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彩老年源于“自信”

作者:侯宝良    更新时间:2017-12-20 13:59:54

老年人力不从心的感觉只能从自然规律去理解,而不能成为老有不为的托词。明星来自老百姓,你行,我也行!也应该成为当下老年人的自信心。

最近我出了一本《弹街(沪语音读GE)路》的散文集。由著名作家赵丽宏作序,序中说:“侯宝良写散文很多年了,不管人生的状态如何变迁,他始终坚持着对文学理想的追求,孜孜不倦地读书写作,将自己对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写成一篇篇短小的随笔。侯宝良不写长篇大论,也不追赶时髦,他的文字,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呼啸和气势,但那种娓娓道来的文风,犹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从他的笔下流出,也汇集成属于他自己的微澜清波。真挚质朴的情感,丰富多彩的趣味,清雅平实的文字,构成了他文章的风格……。”看着赵老师暖暖动心的鼓励话语,不禁让我想起退休前夕,有位博士朋友激励我:“你虽然写了些文章,能否写出自己的书?”天哪,当时我有些“懵了”,想想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异想天开当作家?而他还是用历史上的成功先例开导我说愿随心起,要想成功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我静思着渐渐提升了自己信心继而确立了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为我的座右铭,笔耕不辍奋蹄追梦是我坚毅的动力。经他不断引导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帮助,眼望着手中汇集了精选出130篇文章的散文集,心中能不激动万分吗?从被闵行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到被上海作家协会获准我的申请。能不感慨万千吗?有同学说我从学生时代默默无闻到如今大器晚成令人刮目相看,问有何成功秘诀?面对初见成效的我,唯一的感念就是凡事要有铁杵磨成针的“自信”。就如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弹街路”一样,“文章的素材来源于自己生活的所见所闻,是身边粘手就来的东西,也许很不出彩,但她形同弹街路上的石头不用特殊加工只要筑路工人将它合理排列,慢慢地就铺成了。它们缓缓在你脚下延伸。”

七宝街道里有个写作沙龙,里面聚集了一批爱好写作的老人,他们都散发出自强不息的魅力,相互感染着。75岁的姚琳勇老师是位退休教师,妻子是个多年行医的乡村医生,姚老师目睹她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不辞辛劳为农家患者送医送药几十年的经历,积累大量的创作素材,老人家就想争取在有生之年写出一本文学书。在大家的精神鼓舞下,老人终于写出了两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初稿。且不论文笔多好,文采如何?却体现了现代老人坚韧、自信、睿智、有责任的质感,足以让夕阳的余晖迸发得更加灿烂。

有精神追求的人,不会被岁月催朽,不曾有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嘛。精彩老年源于“自信”是肯定。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