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夏完淳家。月照秋霜,夜乌声噪。
秦 篆 (在庭内徘徊)唉,这几天总是心神不宁,该死的老鸹叫个不停,真叫人担心哪!
(唱[乌啼夜])
乌啼半夜惊人醒,
玉漏寒,
正值是三更。
星稀月缺霜如刃,
最怕过鸿声。
独影立霜风,
耳边忽闻鼓角震云峰,
旌旗卷起千条艋。
见郎君,
马蹄骋。 (乌鸦又啼)
棒打乌鸦惊!
夏夫人 (上)儿呀,半夜霜寒,当心作凉。
秦 篆 (施礼)婆母,这么早就起了。
夏夫人 儿呀,为娘这几天心惊肉跳,最怕吾儿有所不测,今天半夜乌鸦啼
叫,教为娘放心不下哪。
秦 篆 是呀,夫君一走两年了连个音讯都没有,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哽咽)
夏夫人 是哪,新婚之夜,一去春秋两年,儿哪,真难为你了。
[族长率族人怒冲冲举着火把上。
族 长 夏氏,你儿子干的好事,把夏家列祖列脸面丢尽!(扔“祈降书”)
夏夫人 (念“祈降书”)“叹,大明失德,天下纷乱,神州黎民陷水深火热之中。大明天数尽矣,大清而代仍是天命也。完淳,昏昧无知,妄想以螳螂挡车,蚍蜉撼树,今蒙义父大人承畴以势利导,(昏阙)
秦 篆 婆母……
族 长 烧、烧、烧!
[族人放火,而下。夏夫人半晌苏醒。
彤 儿 (背包袱上)呀,家中怎么被人烧了?拜见夫人,少夫人。
夏夫人 (惊喜)呀,彤儿回来了,公子呢?
彤 儿 夫人也,一言难尽喽。
秦 篆 公子怎么了?
彤 儿 公子戴孝投奔唐王,在太湖与清兵打了一仗可惨烈呢。不料在骨节眼上公子中了埋伏被清兵捉去,可是,公子可机智呢,夜半更深乘人不备他领着彤儿死里逃生。
夏夫人 这就好了。
彤 儿 夫人也,甭高兴,公子与我经历千辛万苦在路上碰上了洪承畴。
秦 篆 这就好了。
彤 儿 好个屁,谁知晓洪承畴是个没骨气的软蛋,他降了满清还当上什么招抚大都督!
秦 篆 那公子呢?
彤 儿 洪承畴派人用酒灌醉,把公子抓起来了,连夜押上南京。我溜得快才
没被抓去,我呀,悄悄地跟在囚车后面,好不容易从监狱狗洞钻进
去。
夏夫人 见到公子么?
彤 儿 见到了,公子把他的诗稿《南冠草》给我带回来,还给一封信呢。 (呈信)
夏夫人 (拆信,念)母亲大人台鉴:
[舞台灯渐暗,夏夫人等隐去,转场,出现夏完淳在狱中写家书之
景。
夏完淳 (朗读书信)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鸣呼!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慈君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大恩未报,令人痛绝!呜呼!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望慈君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新妇结缡二年,贤孝素著,知礼识义。虽未同眠一宵,惜矣、叹矣!并非儿无惜玉怜香之顾,而是国仇家恨如烈火干柴!淳死后儿妇将成未亡人,痛哉痛哉!倘若有来生儿结环相报,再结丝罗。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赴太虚,了我分内事。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
[夏完淳在灯渐明中隐去,夏夫人等哭泣。
夏夫人 (悲痛唱[牧羊关])
书信读罢珠泪滚,
秦 篆 (接唱) 字字句句热血腾。
夏夫人 (唱) 喜吾儿,
铁骨铮铮!
夏氏无愧,
笑对刀丛鬼亦雄。
彤儿,你看这个……
彤 儿 (接“祈降书念)“祈降书……” 夫人,这是伪造的,公子可是铁骨
铮铮男子汉,不可能不可能!
夏夫人 是呀,淳儿怎么会降清呢,有口难辩哪!
秦 篆 (唱)
是真是假难辩,
奴一定辩个真假!
无憾英勇对先灵。
奴不顾迢迢千里关山远,
南京探夫君!
彤 儿 南京探夫君?我说少夫人,到南京去是闹的玩的,如今那,兵荒马乱,
盗贼出没无定,少夫人,不要说到南京恐怕就连太湖也过不去!
秦 篆 为什么?
彤 儿 那里江洋大盗可利害呢,这次不是老渔翁相救彤儿恐怕早就喂王八了。
秦 篆 我顾不了许多!
彤 儿 少夫人,像你这张花容月貌的脸蛋儿,未过太湖呀恐怕成了压寨夫人了。
秦 篆 我这张花容月貌脸蛋儿?
夏夫人 儿呀,彤儿说的有理。
秦 篆 (咬咬牙)罢,罢,罢! (拿起剪刀向脸上划去,鲜血直流)
夏夫人 儿哪……
彤 儿 (扇自己耳光)都怪我,乌鸦嘴,该打!该打!
夏夫人 儿呀,你可记得“嘉定三屠”?
秦 篆 刻骨铭心,儿怎能忘怀!七月里短短二十几天,满清为了推行“剃头
令”,向反抗的人三次大开杀戒进行屠城,可怜城内四万多人一个不
留地被杀害了…… 就连我家二十几口人都死在屠刀下……还有伯父率
江阴百姓抗拒 “剃头令”,守城八十一天,二万多人誓死抗清,是多
么动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哪!
夏夫人 (拿出南冠剑)儿呀,这是祖上留下一把短剑,倘若淳儿真的降清,
就……就……就用这把祖上传下来南冠剑…… 替夏家列祖列宗了结这
不孝子孙!
秦 篆 (一惊)啊?这……
夏夫人 儿呀,你狠不了心?
秦 篆 (心一狠)也罢!(跪接南冠剑)儿媳谨尊婆母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