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6)

作者:蒙田    更新时间:2013-08-14 09:54:31

思想放松行为随和使人受専敬*这种品质似乎与伟人之豁达大度气贯长虹相得益彰,伊巴密浓达与他城中的青年打成一片,与他们一道珧舞、唱歌、吹奏乐器,而且注意与他们同甘共苦;他并不认为这一切与他的赫赫战功带来的荣誉和他改善自身习惯取得的圆满成效格格不入。大西庇奥是一位值得上天评说的大人物,在他完成的众多丰功伟绩中,使他最受崇敬爱戴的莫过于看见他悠闲自在像稚童一•般拾捡贝壳,以及他与莱利乌斯一道沿海岸比赛奔跑拾物;如天气不佳,他们便饶有兴味地写剧本再现下层人们最粗俗的活动;还有,西庇奥满肺子装着汉尼拔和在非洲卓越的伟业,还去西西里访问学校并常听哲学课,直到自己有相当的辩才足以反击怀有盲目野心的罗马的敌人。苏格拉底最引人注目的事迹是他在老年竟能腾出时间让人舞会他挑舞和演奏乐器,并因此认为自己善用了时间。

希腊军队全部在场时,苏格拉底竞一天一夜站在那里出神,整个心思沉浸在突如其来的某种深邃思想里。他在众多英勇士兵当中第一个跑去救援被敌人攻击得难以支持的阿尔西巴德,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并动用强大武器解除了他的压力。当三十僭主命他们的喽啰押解特拉墨涅斯赴死时,苏格拉底在同他一样被可耻的一幕激怒了的雅典人中第一个站出来救援特拉墨涅斯,尽管当时跟随他的总共只有两人,他的大胆举动只是在特拉墨涅斯本人责备他时才算罢休。他在他所挚爱的美人一再找他⑧的情况下,必要时也可以严格保持节制。在提洛岛战投中,他把从马上拥倒在地的色诺芬尼抉起来从而救了色诺芬尼的命。他不间断地奔赴沙场,经常赤脚屜冰,无论冬夏都穿同一件袍子,他的工作毅力为同伴中之冠,无论赴宴或平日用餐他都吃同样的饮食。他忍受饥饿、贫穷,忍受儿女的不恭和妻子的恶意中伤,同时还忍受诽谤、厝主的暴政、牢狱、铁镣和恶言秽语,二十七年如一日。正是这同一个人出于公民的责任感却曾鼓励自己进行报复;此外,他还是一位常胜的军人。这样一位伟人却从不拒绝与儿童一道玩榛子游戏和骑木马,而且玩得十分开心,因为哲理告诉我们,一切活动皆与圣贤相称并为圣贤增光。我们有理由将这位伟人作为至善至美的榜样加以介绍,而且应当永远乐此不疲。完美纯正的生活范例原本寥若晨星,而一些人却天天向我们推荐愚蠢的蹩脚货,这种货色勉强经得住一次波折,不仅不能纠正我们的思想行为,反倒会拉我们的后腿,使我们腐化,作这种推荐是在损害我们的教育。

大众有误:从道路两端开始走路比从中间走路容易得多>因为路的尽头既是界线也是向导,中间的路却又宽又毫无遮拦;行事取法服从手段比服从自然容易得多,但服从手段不光明磊落,不值得推崇。心灵伟大未必如善于退让善于自控那样使人提高,使人前进。心灵伟大是比较而言的,其伟大表现为喜中庸而恶卓越。最美好最合法之事莫过于正正派派作好一个人;最艰难之学识英过于懂得自自然然过好这一生;人最凶险的病症是轻视个人的存在。肉体患病时,谁愿隔离心灵使其不受疾病传染,当竭尽所能勇敢而为;否则会适得其反,心灵会帮助肉体,支持肉体,甚至乐于参加肉体愤常的享乐,与肉体一起沉湎于享乐;如心灵更明智,它也可能让享乐有所节制,以免一不留神灵肉一齐陷入痛苦之中。纵欲乃享乐之大患,节欲不危害享乐却调剂享乐。欧多克修斯确立了节欲的至善原则,他的朋友们先大大提高享乐的身价,随后通过节欲而恰到好处地享受最美妙的乐趣,在他们身上节欲表现为非凡的典范。我命我的心灵以同样正常的眼光看待痛苦和欢乐(“心炅在欢乐中心花怒放与在痛苦中心灰意冷同样该受到谴责。”)并同样坚定不移,但如对此随便,对彼就必然严厉,隨便或严厉皆取决于欢乐与痛苦所产生的结果;停止欢乐或扩大痛苦都必须谨慎,正确看待得必然导致正确看待失。痛苦在初起阶段必然缓和;快乐在结尾阶段却并非必然过度。桕拉图将二者结合起来,硬说与痛苦斗同与毫无节制过分诱人的快乐斗皆为勇敢者的本分。那是两眼水泉,或城市、或人、或牲畜,无论谁汲了泉水,无论汲哪一眼泉水,无论什么时候汲,也无论需要汲多少,汲水者都是幸福的。汲第一眼泉水出于医疗目的和必要性,所以更精打细算;汲另一眼泉水出于口渴*但不应喝到陶醉的程度。孩童的首批感觉是痛、乐、爱、恨;到了僅事的年龄,如痛、乐、爱、恨都符合理性,那就是德操。

我有我个人的词汇:天气不佳令人烦恼时,我“消磨”时间,天气晴朗时,我不愿“消磨”时间,却一再品尝时间,紧抓时光不放。要迅速跑过坏的,通好时光则须坐下来。“消遣”和“消磨时间”这几个普普通通的词表现了为人谨慎者的习惯,他们认为度过一生最实惠的办法只能是不声不响过生活,是逃避生活,消磨生活,闪开生活,只要一息尚存,就得无视生活,躲避生活有如躲避令人厌恶的可鄙薄之物。然而我了解的生活却与之大相径庭,我认为生活口/取而又便利,甚至在我生命的后期我也执着于生活f大自然把生活交到我们手里时,生活原本充满机遇,因此,如果生活困扰我们,如果我们的生命在白白流逝,我们只能抱怨自己。“失去理替者的生命在白白流逝,他生活无序,一心向往着未来。”不过我仍有意虚度年华而不悔恨,并非因为生活折磨人纠缠人,而是因为生命本身具有可虚度性。只有乐于生活的人最不畏惧死亡。有人享用生命节俭而又惧重,我享用生命却双倍于别人,因为衡量享用生命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在一生中作了多少努力。尤其在此刻,我意识到我的生命十分短暂,所以我愿加重生命的分量以延伸生命,我愿以争朝夕的速度阻止生命飞速流逝,以利用生命的力度弥补生命的来去匆匆。把握生活的时间愈加苦短,我愈有必要使生活更深沉更充实,别人感受到如意和成功的乐趣,我也感到同样的乐趣,但这不应是过眼烟云式的感受。因此必须探讨这种乐趣,品味这种乐趣并加以反复思考,从而对给予我们乐趣的人表示于双方都恰当的感瀲。人们享受其他乐趣同享受睡觉的乐趣别无二致,即享受了却并不了解。从前,我害怕睡眠会懵懵懂懂溜过去,现在我认为睡眠被打扰是件好事,我可以隐隐约约看见睡眠当中的情景,我寻求使自己满意之事,但我并不强求,我探查,我迫使自己的理智去获取满意,因为我的理智已变得抑郁而且颇感厌倦。我是否处在某种平静状态了?是否已有某种快感在刺激我?我从不让快乐欺骗我的感官,我将心灵投入快乐之中,这样做不为使心灵在快乐中受到约束,而为使心灵在其中得到认同;不为心灵在其中迷失方向,只为心灵存在于其中。我动用心灵是让心灵自己对此种幸福状态感到满意,让它掂量幸福,佔价幸福,并扩展幸福。心灵会估价良心无愧和内在感情平静在多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上帝;会估价身体状况正常并能有序而恰当地享受身体愉悦的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上帝f上帝乐于用这种功能补偿他出于公道而使我们承受的痛苦;心灵还会衡量,想做到无论看到哪里周围天空都很宁静,这需要它付出多少代价!要做到没有欲望,没有恐惧或怀疑扰乱它的生存空间,做到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没有使它过不去的困难,这需要它付出多少代价!作这样的考虑必须十分重视各种不同条件的比较。因此,在千姿百态的人群当中我选中那些因恶运或因自身的错误而心神烦乱的人,还有,离我更近的,那些接受好运却漫不经心、没精打采的人们。那是些地地道道消磨时间的人,他们放过现在,放过他们业已拥有的,却致力于他们所想望的东西,他们追求的是想象摆在他们前方招引他们的虚幻图录。

据说,酷似追随死亡飞来飞去的幽灵,或在睡眠中愚弄我们的梦景。

——维吉尔

人们越追逐那些想望的东西和虚幻的图景,那些东西逃得越快,跑得越久。他们为追逐而追逐,结果仍是追逐,有如亚历山大大帝说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

若还有事要做,便认为什么也不曾做。

至于我,我热爱生活,上帝陚予我佧么样的生命我就开发什么样的生活。我并不希望由生活本身提出需要吃需要喝,我认为人希望生活有双倍的需求即使是错误也值得原谅(“圣贤热切寻求天然財a⑨/我也不愿意大家只吃点伪劣药品维持生命,尽管埃皮梅尼德斯曾依靠伪劣药品剥夺食欲并维持生命也不希望大家靠那一指粗的东西或尾根部呆头呆脑生产儿女,恰恰相反——恕我冒昧——,我宁愿大家靠那一指粗的东西或尾根部颇为快意地生产儿女;也不希望肉体全无性欲和挑逗之意,抱怨是令人不快的,也是极不公道的。我以感激的心情由衷接受大自然为我作的安排,我为此感到满意,喜悦。拒绝这位伟大而万能的供给者的馈赠,或废弃之、歪曲之,这都是在伤害伟大的馈赠者。他善而又善,所为者皆善。“一切符合自然的东西教值得敬重”。

在所有哲学主张里我乐意选择最实在的,即最富人情味最适合我们的:我讲话符合我的习惯,既是低调的,也是朴实的,有人张牙舞爪教训我们说,让神圣的同世俗的结合,让有理性的同无理性的,严厉的同仁慈的,老实的和不老实的结合,那是粗暴的联姻;还说快感是兽性的,不值得圣贤品尝:圣贤从美貌妻子身上能获得的唯一乐趣是信仰的乐趣,是像穿靴专为有效骑马行路一般按部就班的乐趣,说这些话时她却在按我的要求做爱。但愿她的仆从在奸污他们的妻子时,权利、劲儿和精液不比她那些教训的权利和劲儿大!她的导师,也是我们的导师苏格拉底可没有说过那样的话。苏格拉底高度评价肉体的快乐一一他应当这样——_,然而他更赏识精神的乐趣,锖神乐趣更强有力,更稳定,更便当,更丰富多彩,更有尊严。不过精神乐趣并非他唯一的乐趣(他不那么爱空想),无非是他领先的乐趣而已。对他来说,节欲起缓和作用,并不与快乐为敌。

大自然是一位温和的向导,但他的温和不超过他的谨惧和正确广必须深人了解事物的天然状态并准确认识天然状态要求的东西广我到处捜寻天然状态的踪迹:因为我们把天然状态的琮迹同人为的痕迹混同起来了广按天然状态生活”这个逍遥派确立的经院式的至善原则因此而变得难于界定和说明;与之相近的斯多葛派确立的至善原则,即赞同天然状态的原则亦复如是。认为有些行为很有必要怛并不高尚的观点岂非谬误?因此谁也无法消除我头脑里的这个观念:快乐与必要性相得益彰;一位古人曾说,诸神永远与必要性相投合。我们何苦去胶解分离接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的组织?相反,我们应当通过它们相辅相成的作用经常将它们重新连接起来。愿精神激活笨重的肉体,愿肉体阻止精神轻率并使精神稳定下来。“谁赞灵魂为至蕃而责肉体为恶,他必定在肉欲里寻求灵魂,并在肉体上逃避肉欲,因为他判断的依掮是人的虚妄而非神的真理广在上帝对我们的馈蹭里没有一样东西不值得我们关心;甚至为一根毫毛我们都应当感谢上帝。对人来说,按人本身的状况引导人并非敷衍塞责的差事:这差事是明确的,天然的,也是首要的,造物主把这差使交给我们时态度极为认真,极为严厉。只有权威能引导蒈通理解力的人,而旦用外国语言引导更有分量。让我们从此处开始承担我们的重任吧。“谁能否认,蠢行的特性在于做当做之搴疲壜又违心,在于将肉体推向一边,又将心灵推向另一边,并在反肉的运动之间犹豫不决。”

快!为了解情况,你抽一天去让别人谈谈他如何用脑子胡思乱想消磨时间,谈谈他如何为此而茶饭不思,并后悔把时间花在了吃饭上;你会发现,你饭桌上所有的莱没有一盘像此人美滋滋的心灵交谈那么乏味(我们往往宁可蒙头大睡也不去提防我们该提防的东西>;你会犮现,他的空话和他的愿望还不如你的炖肉。连阿基米德都为之欣喜若狂时*他那一套又算什么?我在此并不想触及那些可尊敬的伟人,也不想把他们同我们这群吵吵嚷嚷的人,同为我们解闷的想入非非的思想混同起来。那些伟人已靠虔信宗教的热忱对神圣事物进行坚韧不拔的认真思考,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他们出于热切强烈的期望而集中精力享用永恒的食粮,即基督教徒一切愿望的终结g的和终点,永恒不移永不腐朽的唯,欢乐,因此他们不屑于注意我们拥有的不足挂齿的、不稳定的、杂乱的舒适起居,但他们又很容易屈从自己的肉体而去操心短暂的声色大马之类的食粮。有天賦之人方能进行此种练习。说句悄悄话,我一直能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一拍即合的离奇关系:一边是超级天神的主张,一边是地层之下的生活习惯。

伊索,这位伟人,看见他的老师一边散步一边小便,说道:“这么着,我们就该在跑步时大便了?”爱惜时间吧,我们还有许多时间被闲置和使用不当。我们的智力如果不在它所必须的有限时间之内摆脱身体的影响,便不可能有别的足够时间干工作。有人想站到自身之外并避开人。那是发疯;他们不仅不能转变成天使,还会变成畜牲,不仅不会变得高大,还会突然倒下。我害怕这种超常的脾性,有如害怕高不可攀的去处。在苏格拉底一生中,除了他的恍惚和调皮,我什么都能理解;在柏拉图身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促使大家称他为神的东西那么富于人情味。在我们的知识中,我认为升华到最高层次的知识似乎更通俗更浅显。我认为在亚历山大一生中,最不值得一提最乏味的东西是他希望永垂不朽的胡思乱想。菲洛塔斯回答亚历山大的问话时以开玩笑的口吻刺痛他;他在写给亚历山大的一封信中曾表示自己与皇帝一道为朱庇特•哈蒙的神谕而欢欣鼓舞,因为神谕将亚历山大列为诸神之一广我很高兴你被如此器重,然而我也有理由怜悯那些必须同一个人一道生活并服从这个人的人们,因为这个人已超越了人的价值而且已不满足作一个人了。只要你服从诸神,全世界便都是你的臣民。”

雅典人为纪念庞培进入他们的城市而写的恳切铭文符合我的主张:因为你自认是人所以你同样是神。

善于忠实享受自己的生命,这是神一般的尽善尽美。我们寻觅别的条件,因为我们不会利用自身的条件;我们脱离自身走出去,因为我们不明白自身的状况如何。我们踩高跷是白费力气,因为在高跷上也得靠自己的腿走路。坐上世界最高的宝座也只能靠自己的屁股。

依我看,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样板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有序,但无奇迹,也不荒唐。老年却需要更多一些体贴。我们可以把老年托付给保护健康和智慧的神灵,但老年应过得愉快而又合群:

拉托娜之子,允我享受时很健康,恳请你,维持我体能强壮,别让我为暮年羞愧难当,别让我在晚年把诗兴丟光。

(全文结束)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