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 (5)

作者:左丘明    更新时间:2013-08-02 12:53:28

◇昭公十三年

【经】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杀其君

虔于乾溪。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秋,公会刘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

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公至自会。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冬

十月,葬蔡灵公。公如晋,至河乃复。吴灭州来。

【传】十三年春,叔弓围费,弗克,败焉。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

冶区夫曰:“非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

费来如归,南氏亡矣,民将叛之,谁与居邑?若惮之以威,惧之以怒,民疾而叛,

为之聚也。若诸侯皆然,费人无归,不亲南氏,将焉入矣?”平子从之,费人叛

南氏。

楚子之为令尹也,杀大司马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夺薳居田;迁许而质许

围。蔡洧有宠于王,王之灭蔡也,其父死焉,王使与於守而行。申之会,越大夫

戮焉。王夺斗韦龟中犨,又夺成然邑而使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故薳氏之族

及薳居、许围、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礼也。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

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请试之。”

以蔡公之命召子干、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强与之盟,入袭蔡。蔡公将食,见

之而逃。观从使子干食,坎,用牲,加书,而速行。己徇于蔡曰:“蔡公召二子,

将纳之,与之盟而遣之矣,将师而从之。”蔡人聚,将执之。辞曰:“失贼成军,

而杀余,何益?”乃释之。朝吴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

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且违上,何适而可?”众曰:“与之。”乃奉

蔡公,召二子而盟于邓,依陈、蔡人以国。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弃疾、蔓

成然、蔡朝吴帅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因四族之徒,以入楚。及郊,陈、

蔡欲为名,故请为武军。蔡公知之曰:“欲速。且役病矣,请藩而已。”乃藩为

军。蔡公使须务牟与史卑先入,因正仆人杀大子禄及公子罢敌。公子比为王,公

子黑肱为令尹,次于鱼陂。公子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使观从从师于乾溪,而

遂告之,且曰:“先归复所,后者劓。”师及訾梁而溃。

王闻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侍者

曰:“甚焉。小人老而无子,知挤于沟壑矣。”王曰:“余杀人子多矣,能无及

此乎?”右尹子革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也。”曰:

“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王曰:“皆叛矣。”曰:“若亡于诸侯,以听大

国之图君也。”王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然丹乃归于楚。王沿夏,将欲

入鄢。芋尹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君不可忍,

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围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缢于芋尹申亥

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子干曰:“余不忍也。”

子玉曰:“人将忍子,吾不忍俟也。”乃行。国每夜骇曰:“王入矣!”乙卯夜,

弃疾使周走而呼曰:“王至矣!”国人大惊。使蔓成然走告子干、子皙曰:“王

至矣!国人杀君司马,将来矣!君若早自图也,可以无辱。众怒如水火焉,不可

为谋。”又有呼而走至者曰:“众至矣!”二子皆自杀。丙辰,弃疾即位,名曰

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杀囚,衣之王服而流诸汉,乃取而葬之,以靖国人。

使子旗为令尹。

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

平王封陈、蔡,复迁邑,致群赂,施舍宽民,宥罪举职。召观从,王曰:

“唯尔所欲。”对曰:“臣之先,佐开卜。”乃使为卜尹。使枝如子躬聘于郑,

且致犨、栎之田。事毕,弗致。郑人请曰:“闻诸道路,将命寡君以犨、栎,敢

请命。”对曰:“臣未闻命。”既复,王问犨、栎。降服而对,曰:“臣过失命,

未之致也。”王执其手,曰:“子毋勤。姑归,不谷有事,其告子也。”他年芋

尹申亥以王柩告,乃改葬之。

初,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不吉,投龟,诟天而呼曰:“是区区者

而不余畀,余必自取之。”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

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

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

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康王跨之,

灵王肘加焉,子干、子皙皆远之。平王弱,抱而入,再拜,皆厌纽。斗韦龟属成

然焉,且曰:“弃礼违命,楚其危哉!”

子干归,韩宣子问于叔向曰:“子干其济乎?”对曰:“难。”宣子曰:

“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取国有五难:

有宠而无人,一也;有人而无主,二也;有主而无谋,三也;有谋而无民,四也;

有民而无德,五也。子干在晋十三年矣,晋、楚之从,不闻达者,可谓无人。族

尽亲叛,可谓无主。无衅而动,可谓无谋。为羁终世,可谓无民。亡无爱征,可

谓无德。王虐而不忌,楚君子干,涉五难以弑旧君,谁能济之?有楚国者,其弃

疾乎!君陈、蔡,城外属焉。苛慝不作,盗贼伏隐,私欲不违,民无怨心。先神

命之。国民信之,羋姓有乱,必季实立,楚之常也。获神,一也;有民,二也;

令德,三也;宠贵,四也;居常,五也。有五利以去五难,谁能害之?子干之官,

则右尹也。数其贵宠,则庶子也。以神所命,则又远之。其贵亡矣,其宠弃矣,

民无怀焉,国无与焉,将何以立?”宣子曰:“齐桓、晋文,不亦是乎?”对曰:

“齐桓,卫姬之子也,有宠于僖。有鲍叔牙、宾须无、隰朋以为辅佐,有莒、卫

以为外主,有国、高以为内主。从善如流,下善齐肃,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

倦,求善不厌,是以有国,不亦宜乎?我先君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

好学而不贰,生十七年,有士五人。有先大夫子余、子犯以为腹心,有魏犨、贾

佗以为股肱,有齐、宋、秦、楚以为外主,有栾、郤、狐、先以为内主。亡十九

年,守志弥笃。惠、怀弃民,民从而与之。献无异亲,民无异望,天方相晋,将

何以代文?此二君者,异于子干。共有宠子,国有奥主。无施于民,无援于外,

去晋而不送,归楚而不逆,何以冀国?”

晋成虒祁,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为取郠故,晋将以诸侯来讨。叔向曰:

“诸侯不可以不示威。”乃并征会,告于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水道不可,

吴子辞,乃还。

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子

产、子大叔相郑伯以会。子产以幄幕九张行。子大叔以四十,既而悔之,每舍,

损焉。及会,亦如之。

次于卫地,叔鲋求货于卫,淫刍荛者。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曰:

“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刍荛者异于他日,敢请

之。”叔向受羹反锦,曰:“晋有羊舌鲋者,渎货无厌,亦将及矣。为此役也,

子若以君命赐之,其已。”客从之,未退,而禁之。

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晋侯使叔向告刘献公曰:“抑齐人不盟,若之何?”

对曰:“盟以厎信。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告之以文辞,董之以武师,

虽齐不许,君庸多矣。天子之老,请帅王赋,‘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迟速唯

君。”叔向告于齐,曰:“诸侯求盟,已在此矣。今君弗利,寡君以为请。”对

曰:“诸侯讨贰,则有寻盟。若皆用命,何盟之寻?”叔向曰:“国家之败,有

事而无业,事则不经。有业而无礼,经则不序。有礼而无威,序则不共。有威而

不昭,共则不明。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

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而盟以显昭明。志业于好,讲礼

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恒由是兴。晋

礼主盟,惧有不治。奉承齐犠,而布诸君,求终事也。君曰:‘余必废之,何齐

之有?’唯君图之,寡君闻命矣!”齐人惧,对曰:“小国言之,大国制之,敢

不听从?既闻命矣,敬共以往,迟速唯君。”叔向曰:“诸侯有间矣,不可以不

示众。”八月辛未,治兵,建而不旆。壬申,复旆之。诸侯畏之。

邾人、莒人讠斥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

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曰:“诸侯将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请君无勤。”

子服惠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亦唯君。寡君闻

命矣。”叔向曰:“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

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若

奉晋之众,用诸侯之师,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何求

而弗克?”鲁人惧,听命。

甲戌,同盟于平丘,齐服也。令诸侯日中造于除。癸酉,退朝。子产命外仆

速张于除,子大叔止之,使待明日。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

矣。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

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

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

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及,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

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

“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幕蒙之,使狄人守之。司铎射怀锦,奉壶饮

冰,以蒲伏焉。守者御之,乃与之锦而入。晋人以平子归,子服湫从。

子产归,未至,闻子皮卒,哭,且曰:“吾已,无为为善矣,唯夫子知我。”

仲尼谓:“子产于是行也,足以为国基矣。《诗》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且曰:“合诸侯,艺贡事,礼也。”

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

及中人,驱冲竞,大获而归。

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平王即位,既封陈、

蔡,而皆复之,礼也。隐大子之子庐归于蔡,礼也。悼大子之子吴归于陈,礼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礼也。

公如晋。荀吴谓韩宣子曰:“诸侯相朝,讲旧好也,执其卿而朝其君,有不

好焉,不如辞之。”乃使士景伯辞公于河。

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王弗许,曰:“吾未抚民人,未事鬼神,未修

守备,未定国家,而用民力,败不可悔。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

季孙犹在晋,子服惠伯私于中行穆子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鲁,

兄弟也,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其何瘳于晋?亲亲,

与大,赏共、罚否,所以为盟主也。子其图之。谚曰:‘臣一主二。’吾岂无大

国?”穆子告韩宣子,且曰:“楚灭陈、蔡,不能救,而为夷执亲,将焉用之?”

乃归季孙。惠伯曰:“寡君未知其罪,合诸侯而执其老。若犹有罪,死命可也。

若曰无罪而惠免之,诸侯不闻,是逃命也,何免之?为请从君惠于会。”宣子患

之,谓叔向曰:“子能归季孙乎?”对曰:“不能。鲋也能。”乃使叔鱼。叔鱼

见季孙曰:“昔鲋也得罪于晋君,自归于鲁君。微武子之赐,不至于今。虽获归

骨于晋,犹子则肉之,敢不尽情?归子而不归,鲋也闻诸吏,将为子除馆于西河,

其若之何?”且泣。平子惧,先归。惠伯待礼。

◇昭公十四年

【经】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三月,曹伯滕卒。夏四月。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传】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尊晋、罪己,礼也。

南蒯之将叛也,盟费人。司徒老祁、虑癸伪废疾,使请于南蒯曰:“臣愿受

盟而疾兴,若以君灵不死,请待间而盟。”许之。二子因民之欲叛也,请朝众而

盟。遂劫南蒯曰:“群臣不忘其君,畏子以及今,三年听命矣。子若弗图,费人

不忍其君,将不能畏子矣。子何所不逞欲?请送子。”请期五日。遂奔齐。侍饮

酒于景公。公曰:“叛夫?”对曰:“臣欲张公室也。”子韩皙曰:“家臣而欲

张公室,罪莫大焉。”司徒老祁、虑癸来归费,齐侯使鲍文子致之。

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

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诘奸慝,举淹滞;礼新,叙旧;禄勋,

合亲;任良,物官。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五年,

而后用师,礼也。

秋八月,莒著丘公卒,郊公不戚。国人弗顺,欲立著丘公之弟庚舆。蒲余侯

恶公子意恢而善于庚舆,郊公恶公子铎而善于意恢。公子铎因蒲余侯而与之谋曰:

“尔杀意恢,我出君而纳庚舆。”许之。

楚令尹子旗有德于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九月甲午,

楚子杀斗成然,而灭养氏之族。使斗辛居郧,以无忘旧勋。

冬十二月,蒲余侯兹夫杀莒公子意恢,郊公奔齐。公子铎逆庚舆于齐。齐隰

党、公子锄送之,有赂田。

晋邢侯与雍子争赂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

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宣

子问其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

直,鲋也鬻狱,刑侯专杀,其罪一也。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

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乃施邢侯

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

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

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

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昭公十五年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

弓卒。去乐,卒事。夏,蔡朝吴出奔郑。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秋,晋荀吴帅

师伐鲜虞。冬,公如晋。

【传】十五年春,将禘于武公,戒百官。梓慎曰:“禘之日,其有咎乎!吾

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其在莅事乎?”二月癸酉,禘,叔弓莅事,籥

入而卒。去乐,卒事,礼也。

楚费无极害朝吴之在蔡也,欲去之。乃谓之曰:“王唯信子,故处子于蔡。

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又谓其上之人曰:“王唯信吴,

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蔡

人遂朝吴。朝吴出奔郑。王怒,曰:“余唯信吴,故置诸蔡。且微吴,吾不及此。

女何故去之?”无极对曰:“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吴在蔡,蔡

必速飞。去吴,所以翦其翼也。”

六月乙丑,王大子寿卒。

秋八月戊寅,王穆后崩。

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左右曰:“师徒不

勤,而可以获城,何故不为?”穆子曰:“吾闻诸叔向曰:‘好恶不愆,民知所

适,事无不济。’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赏所甚恶,

若所好何?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吾

不可以欲城而迩奸,所丧滋多。”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围鼓三月,鼓人或请

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军吏曰:“获城而弗取,勤民而

顿兵,何以事君?”穆子曰:“吾以事君也。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邑以

贾怠,不如完旧,贾怠无卒,弃旧不祥。鼓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率义不

爽,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鼓人告食竭

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

冬,公如晋,平丘之会故也。

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

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

“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晋居深山,

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

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

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其后襄之

二路,钅戚钺,秬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

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以土田,抚之以彝器,旌之以车服,明之

以文章,子孙不忘,所谓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

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

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

其祖。”

籍谈归,以告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之:‘所乐必卒焉。’今

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于是乎以丧宾宴,又

求彝器,乐忧甚矣,且非礼也。彝器之来,嘉功之由,非由丧也。三年之丧,虽

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宴乐以早,亦非礼也。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

礼,无大经矣。言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焉用之?”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