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从“上海书展”到“上海闲话”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8-01-26 10:54:37

上海书展是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我在书展里看到有种用上海方言写的文章,迭种用“上海闲话”腔调写上海的传统可算是完全彻底的上海文化里的江南文化。我看看“蛮扎劲”(很带劲)。

于是我就动手写过一篇《浦东闲话》,文章里集中用浦东方言,我一面写一面心里暗好笑。文章写好后我就投给一家经常投稿的媒体,那编辑收到了稿子对我讲:“文章是蛮有趣的,最好改为普通话,否则人家看勿懂。”我想,有趣就在“浦东方言”,否则就没味道。媒体勿用,我就孤芳自赏。此时我看到《新民晚报》上有个“上海闲话”版,不妨将这篇“浦东闲话”的文章稍作修投到该版邮箱。不久有编辑来电,她认为我写得勿错,还鼓励我继续写好“上海闲话”文章呢。

编辑的鼓励增强了我写作信心,难的是用纯上海闲话的语调来写文章,许多专用字就像水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手边就缺一本相关的工具书,后来还是在上海书展上我如获至宝地觅到上海大学钱乃容教授编撰的《跟我学上海话——上海话、普通话、英语对照读本》一书,它对我日后继续写好沪语文章及其有益。到2012年的书展前,我坚持不懈地在《新民晚报》上陆续发表了六篇不同内容的上海闲话文章,赢得大家给我的肯定,譬如同事、朋友看过《搿拉浦东人》,后打电话来和我茄山河:“看侬写的这些“浦东闲话”真是好长辰光听不着了,现在读来就像对面碰到了“老浦东”,很有“杜老馆”腔调,蛮扎劲!再有现在许多上海老人住在多层的四、五楼以上,上、下楼梯很不方便,虽说年年有人大代表提案装电梯,就是没结果,有同事呼吁我不妨用上海闲话来写这方面文章,再来反映民意。我就写了《上上下下个难受》。还有人讲现在过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文化含量不多,反而商业味道太浓。铺天盖地的各种广告早在节前就闹猛了,噱头势摆足。连每家的信箱也被广告纸塞满了。大伙聚在一起还会讲到:“现在无论粽子和月饼的过度包装一点都不实惠,虽年年讲要减少包装浪费,仍旧每年老样子。要是问起年轻一辈有关节日文化,恐怕了解不多吧?想想从前过端午、中秋节,大家看重是过节的传统文化气氛,邻里间帮着包粽子,就是吃几只自摊的塌饼照样是过中秋节,讲着年年听不厌的民间故事,那才像过老辈的节啊。趁势我又写了《家家侪垃垃裹粽子》和《勿拨侬斩冲头》的文章抨击时弊。

朋友们看我连篇累牍发表贴近生活的沪语文章非常给力,渐渐成了我的“粉丝”,常常会问起接下还发表什么文章。我也在编辑的指导下越写越有劲,编辑兴奋地告诉我为庆贺《上海闲话》登载100期,准备把一些有质量文章收入专集。讲我发表过的六篇文章全部编入其中,还应邀参加在2012年上海书展上举行的首发式。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至今我在《新民晚报》沪语版上刊登了近二十篇文章,从上海书展启发我的沪语写作到用上海闲话的素材参与上海书展十周年征文的“获奖”。“上海书展”这个上海文化盛会正是我写好上海闲话的学识源泉,而方言文章又有发扬地方文化的魅力。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