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记

作者:史荣东    更新时间:2023-11-23 10:12:15

上海外滩的早晨是最有特色的,她的特色不仅仅在于车水马龙,汽笛长鸣,而是在于一轮红日从黄浦江冉冉升起。黄浦江犹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龙,腾起了上海的朝气,上海的磅礴,上海的新一天。

上海的变迁可以说是黄浦江的变迁,建筑群的变迁,道路的变迁,正是这样的变迁折射出人事桑田。上海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海滩小镇到十里洋场冒险家乐园,从冒险家乐园到新中国的大都市,至今发奋成为世界级大都市,无不融会在澎湃的黄浦江潮起潮落之中。她成为新中国的缩影,新中国的象征,新中国华表。

儿时的我,从苏北到上海居住的是贫民区,那时的上海还有不少地方是河网交叉,黄浦江、吴淞江的支流支支叉叉,纵横交错,从苏北等地摇来了一条条小船,浮家泛宅载了一家人来到了上海,在河边几张芦席一圈就有了家,俗称“滚地龙”,虽然,尽管是日不挡风,夜不隔雨,然而,有了立足之地后艰辛地谋生,继尔,陆续搭起了泥巴墙,油毛毡房。竹子、芦席、油毛毡成了又一种家的骨架,却涌动新生活的希望。“两万户”又是一个时代标记,标志着有真正意义的家。“滚地龙”随着浦江潮水退去,篷户区渐渐地发生了变化,诸如蕃瓜弄、药水弄、潘湾里、肇家浜、虹镇老街等贫民区相继隐去,崛起的新建筑群,林林总总,旧时代的贫民区已渐渐被尘封进历史。

上海以前的马路也是五花八门的,泥土路、煤渣路、弹阶路、柏油路、水泥路,最昂贵的要算是南京路,是用铁黎木铺成的,无不带着殖民主义印记。六十年代中我居住在南京东路外滩,每到清晨四点,“丁当丁当”的有轨电车把南京路外滩闹醒,车水马龙地迎接新的一天黎明。我常在外滩散步,面对着万国式建筑凝思:外滩再好还是穿着洋人的服饰炫耀着自己的时髦,浦江两岸宛如两个世界,浦西高楼耸立,鳞次栉比,灯火灿烂;浦东野炊袅袅,风冷月寒,瓦稀屋疏。上海开放了,成了长江龙头,腾起了八面来风。尤其是浦东,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等一大批新的建筑群破穹而立,如雨后春笋,拔地有声。道路也发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架、地铁、隧道、轻轨、磁浮悬、纵横交错,跨江大桥横跨浦江南北,给上海挂上了一道道彩虹,上海人以新的姿态去拥抱世纪光辉。

而今的浦东风生水起,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将在此处举行,200多个国家、地区以空前盛况,以各自风采,以独特的风格,以日新月导的科技成果,展现各自才操。上海浦东聚焦了世界各国的灿烂,不出国门,领略各国风情,岂不妙哉,壮哉。世博会的中国馆堂正而恢宏,既展现华夏的历史悠久的铜车马、又有《清明上河图》的现代版,它巧妙用高科技使图画人活动起来,看了十分惊奇。沙特馆、石油馆、法国馆、英国馆高科技,五彩缤纷呈现了世界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在人头攒动中体现了世界一流水准,也体现了中国的日益强盛。

黄浦江犹如一条金龙,世博会犹如金龙腾跃的璀璨之珠,升腾了上海、升腾了中华民族、升腾了世界未来的辉煌!我的心也随着浦江之水澎湃起来,一曲《自信》随江滔滚滚而来:“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一百多亿眼睛仰望//中国从风风雨雨中崛起/上海/以日新月异速度/春笋般拔起蓬勃龙象//浦江的滔滔潮头/裹夹着中国人自信与豪爽/以铿锵的步履/制造着奋飞翅膀//追求,不只是最多/而是,最好、最高的奋飞理想/向五洲、向四洋振翅/向浩瀚星河/向苍茫天穹翱翔/显示着华夏的璀璨/聚彩了人类智慧的华章。”

2010年9月

版权方授权华语文学发布,侵权必究
(快捷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