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和纽约的核心街区。清晨当我们乘坐巴士穿越过江隧道,进入曼哈顿街区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过路人群,却见不到身穿制服的警察在维持交通秩序,市民是那么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穿街过巷,让我们对美国人遵纪守法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在曼哈顿我们的第一项活动是上游轮在哈德逊河上作环岛游。两层高的游轮虽没有沪上浦江游览轮那样豪华,却简洁明快、舒坦宽敞。整个游程是60分钟。曼哈顿的三月,冰雪尚未融化,早晨站立在船头甲板上,颇感寒风凌厉,然而眺望曼哈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傲然耸立的“自由女神”像,我们颇感激情沸腾,兴趣昂然,浑身毫无寒意。“自由女神”像的外观设计简直令人叫绝。她头上装饰着金光四射的皇冠,像圣者的光环;她身上披着宽松的长袍,下摆抖落在基座上,给人一种和谐与自由的感觉;她右手高高举起的火炬是自由和真理的象征;她的左臂横于胸前,手中握着一本象征法律威严的书板;女神像脚上残留着被挣断的铁链,象征着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记得神像设计者法国人巴尔托迪说过:“自由,必须让人感到神圣和不可侵犯。”因此他塑造的这尊铜像显得气宇轩昂,神态刚毅,有凛然不可犯的一股正气。
结束环岛游之后,我们来到华尔街上游览漫步,亲眼领略了一番享有世界盛名的金融街风光。华尔街原意为“墙街”,当年荷兰殖民者为了防御印地安人的袭击,从百老汇到东河码头,建起一道围墙。英国人取代荷兰人统治后,将围墙拆除,建成十一米宽的街道,定名为“华尔街”,美国独立后,依然叫华尔街。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就坐落在这条街上。这天刚巧是星期日,交易所大门紧闭,我们只能遗憾地匆匆离去来到了享有世界顶尖品牌服饰“集中营”称号的第五大道,边游览、边想选购衬衫或T恤。在梅西百货公司的三楼我们看中了一件名牌衬衫,价格不菲,还要附加4%的税,但鉴于款式新颖,还考虑到在美国大百货公司买东西品质有保证,所以我们还是买下了。这也成了我们此次曼哈顿漫步游览的纪念品。
在曼哈顿,令我最难忘的还去联合国大厦作了次参观访问了。联合国大厦主要建筑有3幢,它们是联合国大会大厦、联合国会议大厦和秘书处大厦。为了参观联合国大厦,接待方为我们聘请了一位姓朱的老华侨,有70来岁了。他是20世纪80年代初来美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并于80年代后期进入联合国工作,现已退休。当我们一脚跨过联合国黑色铁栅栏门坎,来到联合国大厦广场上时,朱先生脸露笑容地说:“你们现在脚下踩的已是联合国领地了!”接着他热情地介绍起摆放在大厦门前左右两侧的钢体雕塑,说左侧这个巨大的钢质地球仪,是意大利政府捐赠的“救救地球”雕塑,呼吁联合国要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右侧是卢森堡政府捐赠的“扭曲枪管”雕塑,呼吁联合国要为反对战争、保护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在朱先生指引下,我们又迅速通过安检通道,进入联合国大厅,大厅明亮宽敞,设有小邮局、小卖部等,还有许多穿着校服学生在开演唱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常。朱先生把我们引到一处墙上挂着历届秘书长巨幅画像前,为我们讲解了历届秘书长特点和业绩,并积极号召我们要鼓励亲人和子女到联合国来工作或当义工,为联合国发展作贡献。朱先生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如今中国强大了,腰杆子要更硬些,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表现出一个老华侨拳拳爱国之心。
在黄昏来临前夕,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时代广场百老汇大街上。这里不仅是表演艺术的殿堂,产生了许多驰名世界的经典影片和众多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如今时代广场还是一些美国人每年除旧迎新倒计时处。这天夕阳下的时代广场,人头攒动、热闹异常,我们发现许多不同肤色游客,喜欢在一幅巨大液晶银屏前跳跃呼叫,走过去我们才知道,原来银屏有他们的影像,所以博得如此众多游客的眼球和大呼小叫,这为时代广场增添了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
在曼哈顿走马观花虽然时光短促,但见识颇广,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繁花似锦大商场、灯红酒绿大道和街坊,也让我们见到了多个坐在大道旁,胸前挂着牌子乞讨的老年黑人,闪现出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及弱势群体悲凉生活的现状。
《新民晚报·旅游城市》2011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