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3)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15-12-03 15:22:06

游太原晋祠记

太  原  晋  祠  赋

史 荣 东

晋水龙山,潺潺流水,孕育出泱泱五千年辉煌。帝尧建都,华夏有初,陶唐奠定中国万世根基。“桐叶封弟”,叔虞治唐,“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尚公、尚法、尚贤方略。邑姜懿德,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谓至德也已矣!”北齐两帝,起楼观穿池塘,封晋祠为大崇皇帝。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建大唐,太宗亲撰《晋祠之铭并序》碑。仁宗追封,重建圣殿鱼沼飞梁,铸铁人献祭品。万历添辉,对越坊钟鼓楼水镜台前,演百家悲欢离合。门神尉迟,奉圣寺立舍利植巨槐,千年复活。

晋祠乎,晋祠!集中国古代祭祀之精华,园林、雕塑、壁画、碑刻之弥贵,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晋祠三绝”乎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山不在高,有水不在深。依山作势,山犹如通天之路;出风云,导雨水,润大地,长万物,育人类。有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颂山咏水,以养君子之德。垒石为峭拔,壮丽巍峨,临高放眼,尽收万象;有龙象,终成华夏风骚;晋水涓涓,甘露醇醪,泱泱大国,却在涓涓细流而汇成,点滴成汪洋乎?晋祠,伟者、神者、奇者、幻者、妙者、趣者?壮观哉也!

2014年11月

游山西悬空寺

悬 空 寺 上 妙 趣 生

                                        史 荣 东

中国有9座悬空寺,北方七座:分别是山西恒山悬空寺、山西宁武小悬空寺、山西广灵小悬空寺、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河北苍岩山悬空寺、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青海西宁悬空寺。南方两座:江南悬空寺大慈岩、云南西山悬空寺。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是悬挂在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是国内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恒山悬空寺,离地面高约58米,最高处三教殿离地面90米。2010年12月,《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中,恒山悬空寺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门”、希腊米特奥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萨斜塔同列榜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我跨过索拉桥,走了不远便是悬空寺山脚下。李白书写的“壮观”碑出眼前,因为李白是“诗仙”,在“壮观”的“壮”字右上方加上一点,以表示悬空寺不同凡响。接着,我沿着曲曲折折的狭小阶梯猫身而上,不大一会儿便到一个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看到悬空寺全景,它比站在河对面看悬空寺要清楚很多。恒山悬空寺,像一座巨大的浮雕,嵌在峭壁间,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爬上了悬空寺展望,悬空寺相似悬挂在半空中楼阁,全寺殿阁有40间,全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人行其间似有晃动之感,一殿高于一殿,气势极为雄伟。这时我想起了李太白《题峰顶寺》的诗句: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忽然,传来叫唤声。我回头望去,只见弟弟在河对岸拿着相机对着我,我也拿起相机对着他,尽管把相机拉到了极限,拍下来仍是模糊不清。

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每间殿不大,大的约十余平方,小的只能容几个人,人转身要互相相让才能通过,有的地方,人紧贴着峭壁才能行走。悬空寺有的挑出悬崖的五、六米,相距十几米,似有晃动之感。不少游人站在两窗对面两人对拍,拍出照片别有情致。从窗中伸出头,也可以拍摄远处拍摄大半个悬空寺,其妙趣全在悬空一个“巧”字。悬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使各殿立体地悬挂在半空之中。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瘠。总体是: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我沿着悬空寺而行,像在迷魂阵中。我有时像个老玩童,在悬空寺中蹿上蹦下,东奔西走。只见悬空寺中,忽而,楼阁相套,阁中有阁,楼外有楼;忽而,脚底有楼,头顶有阁;忽而,大楼接小楼,小阁通大阁;忽而,狭道侧身过,陡梯垂悬崖;爬梯如登天,伸手挽星斗。

我一看手表,导游规定时将到,便匆忙从悬空寺而下,见到弟弟忙问刚才拍的照片怎?妻子在一旁插话说:“拍下只有金黄的影子。” 我戏谑说:“那影子是佛。” 弟弟说:“不可,不可,这话没边了。” 我连忙更正说:“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2014年11月

游应县木塔记

应  县  木  塔  赋

史 荣 东

近千年的沧海横流,近千年的战火摧残,近千年的风驰电掣,近千年的地动山摇,近千年的虫蛀鼠咬,近千年矗立不倒,它就是——应县的木塔,像天柱似托起七彩云霞! 

卯榫结构,一个不起眼的中国创造,它小到木凳家具,大到宮殿楼阁,无处不在,显示中国人独特才智。应县木塔,却是它光辉的典范!它以数不清的凹凸卯榫,重重叠叠,叠叠重重,巧夺天工,以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连接起巍然擎天之柱,成为世界上,最雄伟、最高大、最古老的木塔,呈现了,佛家的伟岸,中国建筑的辉煌!

斗拱是中国汉民族建筑中创造,有2000多年历史。应县木塔,是一座斗拱的博物馆,木塔使用斗拱54种之多,造型精妙,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斗拱连接,为了防止结构变形,木塔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木塔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内外槽有地袱、栏额、普柏枋和梁、枋等纵向横向相连接,增强木塔抗倒伏性能。它设计科学,精密完美,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创造了我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准。

    埃菲尔铁塔,用数不清铆钉,连接成出法国的华彩。埃及金字塔,却是用一块块石块垒成,以它崔巍与严密精确,创了世界七大奇迹。而应县木楼,浑身上下没用一颗铁钉,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和众多斗拱的组合,承重数千吨而不下沉,成为世界著名建筑。

中国著名的古建筑,滕王阁毁了,岳阳楼没了,鹳雀楼倒了,黄鹤楼飞了,它们,只有在中国不老文化中,像凤凰似在烈火中重生,升腾起华夏万千气象。而应县木塔以它独特身姿,屹立于华夏中天,千年不倒!

而今,它虽有些倾斜。当代的鲁班们使它扶正,想用不同凡响的妙作,把每一个榫卯一一拆开,剔除被时光侵蚀的部份,又重新一一装上,使它朝阳于天下,使它永远成为木之骄子,成为世界上最雄伟、最高大、最古老木塔——永远的中国木建筑辉煌!

2014年11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