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越南记(4)“匆匆”的城市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7 14:04:09

越南关口比柬埔寨关口气魄大多了,比较现代化,每人在护照内夹5元人民币及可签证通行。

  接我们进胡志明市游览的导游阿秀一语惊人,她戴着白色铜盆帽,身材修长,一开口就问大家:“你看我漂亮么,大家猜猜我今年几岁?”

  一下子大家怔住了,半晌才有人说她是二十五、六岁。

“告诉大家,阿秀三七岁,是两个孩子妈妈,如果要买,买一送二。”阿秀一笑接着说起她婚姻曲折,她说她与北越男人结婚,生有一男一女,男人大男子主义,动辄打女人,一气之下离了婚。中国上海男人最好,会买菜烧饭,会做家务,会疼爱老婆,没有大男人主义。阿秀不图男方条件,她每月有8000元左右人民币收入,只要有真感情,拜托大家关心,找个上海男人。”

  就是这个阿秀,在导游时却做出令人惊讶的举动。我在胡志明市法国人造的邮电大楼前拍照留念,妻子与弟媳在谈话,我叫她她没听到,阿秀手脚活络,来个捷步先登,把我胳膊一挽,潇洒自如站在身边,弟弟笑了笑,按下了快门。我对发愣妻子幽默说:“可要当心点,一不小心,当心被人钻了空呀!”

  胡志明市原为西贡市,是越南南方解放后改为胡志明市的,它是亚洲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亦是越南的经济中心、全国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东北侧、由同奈河、西贡河和威古河形成的一个三角洲上。曾有“东方巴黎”之称。

  我们随着导游阿秀进入胡志明市最繁华地段,胡志明市没有独特的名胜古迹,但法式建筑较多,如饭店,教堂等。这些法式建筑具有浓厚的法兰西化,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半个小时,浏览了中央邮电大楼与法国遗留的红教堂。平心而论,教堂不能与欧洲教堂相比,而邮电大楼规模不小,大厅宽畅。胡志明市建筑陈旧,无论是新旧建筑都是狭窄的房屋,狭窄的店面,有着法国建筑遗风,无大气之言。只得在此留影,以纪到此一游。

  胡志明市令人瞩目的是摩托车,它把胡志明市匆匆地旋转起来。眼前是数以千计的匆匆而过的摩托车,匆匆复匆匆地从眼前闪烁流动而过,整个城市像快速旋转的走马灯,“达、达、达”飞驰而过,看得人眼花缭乱。每辆车上人都像骑士,或一人,或两人,或三人以上,骑在一辆摩托车上,戴着头盔,捂着口罩,披着风雨衣,只露着双眼,那神态像似冲锋陷阵的战士,扬戈驰马,所向披靡,几十辆,几百辆,几千辆,把整个城市旋动起来。夜间更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摩托车上灯光,像流星似的穿梭,闪亮夜幕下天穹,像织布机上梭子,穿梭交织,光闪闪地穿织出七彩流光的云锦。

  胡志明市由于地段狭窄,居住狭窄,汽车停放不便,于是,胡志明市人花几千美元,买一辆从日本、韩国摩托车,上下班,做生意,买东西,走客访友十分方便,久而久之越南就成了摩托车王国。由于胡志明市常发大水,电瓶车是不好用的。胡志明市也有汽车,也有小轿车,当然,它们不是马路上主宰,它们的一举一动被摩托车旋转包围之中,所以在胡志明市开车不是一件洒脱的事。行人过路更是艰难,眼一瞥,路上从不同方向几辆摩托车不约而至,使人猝不及防。我们旅游团通过马路,必须有专人拦护乘机穿过。

  夕阳西下,绚丽的霞光溶溶。河水一片开阔,清风一吹,使人无限惬意,九天来鞍马劳顿的疲惫被一扫而去。我们一行六人坐在游船上,品着茶,谈论着异乡他国的浏览感受,谈论着沿途的所见所闻,谈论着旅途艰辛与快乐。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灯光勾勒出两帆船、三帆船的轮廓,它们游弋在宽阔的水面上,点缀出诗画的意境。七点钟一到,几艘游轮相继开动。我们在船动景移中品尝越南的佳肴。烤乳猪一上,游客们纷纷用照相机拍下了越南的特有风采,接着大家以茶为酒,一边品尝越南的美味,一边掀赏西贡河的美景,好不悠哉美哉。

  船经过两个小时航程,又回到了原点,我们也结束了越南半天游的行程,带着泰国、柬埔寨、越南胡志明市山山水水,带着他们的人文风情,由香港回了上海。

——感谢弟弟与弟媳盛情相邀!

2013年4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