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励    更新时间:2016-02-23 14:56:47

可能由于我在纽约住了20年,对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有着特殊感情的缘故,我特别喜欢哥大的人文气氛和教授们,譬如我在本书中写到的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以及我最为敬佩的哥大哲学与历史教授——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11卷本《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教授。我佩服杜兰特只因为他是一位思想深刻、为了心灵而不是为了名誉而战的哲学家,每次阅读他的书籍都给我带来极大快乐。现在当我开始写《曼哈顿情商》的这个小序时,我不由得想起杜兰特在96岁高龄去世时的遗言:

如果一个人在临死之前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文化遗产并将其转给自己的后人,那么他是幸运的。因为这种丰富的遗产,是滋养我们灵魂的甘露,也是延续我们生命的母体。为此,他的最后一口呼吸将变得悠然而平静。

现在我想,如果我能够把“情商”这个概念通过我在美国的生活传递给我的中国读者,并且改变他们未来的生活,那么对于我来说,也能让我在见上帝之前的“最后一口呼吸将变得悠然而平静”。在我人生岁月的跌宕起伏中,我一直在通过阅读寻找力量;而这个力量正是来自伟人们的情商。我的情商只能算是及格,而我在这本书中谈到的那些我接触过的艺术家、政治家,那些至尊至亲的友人以及我寻找过的历史伟人,他们才是卓越的情商典范。不过,我认为对于任何人来说,情商与才华的不足可以用激情来弥补。

让我们再来一起分享杜兰特教授的另一段名言吧:

每一个人年轻时,都会有很多诸如让生命变得有意义,让生命充满光辉的信念,但随着岁月流逝,这些信念大多在中年冷漠的人生里烟消云散,但于我而言,至少还有一样留存了下来,并和从前一样明亮,一样令我感到充实满足,那就是对英雄毫无顾忌的崇拜。

人类历史是英雄的历史,英雄也曾经与你、我一样,是一些极其普通的人。但是人一旦被充分激发,就能变得和神一样的伟大——这样就产生了英雄。

让我们翻开书籍,重新唤起对英雄崇拜的激情。让情商的翅膀载着我们,在终于把握住命运的壮丽天空飞翔吧!

在此,我要向国内广大关心我的读者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可作为《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现实生活与思想世界的延续。我还要感谢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和文学编辑室主任、我的责编陈先法先生,及美术设计师王志伟先生,他们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出这本书,参加8月初的2006年度上海书展,这是一个奇迹。由于时间匆忙,而且本书有不少部分来自我的日记,旅行笔记和读书笔记,形式上不免信马由缰,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周 励

二○○六年七月四日,美国国庆节。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