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临朝太后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女性统治者的国家。除了本书“前史”中介绍的三位太后外,最早统治整个国家的女性无疑是公元前188年-180年执政的汉高祖皇后吕雉,即吕太后。中国女性统治国家的太后时间上远早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人数上也远较其他国家为多,甚至到20世纪初中国废除帝王制度为止,我国的女性统治者比其他国家的女皇的总数还多。
中国以外的古代各国极少有女性统治者,最著名的女王是埃及在托密勒时期的女**里奥佩特拉(公元前51—30年在位),盛传她美艳而**。她在位期间,罗马的凯撒和屋大维先后侵入埃及。她多次战败,无法抵御罗马的侵略,曾先后成为入侵的罗马执政恺撒和安东尼的情妇。最后于公元前30年罗马屋大维占领首都亚历山大里亚时被囚——她不甘作为战俘押往罗马由人观赏——而自杀,埃及完全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西方诸国自近代起,产生了一批女皇,日本也曾有过天平女皇孝谦。在近代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女皇或女王有四人:
西班牙伊莎贝拉(Isbel I,la Catolica,1451—1504),即伊莎贝拉一世,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女王,1474—1504年在位。1479年与斐迪南二世刚继承王位的亚拉冈王国正式合并,基本实现西班牙的统一。在位时,始建君主专制制度,利用异端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奖励发展工商业,赞助哥伦布探索新航路。
英国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于1558—1603年在位。在位时,确立英国国教等多项制度和法令。鼓励向海外殖民,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初步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又在东方扩张势力,支持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莎士比亚等剧作家在伊丽莎白时代崛起,伊丽莎白时期的文学成为当时西方世界的高峰。
英国睿智女王维多利亚(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她兼任英国女王(1837—1901年在位)和印度女王(1876—1901年在位)。在位期间,英国扩大丢殖民地的掠夺,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被英国史学家赞美为英国史上的“黄金时代”。
俄国女大帝叶卡特琳哪二世(1729—1796),出身德意志贵族家庭,1745年与后来于1761年即位俄国沙皇彼得三世结婚。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为王。1762—1796 年在位。她即位后,对内加强贵族专制统治,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二次同土尔其进行战争,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夺取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直至克里木的广大地区。
与她们相比,中国成功的女性统治者即临朝太后多精于治理本国的政事,安定本国的局势,或能成功地抵御外患。但无人像西方女皇那样外出掠夺或谋求霸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尤其是汉族历古以来崇尚和平、不事向外侵略的民族传统。因此,中国的这些成功的女性统治者,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崇高的地位。
中国优秀的女性统治者有汉族的西汉吕雉、东汉邓绥、东晋禇蒜子、北魏文明皇后冯氏、唐朝武则天,以及谦逊谨慎的东晋明帝皇后庾文君、谦谨能干的陈宣帝皇后柳敬言和五代后汉高祖皇后李氏等人;少数民族有契丹族的述律平、满族的孝庄等人,共约有十余人。这些优秀的女性统治者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杰出才华,其中有多位还呈现了高尚的品性和宽阔的胸襟,她们是中华民族引以骄傲的英华人物。尤其是她们敢于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艰难的女性生存环境中脱颖而出,舒展其出众的政治或兼军事才华,有的还有文学才华,展示女性精英的夺目光彩。她们的业绩,无疑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