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天波府太君庆寿 后花园殿下行凶(1)

作者:黄秉刚    更新时间:2013-08-30 15:44:40

我国北宋哲宗年间。一天,汴京无佞天波府府门之外,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人来轿往,车水马龙。原来这一天乃是杨府老祖宗佘太君一百五十岁寿辰。别看佘太君如此高寿,可她还是耳聪目明,腿脚灵便。这一天她老早就起床,梳洗完毕,带领她的儿媳、孙媳一干寡妇准备接待来宾。

为什么是一干寡妇呢?原来杨家为了保卫大宋江山,一应男将俱都为国牺牲。

当年佘太君百岁挂帅,十二寡妇征西,是杨门三代女将:佘太君带着八个儿媳和三个孙媳。如今天被杨府,是五代寡妇孤女了。佘太君的八个儿媳,只剩下了一个大刀王怀女——王兰英,这辈人还有八姐、九妹二人,她们也都百岁开外了。以下还有孙媳浑天侯穆桂英;重孙媳、杨文广之妻吴金定;玄孙媳、杨怀玉之卖隆淑贞等人。再下一辈杨世瀚也死在边关,他妻子陆云娘如今不知下落。

闲话少叙,且说佘太君带领儿媳、孙媳、重孙媳们,督促家人、仆妇,布置寿堂,整顿客室。准备接待来宾。老杨家在朝中一百多年,亲朋好友无其带数,尤其宋朝历代天子都要倚重老杨家,天子既然看得重,臣子自然要巴结逢迎。天时尚没到中午,天波杨府门前早已是车马盈门,小轿、大轿不断。来宾坐满了天波府内的正殿、偏房,内外大厅,那真是座无虚席。来宾中有的高淡阔沦,有的慢言细语。佘太君正陪着老一辈的王爷、大臣们说话,忽然门房跑着进来回禀: “启票老太君!老寿星!东宫太子殿下带同翰林院大学士刘恒前来拜寿,已到门前!”

佘太君一听,心里老大个乐意。但是,碍于情面,不得不说:“请!说我出迎!”

太子殿下,本是皇储,是皇帝的接班人,佘太君为什么听说他来老大不乐意呢?原来这个太子名叫赵佶,现年已经二十多岁。他长得枣核脑袋两头尖,两只小眍媵眼儿,一对扫帚眉,小塌塌鼻子,一张大鲇鱼嘴。别看他长相不济,却以贪酒好色臭名昭著。他还没有当皇帝呢,不但早已三宫六院齐备,而且还到处寻花问柳。世界上从来就是这样:有势力的人只要有所爱好,便会有一帮人专门投其所好,为其出谋划策,希望得到他的青睐,好能得个一官半职。翰林院大学士刘恒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长得尖嘴猴腮,肚子里的坏水一串一串的。他自从当了翰林院大学士之后,就极力巴结东宫太子赵佶,谋得了一个太子待读的官衔。所谓侍读,实际是给太子赵佶当老师,教他读书。其实刘恒不光教赵佶读书,更多的还是教赵佶做坏事,帮赵佶寻花问柳,抢男霸女。两个人凑在一起,无端生出许多事来。

且说这一天,刘恒来到东宫,会见太子赵佶。见面参拜完毕,赵佶还挺尊敬刘恒,忙说:“老师少礼,一旁坐下。”

刘恒落座之后,笑眯眯地说:“这几天我没有来,可为您办了一件好事。”

赵佶忙问:“什么好事?”

刘恒说:“这事我说了出来,保您心花怒放!”

赵佶说:“快说吧,不要卖关子啦!什么事能让小王我心花怒放?”

“殿下,您最喜好的是什么?”

“莫非你又为小王我访得美人不成?”

刘恒一听,拍手打掌,连说:“殿下真是聪明绝顶,一猜便着。殿下!我为您访得的这位美人,那真是天下难找.地上难寻的绝代佳人!”

赵佶说:“得了吧!你又在哄骗小王!”

“不、不、不!小人怎敢哄骗殿下,不信,您看!”刘恒说看把手里拿着的一卷画轴打开,只见画上画的真是一位绝美的少女。赵佶一看,两只小呕瞪眼直勾勾地盯着画面,一眨不眨。看着看着,从他那大鲒鱼嘴角里边流出了哈喇子,耷拉下来多长,他也没有觉得。

刘恒一见,心说,哼哼!瞧这份德行,嘴里却说:“殿下!还合您的心意吗?”

赵佶边看边说:“嗯!不错,不错!这是谁家的小姐呀?快去给我叫来。”

刘恒说:“殿下,这可叫不来。您知道她是谁家的小姐?”

赵佶说:“管他谁家的哪,就是太岁爷头上的土,小王也敢去动动!谁家的小妞能侍候我小王,还不是她祖上有德。”

刘恒脸上似笑不笑地说:“殿下!这一家可不好惹!”

赵佶说:“谁家有这么大胆子,敢和小王我抗争。说,是谁家?”

刘恒说:“殿下!您可知道在咱们汴京有个无佞天波府吗?这个姑娘就是佘太君的八世孙女,秉今公杨世翰的女儿,名叫杨彩风。殿下,老杨家的姑娘,您能随便叫来吗?”

赵佶一听是老杨家的姑娘,他还真惹不起。他知道大宋朝的江山,一多半都是老杨家给保下来的;为保宋朝的江山,老杨家的男人全部战死在疆场。如今要让他家的姑娘来陪自己玩乐,人家要不愿意,倘若闹将起来,让父王知道了,自己肯定得落个不是。所以他支支吾吾地没了主竟。最后他问:  “老师!杨世瀚已经死在边关,他怎么又跑山一个女儿来,你不是拿小王开心吧?”

刘恒一听,知道这个候补小皇上不敢招惹老杨家,要缩回去,就想,我不能让他打退党鼓,忙说,  “殿下,卑职怎敢拿您开心!关于杨世翰的儿女,您也许不太清楚,您听卑职一说就明白了。”

赵佶说:“你说!你说!”

刘恒说:“秉令公杨世翰他的夫人名叫陆云娘,善用飞剑,也是一名能征惯战的女英雄。她给杨世翰生了一女一子。他的女儿杨彩风自幼就跟随各位奶奶、老奶奶们在汴京天波府。陆云娘和儿子杨金豹随杨世翰坐镇雁门关。听说那一年陆云娘带领三岁的儿子杨金豹到泰安还愿降香,半道遇见了强盗,以后这母子就没了信息,也不知死活。所以现在只有她的女儿杨彩风,就是画上的这位美人。姑娘在天波府内和她的祖母、老祖母们一起生活。杨家的老少寡妇,个个都是武艺出众的人物,这位杨彩风姑娘,不光学会了一身的武艺,而且文才也很出众,是个文武全才。殿下!您要是有这么一位娘娘,不光是得到了一位美人等您登基坐殿之后,她还可以帮您保卫江山。”

赵佶听了,又兴高采烈起来。说:“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刘恒说:“殿下!您先别太高兴了。您倒是乐意了,人家老杨家是不是乐意还不知道呢!”

赵佶说:“怎么?你是说老杨家看不起我,不愿意和我结亲?”

刘恒说:“那例不是。殿下,您想啊,老杨家那么多寡妇,就守着这么一位姑娘,还有不宝贵的。殿下如今虽然还没有登基坐殿,可您三宫六院都有了,再选就只能选嫔妃了。人家老杨家的姑娘给您当一名嫔妃,能乐意吗?”

赵佶听了,不禁“嘻”了一声,说:“你说了半天,等于没说一样。姑娘长得再漂亮,难到我手,也是枉然!”

刘恒见赵洁怅然若失的样子,不禁一笑说:“殿下,不要泄气。有道是事在人为。多难办的事,我刘恒给您出个主意,保您能够办成。”

赵佶听了,把主子的身分也忘了,忙拱手给刘恒作揖说:“谢谢老师!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刘恒说:“主意倒有一个,只是胆量大一点才能办到,胆子小可就办个成了。”

赵佶说:“我怕什么?朝廷之中,除了我父皇之外,就数我最大了,我怕看何来?”

赵佶着急,催刘恒快说。刘恒就说:“明天乃是天波杨府佘太君一百五十岁寿辰,届时朝内百宫大概都要去送礼祝寿。殿下不妨也备一份厚礼送去。这样您先讨得佘太君的欢心,然后在开席吃酒之前,设法到杨府后花因内。杨彩风是年轻姑娘,佘老太思断不会让她到前厅来的。所以你到后花园,准能找到她。见面之后,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你如果能让这个小美人,跪在你面前讨封,她本人愿意了,她那些寡妇奶奶、老奶奶、祖奶奶再说不行,恐怕也已经晚了。这一步你定了之后,再找您的父皇出面,那不就万无一失了?”

刘恒这是一相情愿的打算,赵佶色迷心窍,听了这话,也只往好的方面想,不往坏的方面去打算了。他对刘恒说:“老师!你真是个智多星,肚子里有的是主意。我将来登基坐殿,你就是最大的功臣。”

刘恒心想:这个未来的小皇上还不知道老杨家的厉害,明天他这一去就是捅马蜂窝。老杨家的姑娘不可能跪下向他讨封,那时老杨家这一群寡妇还不把赵佶这个小皇上给揍扁了才怪呢。老杨家和宋朝天子一翻脸,可就有好戏看了。不过,不管你老杨家有多厉害,也斗不过宋朝天子。老杨家一倒台,在朝中我就无所畏惧了。反过来,赵佶成功了,他也要大大感激我。刘恒洋洋自得,左右逢源。当时二人商定第二天共同去天波府给佘太君拜寿。

赵佶把东官太子府里最宝贵的四样东西拿了山来,准备了一副抬盒。抬盒共四层,每层放一件宝贵礼品。第一层放的是一件整玉雕刻,一尺来高的寿星老儿;第二层放的是一支一尺多高的红珊瑚;第三层放的是一只赤金铸造的金蟾;第四层放的是一颗象挂元大小的珍珠。这四色礼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第二天,刘恒来到太子府,赵佶已经打扮就绪,穿上了太子的宫服。就见他头戴太子束发冠,身穿龙袍,腰系玉带,肋下佩带宝剑。刘恒免不了又是一番恭维夸赞。他们命两名王宫抬了礼盒,太子骑马,刘恒坐轿,来到了天波府门前。

且说佘太君把赵佶、刘恒迎进府内,刘恒命王官把礼盒抬到大厅之内。赵佶急忙上前把礼单恭恭敬敬地送到余太君面前。说:“今天是太君您老人家的寿辰,小王略备薄礼,来给太君祝寿,望太君笑纳”

佘太君接了过来,顺手递给管家杨福。说:“多谢殿下费心!殿下请坐。”管家忙给赵佶、刘恒打阻并把赵佶送来的四色寿礼从礼盒中取出,放在礼桌之上陈列。来宾都来观看,赞不绝口。

佘太君原以为是一般的寿礼,就没有注意,现在听大家交口称赞,这才上前观看。见是这么重的一份厚札,不禁心中暗自思量,这其中必有缘故。忙说:“殿下送给老身这么贵重的礼物,老身实不敢当,还望殿下原礼收回!”赵佶一听,心说:我送重礼有我的道理。可是,他也知道这个道理摆不到桌面上去。佘太君一说叫他原礼收回,他就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了。

还是刘恒这小子能说会道。他见赵佶答不上来了,忙说:

“老太君!殿下一向敬重太君,他常和我说,大宋江山,多亏天波杨府的历代英雄英勇保国,才得有今天。今天老太君一百五十岁大寿,他送这么一点寿礼,那是应该的。”

赵佶接茬忙说:“对!对!这是应该的。区区薄礼,还望老太君不要嫌少,收下才是。”

刘恒又在—旁紧敲边鼓,同时,贺客中也有想拍太子马屁的人,都帮腔说:“老太君就收下吧!”

这么一来,佘太君不收,反倒不好了。心想暂且收下,看他有什么下文再说。于是说:“承蒙殿下原赐,老身就傀领了。”

且说今天来给佘太君祝寿的人甚多,有平南王高捷、汝南王郑顺、忠孝王双锤将呼延豹、东台御史司马朴、西台御史欧阳同等人,差不多朝中大小官员全都来了。太子赵佶一进大厅,所有的贺客全都站起来见礼。那些王爷都是为宋朝江山建过功勋之人,他们都深知太子赵佶的为人,心他不太看得起。但是,碍于情面,也都勉强见过了礼。

这时,东台御史司马朴对佘太君说:“老寿星,时候已经不早,请太君上座,我们好给您老人家拜寿。”

佘太君忙说:“各位来到老身的府下,老身就万分感谢丁,要说拜寿,老身可万万担待不起!”

西台御史欧阳同也说:“老太君!您老人家就不要客气了,论年纪您都够做我们祖母、老祖宗的辈分了,我们大家给您磕个头还不应该吗?”

这时杨府各个辈分的寡妇也都过来,有王兰英、穆桂英、吴金定、隆淑贞等人上前齐说:“老祖宗,请您上座,让儿媳、孙媳、重孙媳、玄孙媳们给您老人家磕头拜寿!望老祖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着,八姐、九妹扶佘太君坐下,命外边鼓乐天  “动乐!”然后先里后外,那些寡妇站成一排磕下头去。佘太君笑容满面,边笑边说:“免了吧!免了吧!”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