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做东邀请我与姐姐、姐夫等七人到天目山游览火山大石谷。据说天目山在东天目与西天目两座山巅之上各有天池,状若双目,所以人们称这里的山为天目山。一九三三年前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多次进行考察,在天目山发现了冰川,还有火山喷发的遗迹,自此以后,人们称天目石谷为火山大石谷。
在上海时还是春雨绵绵,我们担心一个个成了游山玩水的落汤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然而,车子一进入古城临安,浮云飘移,阴云中透出了阳光,到了天目山却是既无阳光直射,又是春风凉爽的旅游最佳天气。
我们走进景区,在“轰轰隆隆”的飞流撞击石谷声中,我们顿时迸发出盎然的游兴。大家都兴奋起来,争前恐后地想看究竟,只见从不同的山崖上五条蛟龙奔腾湍急而下,在“轰轰隆隆”声中呈现了一片磅礴。那潭中卷起千堆雪,万重涛,声震裂谷。我们立在岩石上观看,仿佛那五条蛟龙在胸中翻腾,人也觉得襟怀汹涌,澎湃万千了。
万石聚是个怪石嶙峋,展现千种风韵万种风采的地方,也是秀水奇特,泻练纷呈的地方,石有千种姿,水有万种态,人在千姿万态的怪石奇水中显得一身勃勃,盎然生机。我们时而玩水嬉戏,时而倚石留真,就连七十多岁的二姐,经过水的洗礼,也像孩童似地在水边戏玩,她不时地用手拍打起清澈的山水,发现水中她荡漾起当年豆蔻年华的影子。
九连瀑像条腾云的苍龙,飞舞盘旋在苍山翠谷之中.一折连着一折,曲曲折折把崇山峻岭搂抱在怀中,水中有山,山中有水,断断绵绵,绵绵断断,它向我们揭示一种精神:人只有像九连瀑那样,百拆不回,才能采摘云霞。
穿过山风亭、水帘洞、桃花亭,便到了嬉水潭,嬉水潭的瀑布,如千军万马一字排开地飞驰而来,那万匹玉骢,呼呼啸啸,玉蹄踩云踏雾,长嘶撼谷,在水珠飞溅中腾出七彩霓虹。这样动人心魄的景色令人踊跃,我们不怕被急流冲走的危险,弟弟与他弟媳前后先跨上那块最危险的礁石,飞瀑如雨打来,他们成了镜头中潇洒者,也成了两匹玉骢,腾起了山的空灵,水的霸气。
新建的栈道像山岫的彩虹,飞架在悬岩峭壁上,连接起山与山的相连。一阵风吹来,如珠的瀑布迎面泼来,我们如同步入云阶,大有飘飘欲仙感觉。弟弟望着从石缝中钻出的小树感叹了,感叹它的执著,感叹它对生命的坚忍,感叹它以自己的毅力开拓新的天地。
双连瀑扬起云锦般的急流,激荡起瀑扬九天的风骚,滚滚的白滔像千万只白鹤,展翅在峡谷中。弟弟站立在瀑布前,挺着胸,任凭瀑雨扑面而来,任凭水湿衣襟,他觉得,人只有站立在风口浪尖之上,人只有像小树那样,坚毅而不拔,人才有着真正的意义。我们一回头发现二姐不见了,七十多岁人不见了多么叫人担心,我心里暗暗地埋怨,她怎么不像大姐、四姐那样见仙人台风景迷人,打个招呼,悠哉悠哉地与“仙人”为伴。没奈何,我只得往山上去寻找,爬了不知多少石阶,才见二姐拄着竹棍从山上兴冲冲下来,她说,大石谷太好看了,自己跟导游一直往上爬而忘掉了大家。
大石谷的水最有特色,有的水如飞流狂泻;有的水如柱石擎天;有的水如云锦,飘拂潇洒;有的水如骏马,奔驰凌空;有的水如丝如缕,悠悠忽忽,不管是如蛟、如骢,还是如锦如柱,都在呈现着山有多高,水有多少高的气势,恰如大石谷上的迎客松,立峰巅,意未穷!
这次我们游天目山火山大石谷,我发现弟弟对水情有独钟,他喜爱青山湖水上森林,那千株由美国总流尼克松访访华时,带来的绿羽杉与中国的紫杉编织成的中国唯一水上森林。他喜欢绿羽杉与紫杉,在水上的涌现的一片绿云,洋溢着两国人民美好的向往。弟弟对水怀着深厚的感情,我想可能他出于对他本职工作的热爱,他十六岁就在自来水公司工作,从一身泥水的挖管工到全市人民、以及单位吃水、用水工程的指挥者,在与水奋斗四十多个春秋中,没少遇到飞流狂涛,没少遇到激浪扑岸;没少像小树那样,“咬住青山不放松”;没少在瀑落九天中架起人生绚丽的彩虹!
而今,他已从为与水奋斗几十年中退了下来,然而,苍山未老,雄心犹存,总想,像大峡谷中水那样,裹着一身火,撞击出一片云腾,一片虎啸!
我有诗曰:
少小缚鹏始有成,披肝沥胆一功臣。
虽怀伏枥雄心志,却隐竹风卧闲云。
199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