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领悟应县木塔

作者:翁长松    更新时间:2023-07-31 13:52:36

应县木塔可不是普通木塔,它是山西大地上文物建筑的极品。此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结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被中国著名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称为“不仅为我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之最,也是世界古代木结构建筑之最高者”,堪称一绝。它也是吸引我们夫妇去山西旅游的重要动力源之一。

木塔坐落于应县西街上的佛宫寺内。一走进庙门一座淡蓝色的雄伟宝塔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五层六檐,高约67米,呈平面八角形。据说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而且整个木塔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可谓巧夺天工,极其完美地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巧魅力。

步入底层塔门,正面是一尊高约11米的巨大释迦牟尼座像,端庄慈祥,眉和善目。内墙壁上绘有金刚、天王等佛家弟子,壁画色泽鲜艳,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观赏这些画像,犹如进入佛的世界,有飘然欲仙之感。底层左侧有木楼梯,我们拾阶而上。楼道虽昏暗,却还平稳,我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扶手往上攀。登上木塔的第二层,一出楼梯口,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内外景色,一览无余。塔内楼板平铺,宽敞明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坛座上的释迦牟尼佛和四菩萨塑像,均坐北朝南。推门而出,站在塔的廊檐下俯瞰,整个佛宫寺尽收眼底。我们想再逐阶而上,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然而遗憾的是在二楼梯口已挂上“游客止步”的牌子,显然是文物管理者为保护古塔建筑和游客的安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我们见不能继续攀梯登高,心里自然有点遗憾感,好在塔外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精彩纷呈。

木塔自建成以来,历代名人挂匾题联,留下了珍贵墨迹,为木塔增色不少。有距今800多年历史的“释迦塔”大牌匾;还有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率军北伐,驻扎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1508)督大军在阳和、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所题“天下奇观”。如今这些匾额都分别高悬在塔外,供游客站在塔外悠闲的观瞻、遐想。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两颗佛牙舍利及经卷,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

观瞻应县木塔,尤其当手触摸到塔中上千年红木松时,让我们浮想联翩,倍感自豪,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民族自豪感。过去,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是很难保存千年的,然后神奇的应县木塔却历经十余次大地震,无数次雷击,几多战乱,几多洪水,仍傲然挺立、雄姿直刺云天,这也纠正了我对中国古建筑的偏见,让我真正领悟到中国古建筑之精巧和伟大。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2010年11月23日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