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于东田
给您讲个故事,千万别当真,就当我在胡扯八道,让你解个闷儿。要是你说我讲的故事与你有关,那我先向您道歉。现今人们有了法制观念,动不动找事打个官司。这故事离现在近千年,不知道是否有人出来说跟它有关。但愿别让我遇上。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眉山三苏祠,给我讲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事。后来我又去三苏祠,看着那幽静的园林,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那高大的三苏塑像,我有点莫名其妙的想法:怪事,除了有个叫“朝云”的女人说是苏轼的“患难之交”外,再没有一个女性在场。只有前言提了句苏洵的夫人——程氏“逸夫教子”的话,再什么也没有了。
这给我留下了悬念,让我难以忘怀。
我这个故事的主人翁讲的就是这位程夫人(按理说程姓女子嫁给苏姓男子应叫苏程氏或者苏夫人,如果苏洵娶过几个老婆她也可叫程夫人,以区别其他女人,可是我查了我所能找到的资料,苏洵没有娶过其他女人,但在所查资料中均称他的夫人为程夫人,这不知为什么,但颇让人寻味),她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夫人、母亲。真可怜,这个被司马光称为“逸夫教子”的女教育家,我怎么也查不出她叫什么名字。两个大文豪是她的儿子,处于忌讳不敢书写其姓名有情可原,可她的男人——老苏也不提其名,就叫人费解。
是她没有名字?不太可能。她父亲程文应曾当过大理寺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秘书长,这么高的官位,这样的家庭,能不给自己的女儿起个名字?这个“逸夫教子”,使一家占了唐宋八大家中三家的女强人,竟没留下个名字,不可不被认为是个憾事和悲哀.
三苏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辉煌耀眼,是什么原因父子三人同时轰动宋朝又延续到今天?除去他们的家渊深厚(据说唐朝宰相、诗人苏味道是他们的先祖);他们的故乡眉山,风光秀丽(又要提及苏味道,是他贬官眉山,看上这方水土,留下一子,才有了眉山苏家,这也无据可考)对他们的陶冶;是他们绝顶的聪明(不,传说苏味道在眉山的后代,三辈没出过名人,都在眉山务农,只是个书香门第,仅在苏洵这一代才又有人外出做官,而苏洵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还有没有其它因素?
有,我想一定有。
看了一些中外艺术家的身世;他们的艺术成长道路,其背后总有女人的身影。女人对艺术家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的女性比男性优秀,这个说法不容否认。我想这不是近些年的现象。在男性社会里,容不下女人最有力的证据是连个名字都不给留,有能耐的女人其命运就更悲惨。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不乏事例,难怪直到今天还提“男女平等”,君不见一些高学位的女人无奈的当着“单身贵族”——可怜见的,连个男人都找不到!
我要给你讲的故事的主人翁就没留下名字,只有瞎编个她的名字来骗人。因为她哥哥叫程浚(这有史料可查),浚字旁带水,所以我就给她妹妹取名叫程涓:疏浚河道,流水涓涓。你看这名字可以吗?
这程涓嫁给了苏洵,生了苏轼和苏辙。苏洵、苏轼、苏辙历史上都被列进了“唐宋八大家”。“三苏”就名扬千古。
我讲的故事人物没离开眉山,程涓没来得及知道丈夫、儿子誉满京城就亡故。
她不可能知道丈夫、儿子的文章会名扬千古。
估计是后人多情,也不知报哪个皇上知晓,或是皇帝恨当朝没有“三苏”这样的才子,当皇上知道程夫人培养“三苏”有功,就追谥程夫人为武阳君、成国太夫人、蜀国夫人。
这可是她丈夫和儿子为其争得的身后名。可她这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