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
长史曰:「向客□□(wei3wei3),为来逼人。」
77王右军语刘尹:「故当共推安石。」刘尹曰:「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
之。」
78谢公称蓝田:「掇皮皆真。」
79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80殷中军道王右军云:「逸少清贵人,吾于之甚至,一时无所后。」
81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82王司州与殷中军语,叹云:「己之府奥,早已倾泻而见;殷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
测。」
83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王
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
84王长史道江道群:「人可应有,乃不必有;人可应无,己必无。」
85会稽孔沈、魏□(岂页)、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俊,于时之杰。孙兴公目
之曰:「沈为孔家金,□(岂页)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
86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
「卿故堕其云雾中。」
87刘尹每称王长史云:「性至通而自然有节。」
88王右军道谢万石「在风林中,为自遒上」,叹林公「器朗神俊」,道祖士少「风领
毛骨,恐没世不复见如此人」,道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疏」。
89简文目庾赤玉:「省率治除」,谢仁祖云:「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90庾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发言遣辞,往往有情
致。」
91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92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王曰:「长史自不欲
苦物。」
93殷中军与人书,道谢万:「文理转遒,成殊不易。」
94王长史云:「江思悛思怀所通,不翅儒域。」
95许玄度送母,始出都,人问刘尹:「玄度定称所闻不?」刘曰:「才情过于所
闻。」
96阮光禄云:「王家有三年少:右军、安期、长豫。」
97谢公道豫章:「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
98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
99殷渊源在墓所几十年。于时朝野以拟管、葛,起不起,以卜江左兴亡。
100殷中军道右军:「清鉴贵要」。
101谢太傅为桓公司马。桓诣谢,值谢梳头,遽取衣帻。桓公云:「何烦此。」因下共
语至暝。既去,谓左右曰:「颇曾见如此人不?」
102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悦子以告宣武,宣武云:「且
为用半。」赵俄而悉用之,曰:「昔安石在东山,缙绅敦逼,恐不豫人事。况今自乡选,反
违之邪?」
103桓宣武表云:「谢尚神怀挺率,少致民誉。」
104世目谢尚为「令达」。阮遥集云:「清畅似达。」或云:「尚自然令上。」
105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
人!」
106简文目敬豫为「朗豫」。
107孙兴公为庾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孙曰:「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
能作文。」庾公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孙遂沐浴此言。
108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
109王长史云:「刘尹知我,胜我自知。」
110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更听,王又曰「自是钵
□(钅于)后王、何人也。」
111许玄度言:「琴赋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刘尹其人;『非渊静者,不
能与之闲止』,简文其人。」
112魏隐兄弟少有学义,总角诣谢奉。奉与语,大说之,曰:「大宗虽衰,魏氏已复有
人。」
113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陈。」
114初,法汰北来,未知名,王领军供养之。每与周旋,行来往名胜许,辄与俱。不得
汰,便停车不行。因此名遂重。
115王长史与大司马书,道渊源「识致安处,足副时谈。」
116谢公云:「刘尹语审细。」
117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行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
118简文语嘉宾:「刘尹语末后亦小异,回复其言,亦乃无过。」
119孙兴公、许玄度共在白楼亭,共商略先往名达。林公既非所关,听讫,云:「二贤
故自有才情。」
120王右军道东阳。「我家阿林,章清太出。」
121王长史与刘尹书,道渊源「触事长易。」
122谢中郎云:「王修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
123林公云:「王敬仁是超悟人。」
124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
125谢太傅称王修龄曰:「司州可与林泽游。」
126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郗嘉宾。」
127人问王长史江□(彪几换林)兄弟群从。王答曰:「诸江皆复足自生活。」
128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
129谢公云:「司州造胜遍决。」
130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
131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
132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
133谢公云:「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
134谢镇西道敬仁:「文学镞镞,无能不新。」
135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
136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
137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
138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
139谢胡儿作著作郎,尝作王堪传,不谙堪是何似人,咨谢公。谢公答曰:「世胄亦被
遇。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姑,我父唯舅』。是许
允婿。」
140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
141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托好佳。」
142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143谢公语王孝伯:「君家蓝田,举体无常人事。」
144许掾尝诣简文,尔时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情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
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既而曰:
「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145殷允出西,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托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世目袁
为「开美」,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
146谢车骑问谢公:「真长至峭,何足乃重?」答曰:「是不见耳!阿见子敬,尚使人
不能已。」
147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太傅犹敛膝
容之。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正是
使人不能已已。」
148王子敬语谢公:「公故萧洒。」谢曰:「身不萧洒,君道身最得,身正自调畅。」
149谢车骑初见王文度,曰:「见文度,虽萧洒相遇,其复□(忄音)□(忄音)竟
夕。」
150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
甥?」
151子敬与子猷书,道「兄伯萧索寡会,遇酒则酣畅忘反,乃自可矜。」
152张天锡世雄凉州,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闻皇京多才,钦羡
弥至。犹在渚住,司马著作往诣之。言容鄙陋,无可观听。天锡心甚悔来,以遐外可以自
固。王弥有俊才美誉,当时闻而造焉。既至,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陈说古今,无
不贯悉。又谙人物氏族,中来皆有证据。天锡讶服。
153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
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154司马太傅为二王目曰:「孝伯亭亭直上,阿大罗罗清疏。」
155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有人道孝伯常有新意,不觉为烦。
156殷仲堪丧后,桓玄问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不能休明一
世,足以映彻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