出海泛游览,也可在红海的海上参加游泳、潜水等活动。我们乘上游艇,参加海上活动,由四艘游艇组成的“舰队”,经过40多分钟行驶,停泊在一片风平浪静、碧水清澈的海岸边,然后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是一片安全区域可以下海游泳和潜水。我早就迫切地等待着这一时刻,就穿着早已换上的泳裤与同行的丁宏先生跳入海中游泳。我或潜游或仰泳,或蛙泳或自由泳,犹如水滸传中的“浪里白条张顺”,在海中自由纵横地游了近一个小时才上游艇休息。

这是我在非洲第一次下海游泳,感觉其水质虽不及澳洲大堡礁那么清澈,也没有鱼儿伴游,但在干燥、炎热非洲埃及能在这样清澈海水中畅游,实在是件极其快乐的事。还值得一提的是丁宏为我在红海游泳中拍摄的那张照片(上图),成了我珍贵的收藏和纪念品。

称红海度假村是个美丽的地方,因为它是处在沙漠与红海的包围之下,是埃及人运用现代高科技处理海水淡化技术、以高昂的(淡水)成本浇灌出来的一片绿洲,改造成为人们来到这里旅游的住宿宝地。我想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红海度假村或许将成为人类改造沙漠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体现出埃及作为非洲大陆的强国形象。离开红海后,我们来到了埃及首都开罗这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它横跨尼罗河,两岸风光相当不错,但我们在大巴上经过的一些地方,卫生状况并不理想,马路上的交通秩序也不算好,不过,对中国游人而言,却有种异国情调感,开眼界有收获。

第二天上午在导游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开罗国家博物馆。开罗博物馆是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藏有埃及考古发现的精华部分文物,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收藏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开罗解放广场,建于1858年,1902年迁至现在这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建筑内。这里珍藏着自古埃及法老时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共10万多件。

博物馆的大门呈拱形,拱门两侧的壁龛中各有一尊法老浮雕,其中一个手持纸莎草,那是古埃及书写的材料,另一个轻拈埃及的“国花”莲花。工作人员告诉我,纸草和莲花分别代表古埃及的南北方,寓意国家的统一。进入门内,庭院中散布着众多的雕塑、方尖碑、石刻及狮身人面像等。络绎不绝的游客流连其间,或拍照,或小憩,一片热闹熙攘的景象。馆内的展品在第一层是按年代顺序摆放的,二层则是按照主题展出的,陈列有最珍贵的馆藏。进入一楼的中央大厅呈现我们眼前的是许多大型石雕精品,如新王国时期几位拉美西斯法老的石像以及法老哈夫拉坐像,许多在著名美术画册上的古代艺术代表作品的原件我们都可以在此博物馆看到。二楼则主要展现史前和原始时期的各种艺术品,纸草以及首饰和装饰品等,这里还展出一些被完整地从古墓发掘出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前1560年至1100年间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二位国王图特阿蒙三世的陵墓及随葬品,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的陵墓在20世纪20年代被英国人卡特发现,是惟一未被盗掘,完好无损的法老陵墓。其中存放图特阿蒙木乃伊的纯金棺,棺盖为头顶王冠,手执权杖,身披王袍的法老塑像,法老头像栩栩如生,双目有神。难以想象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是如何造就这美轮美奂的绝世艺术珍品的。此外,哈特谢普苏特头像,这位古埃及唯一女法老,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公元前1479年即位。她在位21年,政绩让很多男性法老汗颜,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鉴于笔者对古埃及历史文化兴趣不高,故走马观花边看边走地参观后便走出了博物馆大门来到广场上,导游已在挥旗招呼我们上车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2008年12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