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班牙记(7)摩尔人的辉煌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7 15:00:38

在日落黄昏时分,我们急匆匆地赶到阿尔汉布拉宫。夕阳余辉似乎特别灿烂,把阿尔汉布拉笼罩红霞之中。阿尔汉布拉宫在金灿灿夕阳如顶盔戴甲的将军,显示着昔时的雄风,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每个人加快脚步,在落日前争取把威猛如虎的城堡游个遍。

阿尔汉布拉宫,又名艾勒哈卜拉宫、是西班牙的著名故宫。是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王宫。“阿尔汗布拉”,在阿拉伯语意为“红堡”。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它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建筑物开始荒废。1828年在斐迪南七世资助下,经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与其子、了孙三代进行长期的修缮与复建,才恢复原有风貌。中世纪,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王国的宫殿。它建筑在海拔730米高的地形险要的山丘上。宫殿的围墙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米,高达30米。宫殿是由众多的院落组成,是伊斯兰艺术在西班牙的瑰宝。

  我们游览阿尔汉布拉宫,被它雄霸的气势所折服,宫殿的布局,被划分为行政场所、大使厅、两姊妹厅、狮子中庭及大浴场等,风格迥然不同,尤其是桃金娘宫院引人注目,长140英尺,宽74英尺,中央有大理石铺砌的大水池,四周植以桃金娘花,南北两厢,由无数圆柱构成的走廊柱子上,全是精美无比的图案,而圆柱的建筑材料是把珍珠、大理石等磨成粉末,再混入泥土,然后用人工慢慢堆砌雕琢而成,使它成为阿尔罕布拉宫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在落夕中隐隐约约可见阿尔罕北廊的倒影,今人兴趣盎然。高高的城垣和数十座城楼,呈现了摩尔人的雄风。

  俯瞰着低处的城镇,阿尔汉布拉宫和阿尔贝辛坐落在两个相邻的小山上,保持着中世纪风骚。在落夕中仅留下雄姿可见的斑影,使人惊叹。想当年,它是艾勒汉卜拉堡垒美丽动人的赫内拉利费花园,是统治者埃米尔们的田园住处。埃米尔即穆斯林国家酋长,他们13世纪和14世纪时统治着西班牙的这个地区。游览了阿尔汉布拉宫,我觉得,阿尔汉布拉宫与中国的阿房宫、铜雀台等诸多建筑一样,都是美学艺术的集大成者。可惜的是,中国的这些建筑皆被毁之一炬,空有遗文。

  这时,我耳旁响起了心土塔雷加《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叠映出摩尔人的辉煌:

  摩尔人,今多指今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西两里岛、马耳他、马一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也指一般的穆斯林,例如斯里兰卡(锡兰)或菲律宾的摩尔人。现今的毛里塔尼亚人有时也被称作摩尔人。摩尔人3世纪后,阿拉伯人哈桑部落到达西非,征服柏柏尔人建立王国,成为当地统治者。1640年,伊斯兰教兴起之后,新兴的阿拉伯四面扩张。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摩尔人王国保持了三个多世纪的繁荣。阿尔汉布拉宫的美轮美奂的建筑,可见当时雄霸的一斑。

  摩尔人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规范新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通过人们的道德实践,把自己的道德行为转化为新的宗教伦理道德意志与社会风尚。《古兰经》作者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全名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塔利卜·本·哈希姆(意为:受到善良人们高度赞扬的真主的使者和先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伟大复兴者,杰出的政治古兰经人与神神:即真主安拉,“天地万物都是它的,一切都是服从他的”。

  古兰经人与神:神,即真主安拉,“天地万物都是它的,一切都是服从他的”。人:由真主“用精液和血块创造人,孕育在母体的子宫里,并预定他发育的程序”,“人都要尝试死的滋味,死亡有真主制定的定期,在复活日复活,接受真主的审判”,“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理者”。

  古兰经人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古兰经中明确指出了善人和恶人的区别,善人是那些“信道而行善”的人,恶人是那些既不信道又不行善的人。对于那些还未信道但心地善良不与穆斯林为敌的人,古兰经命令穆斯林要与他们和平相处。“未信道者”和“不信道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穆斯林对前者要宽容仁慈;而对于后者,只有在遇到挑衅迫害的情况下才会与之战斗,平时也应该和平共处。真主警告穆斯林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

  古兰经倡导:

1、为人正直,诚实做人

2、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我仰望星空,欧非千百年似乎是战火纷乱,民不聊生。有的为国家,有的为民族,有的为信仰,有的为集团,有的为宗教,有的为正义,有的为利益上演了数以万计的战争,血流成河,国家动乱,自然毁坏,民不聊生,这难不是人类的悲哀?上帝的悲哀?

2018年1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