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2)

作者:蒙田    更新时间:2013-08-12 14:36:31

 死亡能解除一切痛苦,为死亡犯愁何其愚蠢!

一切事物随我们诞生而诞生,同样,一切事物随我们死亡而消失。因此,我们用不着神经错乱,为一百年后我们已不在人世时的事担忧,正如不必为一百年前我们尚未出世时的事哭泣。死亡是另一种生活的开端。就这样,我们悲伤哭泣!我们化了很大的代价进入这新的生活;迈进这新的生活时,我们揭掉了昔日的面纱。

只发生一次的事是无所谓痛苦的。难道有必要为瞬间的事长期担惊受怕吗?不管活得长活得短,死了都一样。对于不复存在的事物,长与短概无意义。亚里士多德说,希帕尼斯河上有一些小动物,只能活一天。上午八点死亡,就是夭折,下午五点去世,便是老死。找们谁都不屑把生命的长短与幸福或不幸相联系。如若把我们的生命同永恒,或同高山、河川、星星、树木,抑或和一些动物相比,那么活得长活得短就微不足道了口

可是,造化强迫我们死。她说:“离开这个世界吧,就像你进来的时候那样。你从死走到生,既无热情,亦无恐惧,现在,你从生走到死,把这个过程再做一遍。你的死是宇宙秩序的一分子,是世界生命的一分子,

人类将生命世代相传,

有如赛跑者交接火炬。——卢克莱修

难道为了依,我得改变事物的这一完善的组织吗?这是你来到世上的状况,死是你生命的组成部分,逃避死亡,是在逃避你自己。你享有的生存,既属于死,也属于生。你出生的第一天,在给予你生命的同时,就把你一步步引向死亡,

出生的那一刻生命即开始。——塞涅克

生就意味着死, 有始便有终。——马尼利斯

你经历的一切,都是向生命索取的母这其实是在损害生命口你的生命不懈营造的就是死亡。你活着时就在死亡中了,因为当你不再活着时,你已经死了。

抑或,你更喜欢活过后才死。但你活着时就是个要死的人。死神对垂死者的打击比对死者更严酷,更激烈,也更本质。

你若已充分享受了人生,也就心满意足,那就高高兴兴地离开吧,为何不像酒足饭饱的宾客,开开心心地离去国。——卢克莱修

假如你没有好好利用人生,让生命白白溜走,那么失去生命又有什么要紧?你还要它干什么?

延长生命你也会白白浪费,何苦还想延长?——卢克莱修

生命本无好坏,是好是坏全在你自己。

你活了一天,就看到了一切。—天就等于所有的天。不会再有别的光明和黑夜。这个太阳,这个月亮,这些星星,这一切布局曾照耀过你的祖宗,还将淋浴你的子孙:

你的父辈未曾见到的,你的后代也不会看见。——马尼利斯

再说,我的喜剧也不得不把不同的几幕全都寰排在一年之中。你只要留神过我的四季变化,就会分辨出世界的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一年四季严格遵照规则变化,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们永远在同一个圈子里转动。

一年四季规则地围绕自身运转。

我决不会为你创造新的消遣,

我已山穷水尽,不可能为你创新,

新的消遣也总是老一套。

别人把位置让给了你,现在该你腾出地方了。

平等是公正的首要成分。既然人人都免不了死,谁还能抱怨?因此,即使你活着是白活,你也不可能把你的死亡时间减少;再努力也是劳而无功:只要你对死终日惶惶不安,就仿佛在襁褓中就已死亡:

你可祈望活几个世纪,但死亡却是日月经天。——卢克莱修

然而,我会把你安排周到,不让你有丝毫不满,

要知道,死神不会让

另一个你苟延残喘,

站在你尸体旁为你哭泣。——卢克莱修

也不让你对痛失的生命留恋,

的确,没有人会想起逝去的生命,

任何遗憾都不会使我们愀然伤心。——卢克莱修

死亡著能少一些什么,就没什么好可怕的了,

死亡同你的生与死均无关系;生,因为你存在;死,因为你不存在。

寿数未尽谁都不会死。正如你生前的时间不属于你一样,你死后的时间也不属于你,不再同你有任何关系,

要知道,在永生前消失的时光,与我们毫不相干。——卢克莱修

你的生命不管何时结束,总是完整无缺的。生命的用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如何使用。有的人活得很长,却几乎没活过。在你活着时,要好好地生活。你活了很久,这在于你的意愿,而不在于你活的年头。你曾认为,你不懈地前往的地方,永远也走不到吗?可是,哪条路没有出口呢?

如果说有人相伴会使你轻松一些,那世界不是和你结伴而行吗?

你死后,万物将与你同行。——卢克莱修

世界万物不是都和你同步吗?许多东西不是和你一起衰老吗?在你死去的那一刻,多少人,多少动物和生灵也在与世长辞!

从黑夜到白昼,从白昼到黑夜,

无时无刻不听到婴儿的啼哭,

同葬礼上的哭丧声混成一片。——卢克莱修

 

既然后退无路,又何必后退呢?你见过不少人死时有理由高兴,因为这使他们免遭许多不幸。可是,你见过有人死时有理由不满意吗?你和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你偏要批评责难,岂不太幼稚了吗?你为什么要抱怨我,抱怨命运?我们什么地方对不住你?是你管我们,还是我们管你?虽然你寿数未尽,但你的生命已经完成。小孩和大人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人。

人以及人的生命是不能用尺子来度量的。当喀戎被他的父亲——掌管时间和生命的农神萨图恩告知永生的条件时,他便放弃了永生。你细想一下,假如我不给人类规定寿命,让他们永生不

死,那他们会更难受,更痛苦。你若真的永生不死,肯定会不停地诅咒我剥夺了你死的权利。我有意给死加了些苦味,免得你看到死来得容易便追不及待地去死。为了使你沉着理智,像我要求的那样,既不逃避生,也不躲避死,我让生带点甜味,让死带点苦味,使它们保持平衡。

我教你们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明白了一个道理;生与死没什么区别。因此,当泰勒斯被同及他为什么不死时,他聪明地回答说:“因为都是一样的。”

水、土、火以及我这座大厦的其他构件,既是你生命也是你死亡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害怕最后一天呢?这一天不会比任何一天对死的作用更大。这最后一步不会增加疲劳,但它表明你已精疲力竭。每一天都在向死亡迈进,而最后一天则到达终点。

以上就是大自然——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的忠告。然而,我常思忖,不管是从我们身上,还是从别人那里看到的,死神的面目在战时似乎不像平时在我们家中那样狰狞,投有医生接踵而来,没有家人哭哭啼啼。同样是死,可村民和地位卑贱者却比其他人处之泰然。我们用恐惧的表情和可怕的治疗将死亡团团包围,说实话,我认为这些比死亡更让我们害怕。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老母妻儿大哭大喊,亲朋好友惊惶失措,纷纷前来探望,用人们吓得脸色苍白,呜呜咽咽,忙前忙后,房内点着大蜡烛,幽暗晦冥,床头围着医生和说道者,总之,周围一片惊恐。我们人未死就已入殓埋葬。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朋友戴假面具就会感到害怕。我们也一样。应该把人和事物戴的假面具捕掉。一旦摘去面具,我们就会发现死其实没什么可怕:我们面临的死,同不久前我们某个贴身男仆或女仆毫元惧色经历的死是完全一样的。死亡一旦甩掉这些无聊的准备工作,该是多么幸福!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