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满洲里是个多彩的漂亮城市,因为这里不仅是蒙、汉、俄、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等多民族的城市居住地,而且城市道路宽敞、街道整洁、建筑漂亮。当旅游大巴将我们送入这座美丽的城市时,我顿时被这里鳞次栉比、千姿百态的“洋葱头”蒙式建筑、尖头塔顶俄式建筑,所深深吸引。当然这里更多的还是绚丽多姿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和商店酒楼,其最具魅力、独到之处是建筑色彩,这里每幢高楼的外墙和屋顶的色彩各异,有天蓝的、大红的、奶黄的、乳白色的、桔红色的,五彩缤纷,精彩纷呈。
再瞧街道两旁,商店林立,店上招牌都采用中、蒙或俄文书写,尤其是俄罗斯商品专卖店特多,在这里可买到俄罗斯产的望远镜、套娃、剃须刀、巧克力等,而且价廉物美,如俄产电动剃须刀,在哈尔滨每把93元,在满洲里45元就能买下;再瞧路上行人,肤色各异,有高鼻碧眼、亭亭玉立的俄罗斯姑娘,有高大健壮、魁梧高大的蒙古男儿,有修长矫健、头发乌黑的中国小伙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难以分辨这里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城市。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清代,属黑龙江将军呼伦贝尔副都统衔总管辖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东清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故名“满洲里站”。1907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满洲里的多彩,主要鉴于它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其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为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也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不仅多彩的满洲里城市风貌令人流连忘返,其独具魅力的周边景区风光也令我们印象深刻。享有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美誉的呼伦湖也很有特色。呼伦湖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湖水面积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米。呼伦湖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原始而粗犷,秀丽且洁净。静若处子微波荡漾,动如蛟龙惊涛拍岸。然而近期该地区因为缺雨少水,所以当站在呼伦湖的湖畔时,却已看不到昔日波澜壮阔的湖上风景,却是马儿成群,也不失大草原风情。我好奇地骑上马,在湖畔沼泽地上追逐、遛达,尽情享受走马观花的那番情趣。告别湖泊、草原后,又来到了坐落于满洲里市区西处的中俄两国铁路连接点的国门游览。
那国门呈“门”字型,庄严伟岸。登上建成于1989年,高12.8米的国门顶部瞭望厅,用望远镜远眺,俄罗斯的贝加尔斯克市的风貌和满洲里的市景尽收眼底。国门下有两条铁路线。国门外表是用2000多块青灰色花岗石板镶嵌而成,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门中间上方有一个巨大的国徽,庄严威风,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最初的国门是俄方所立的双头铁鸟的木桩,后来是木制的刻有“中苏门”的拱形门,现在我们见到的这个国门已是第五代国门了。
如今在满洲里国门内,还建有战斗机广场和毛泽东主席1949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满洲里时车牌“1861”号的牵引火车头广场。此外我们还游玩了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规模宏大的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并凭吊了苏联红军烈士公园,寄托哀思和对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烈士们的敬意。从苏联红军烈士公园到俄罗斯套娃广场,充分展现了中饿友谊源远流长,日益发展的美好前景。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2011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