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蓬莱公园记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0:55:15

岁月沧沧

我的散文《夯声》在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中获一等奖,2014年5月15日市老年教育协会在丽园路展示中心颁奖。由于我来得太早,便到附近蓬莱公园溜达一番。蓬莱公园它没有蓬莱阁的大气磅礴,仙气氤氲,然而,蓬莱公园内有大假山、池塘、狮道、壶中天地、杜鹃园、九龙壁、浪涌蓬莱等景点,却体现了江南园林风格和石锦文化的特色。它勾起了我的岁月沧沧的遐思。

我在部队服役时,母亲来说:“大伯父解放前因妻子不贞,一气之下到山西五台山出家为僧。最近,她寻找到了多年失散大伯父的女儿。大伯父的女儿人非常好,对她像亲人,开口妈妈长妈妈短的”。1965年,我从部队退役,大伯父的女儿——堂姐邀请我到她家做客,为我接风洗尘。堂姐家住在车站南路附近的石库门房子,明亮的统前楼,早摆好了十冷盆、八大炒,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饭后,堂姐十分大方地送我一件的青年上装,使我感动。堂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在纺织厂工作。小女儿虽没有大女儿漂亮,但长得高挑而嘴甜。在她家,她不时站到我的身边,想与我比试高低。饭后,小女儿提议,她陪我去逛蓬莱公园。在公园门口,迎面起来一位时髦的女郎,小女儿笑嘻嘻说:“二舅舅,她在文化馆工作,看中了我来介绍给你?”我顿时慌了阵角,慌忙向小路开遛,不慎被上阶沿绊倒在地!“咯、咯、咯”笑得小女儿前仰后合。

1965年“五·四”青年节,被命名为青年突击手后,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派进了建工局机械施工公司搞“四清”,组织上想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我在工作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得到了领导与工人们肯定,入了党后,并内定为留在该机械施工公司为团委书记。“文革”开始了,工作队无法正常工作,我与同事老蔡等人,下班后到市内看大字报,听大辩论。当时认为:造反者鱼龙混杂,是“被压者”的造反,因此,对党和国命运表示深深忧虑。工作队解散后,回到原单位,我对造反派所作所为更是看不惯,抱着为党,为国的信念,不怕丢掉党籍、不怕打击报复、不怕人身安全、不怕坐班房,对造反派行为用大字报进行揭露。车间造反派头张某某,是和王洪文一起造反的老造反派。造反派活动用车,他全力支持,还动用了运输场几十辆车,几百人去砸“联司”;并利用外单位的造反派,冲档案室,抢运输场档案材料;他指挥造反派,残酷迫害老干部与反对者,使多人受伤致残,甚至死亡。我们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与张某某等人进行殊死的斗争。工宣队进驻运输场后,张某某等人被清除出场革会。为此,我写出了:《满江红·送张某某》,其文是: 

“漫天飞雪,风雷滚,东风浩烈。运输场,鬼蜮几个,掀涛猖獗。白骨顺我是英杰,金猴逆我为妖孽。恶云狂,阴霾浊浪山欲摧,遮日月!

筋骨断,皮肉裂,淫威恶。看gcd员,如松似铁。弩发弓张鹰鹘搏,顶风斩浪豺狠蔑。喜春雷,个个志昂扬,驱蛇蝎!”

正因为波澜壮阔年代,激荡风雷的经历,为我后来创作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后来,新的革委会成立,我被推选为成员,负责“清队”工作。所谓“清队”,即清理阶级队伍,按照当时政策规定,把混在工人阶级队伍中人清理出来。我接手的“牛棚”,不但人员众多,而且十分庞杂。其中有“走资派”、“保皇派”、“实权派”、地、富、反、坏、右,资本家、小业主,以及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一大批。他们之所以被关进“牛棚”,全因造反队一道勒令。造反队开起批斗会,低头、挂牌的“牛鬼蛇神”站了一大片,有时,比参加批斗会人还多。我的工作就是落实政策,把不在政策规定范围的人,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当然,通过内查外调,对有些混在工人队伍中人,清理出来。

“文革”前,由于运输工人是繁重体力劳动,所以一般青年人不肯来。1968年后,大批青年分配到运输场,当了装卸工,使运输场有了新的生气。我因此兼管共青团工作。共青团内有团员200多个,青年近千名。我们组织了“青年突击队”,发动团员、青年“抓革命、促生产”。“抓革命”,就是激昂的斗志,投入各项政治运动。“促生产”,就是“放高产”,突击完成生产任务。我和团员、青年一起,白天工作,晚上参加生产。团员、青年日班连中班。当时加班从来没有加班费,全是义务劳动,中班下班后在宿舍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照常上班工作。我当时年轻体壮,比一般青年劳动力都好,背大米包,有时一背两包大米,(一包大米是两百斤,两包是四百斤)。双肩扛八袋面粉(一袋面粉是50斤,八袋也是四百斤)。我这个167身高的小个子,能有这样的体力,别人看了甚是惊讶,真是不可思议。

除了“抓革命上、促生产”外,还组织“青年突击队”排演文艺节目,博得工人师傅的好评。由于“青年突击队”活动有声有色,并在运输局得到推广还进行表彰。有一次,我们组织“青年突击队”到青浦进行活动,就有100多个队员参加。因为我喜爱中国古典诗词,有些青年也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常文流诗词写作。虽然,当时物质并不丰富,然而,青年人却充满勃发的朝气!为此,我曾写了十一首《十六字令·青年突击队》,现摘录四首如下:

难!谁说青年乳未干?怀朝气,批得鬼蛇颤!

难!意气风发冲云天。迎国庆,誓夺万吨关!

难!排演新剧夜未酣。子荣学,一片激情传!

难!新句偶得喜眉间。推敲再,又破一重关!

30多年后,我创作了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在出版时加了序词,就是对那峥嵘岁月的感叹。其词是《临江仙·沧桑》:

曾记当年雷吼,激昂风发挥钩,苍龙不缚怎甘休?青春如烈火,热血报金瓯!

自古沧桑难识,冲锋哪顾回眸,怎得帷幄巧运筹?浪淘南柯梦,江水向东流!

2014年5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