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梦中人生

作者:央吉那    更新时间:2014-11-14 13:43:53

每个人都喜欢做梦,做好梦,做大梦。是的,人生需要在梦想中搭起自己精致的命运,每天在生存中去追求自己辉煌的价值,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生命的全部意义,而梦,却能圆完每一个弱小生命中的夙愿。梦,它能孕育着五彩缤纷的思想,犹如放飞在天宇上一群群美丽的鸽子,又仿佛时时在心灵的田园中去耕耘自己生命的土壤,梦幻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晨昏,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明媚的太阳,即便生活有时是苦涩的,而梦却会增添你许多生存的勇气,以不至于过早地步入黄昏。因为没有梦的人生是苍白的,苍白的如严寒的冰雪,它是一种死亡的象征;而有梦的人生是绚丽的,绚丽得如春天的玫瑰,它是一种复活的精灵。

在这里,笔者将要推出第二位弱势群体中一位普通男性,他叫李敏,现年四十一岁,中等个子,体态较为瘦弱,面相斯文,给人一种安全感。他是七六届初中毕业生,文化学历虽不高,但个性要强,志向很高,从小就喜欢做梦,在做梦中艰难地度过了苦难的青春期,真可谓是梦中人生。他从苦难人生起步,历经多事之秋、沧海桑田,最后定位在成功与失败的沉重的十字架上,但“梦”始终维持着他生活中柔弱的翅膀。既然要写他,就要先从他的过去讲起,以便让读者能把握他的心迹和人生脉络走向。

二十年前,在一个大雪纷飞寒冷的夜晚,位于中国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处的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县某农场一个危棚猪圈内,一位面带憔悴青年小伙子,裹着一件破絮外露的棉袄,在浑浊微明的油灯下孜孜不倦地苦读“数理化”(数学、物理、化学)。危棚外,一片荒野,漆黑一团,昏暗中带有几分凄凉;危棚内,四壁千疮百孔,凛冽的西北风呼呼地窜进棚内,像过堂风,吹着油灯忽明忽暗,也吹得这位二十岁的青年人浑身哆嗦,他就是李敏,李敏小心翼翼地把灯芯往上拨弄了一下,使光线稍亮些,他坐在草堆上颤抖了一下,便裹了裹破棉袄,低头又继续阅读他的“梦想”。这是公元一九七八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制,李敏梦想以考大学来摆脱这知青生涯。

当时,在这座用泥沙冲积而成的方圆一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岛上,有十多万垦荒知青,他们面朝黄土背靠苍天,每天扛着锄头迎着黎明走向荒芜的田野,送着沉沉的暮日疲惫地赶回冰凉的草棚,在露天做农活的工作量平均达十二小时,真是青春在这苦难的生涯中流放,生命在这迷茫的流程中耗尽,但营养他们的只是冬瓜菜汤,而每月的工资收入只有十八元,这微薄的薪水是用血汗和生命作代价的,知青们几乎是在这苍凉绝壁上攀援,追寻人生的天光。李敏就是当时其中的一位,他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在这座岛上,期盼命运的转折。当时,维持他生命的是心灵的歌,使他不屈服的是人生的梦。他曾亲眼看着一个活生生的和他一起来农场的同班同龄女知青,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湖泊中,再没浮上来过,一个月后,当人们找到她的尸体时,已腐烂成蛆,最后在赔偿问题上,其父母只拿到八百元,当他们手捧女儿的骨灰盒时痛心疾首,悲天怜悯,并泣不成声地离开了连队。亲爱的读者,一条人命只有值八百元啊,只相当于现在的白领的一个星期的薪水,或相当于现在一台VCD的价钱,或相当于现在在农贸市场购买的一头大活猪的价格,在当时法制不健全的年代里,人的生命是廉价的,尤其是知青的生命。目睹此景的知青们已无法抑制心中的痛苦,面对前程一片茫然。当时,李敏发誓要改变这种苦难的现状,改变这种落后的农村,改变这种愚昧的年代,“我要用知识来拯救这失落的一代!”他无数次这样呐喊过,即便做一个知识上的铺路石,或者说做一个垫背,也心甘情愿,只要下一代的儿女不再重蹈父辈们的凄惨生活,因为五十年代出生的群体毕竟还不是海明威笔下的“迷惘的一代”。因为,李敏深深地知道,唤呼一种民族振兴意识远比所获得的权势要来的更高贵,一个人最怕的是由于迷茫而看不到自身强大的潜意识中的力量,由此,你只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最可悲的是你还不知道这是一条死亡之路,更不知道生存的价值和成功的欲望。

自学攻读枯燥的“数理化”想考大学,谈何容易,一个在“文革”时期培养出来的初中生,在这种形影相吊、荒野苍凉的环境中,要自学高中的课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敏也深感自己的基础很差,况且,每天必须还要做完十多个小时的农活,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李敏有梦想。他常常在酷暑难熬、万籁俱寂的夏季,独自站在旷野上,抬头仰望着星星,占卦着自身命运的吉祥,看着天宇中闪烁的星光,会有一丝的抚慰,一时的兴奋,一种冲动,一股激情,更多的是苦中作乐,惆怅中见平衡,绝望中见希望,他似乎有点像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姑娘”,以获得一瞬间的快慰和心灵上的祈祷,即便再走向死亡,也死而无遗。显然,李敏当时的年龄、当时的环境、当时的心态、当时的举动,按现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来返朴观照,这样的生活情景不可能会出现在现代青年人的身上,就像在两个世界生活的群体,彼此在各自欣赏对方那遥远的故事,还误认为是童话。但生活中的故事都是有着时代的局限和社会的经济所决定的,社会哲学告诉我们,生活在当时代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和超越这种现状,而李敏却梦想超越,要挣脱这种无形的枷锁……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