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作者:鸠摩罗什    更新时间:2013-09-05 14:11:35

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唯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睺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睺罗所愿,住立一面。

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

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祇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以悯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

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一心求佛道。

罗睺罗密行,惟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以求无上道。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

“唯然,已见。”

“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大意】

本品中佛为阿难、罗睺罗和学无学2人授记。学无学:研究真理,以断妄惑,尚有可以修学之道,谓之学;真理已究,妄惑已尽,无修学必要,谓之无学。小乘佛教以证四果为“圣者”,证得前三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的尚在修学阶位,称有学,证得第四果(阿罗汉果)的已进趣圆满,无须再学,称无学。大乘佛教则以菩萨修行之十地为学,佛果为无学。本品中释迦牟尼是为有学无学阶位的众声闻弟子授记莂,而品名亦以授学无学人记为题。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