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气贯长虹、丹心可鉴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8-02-02 12:56:01

  ——记参观张学良故居感

多次来到沈阳一直无暇参访张氏帅府。近日再次光顾沈阳择机前往,以弥补终身遗憾。

东北的初冬,寒气袭人。我满怀崇敬的心情来到向往以久的张学良故居,探究这位现代民族英雄的成长历程,当我踏进纵深三进的北方四合院建筑以及富有欧式风格的大青楼,仿佛看见青年时期的张先生飒爽英姿,为挽救被西方列强藐称东亚病夫的民众,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然而,封建割据的战火把张先生推进了戎马生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张先生谑称:“成了打仗杀人”。但年轻气盛的少帅不愿看到国土支离,力求中华统一。当家父张作霖“皇姑屯事件”被害,日寇乘机支解东北,年仅二十八岁的张学良将军临危肩担东北军、政重任。并取民族大义,在帅府老虎厅,果断处置营内常、扬等民族败类,机智地摆脱日寇的诱逼,从容易帜,归顺国民革命,丹心可鉴。

当日寇进犯,而蒋介石却不顾民族利益肆意反共,派张将军去“剿匪”。张将军从内心地发出无奈的呐喊:“领袖派我去‘剿匪’,还不如让我去抗日”。面对百姓涂炭,民族危亡之际,张将军多次请缨抗日无果,才义愤填膺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事件经gcd参与调解和平解决后,张将军为表达胸怀爱国大志,不计个人恩怨,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岂料遭此暗算,身陷囹圄,从此失去了五十四年的人身自由。当后人提及此事,张将军十分坦然,深表无怨无悔,只要有利于民族的事,我仍然会做。可谓丹心可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张将军在台湾恢复自由后,即到美国安度晚年。仍十分关切两岸的统一大业。祖国人民、东三省的父老乡亲殷切盼望张将军回国观光,张将军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待两岸统一后回国更有意义,言语极富内涵。故居内还陈列着不少人们从张将军身边带回的题词和拜访将军的照片。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忍辱负重鞠躬精粹,这就是张将军的处世境界。

然而台岛内,**、蔡英文之流,鼓吹“台独”,篡改台湾的历史,提出“本国非中国”企图把她从中华史上割离出去,曾计划在2006年实施的新历史纲要中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分开教授。这表明“台独”脚步在加快;军事上则加紧向美国购买军火,叫嚣保卫台湾,造成**紧张。自秦、汉垂观历史,国家统一乃主线。华夏子孙决不允许这伙孽贼倒行逆施,领土完整不容置疑,将军为国家统一披肝沥胆,值得后人仰慕。二零零一年将军怀着壮志未酬的遗憾,驾鹤仙逝。正是百年人生气贯长虹,荣辱与共丹心可鉴。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