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商业街现已成为继南京东路、淮海中路之后,沪上最具规模和魅力的繁华商业区。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仅有中百六店一家大型商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港汇广场、美罗城等的诞生,这里已成为沪上中高档百货商业中心。这里不仅有商业也有文化品位,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上海藏书楼、徐光启故居、上海老火车站、上海老气象站等都坐落在附近,20世90年代港汇广场、美罗城又先后在楼内开设了大型的书店,这样就进一步提升了徐家汇商业街的文化品位。90年代后期,我就在港汇广场书店内一次性的购入“书趣文丛”40种。
港汇广场是由香港恒隆集团主要投资及管理的一幢高档现代化双塔办公楼,双塔间衔接的中间多层开设有港汇恒隆百货商场。记得那是1997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星期日下午,因为临近过节我想购点年货,在走进宽敞明亮的港汇广场内时,无意间却发现这里也有书店。书店设在4楼西北角,约占该楼层五分之一面积,气派不俗,颇具规模,各种文学、史学、社会、金融、法律、生活、旅游等读物,应有尽有,尤其是我喜爱的文史、书话读物极为丰富多彩。一踏入店内左顾右盼,寻觅着我心中的好书。翻翻走走,我的脚步终于在一个插满五颜六色的书架前停留了下来,因为发现了吸引我眼球的书。在这里我见到了一套意在张扬一种读书方式,旨为营造一个书香社会的“书趣文丛”。当我打开该丛书第1辑第1本施蛰存撰写的《沙上的脚迹》,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我知道施蛰存是中国现当代的著名作家和学者,我曾读过他《唐诗百话》,敬佩他的学识和文字。《沙上的脚迹》收录了他80年代撰写的《〈现代〉杂忆》《丁玲的“傲气”》等27篇忆事怀人的文章。该书吸引我关注的不仅是施蛰存的文章,还有卷前编者脉望1994年11月撰写的序文,其中有那么一段话:“读以致用是好事,并不立即‘致用’也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作为一个知识者,人人都应有‘致用’和‘不立即致用’这两种读书态度的结合。什么是不立即致用’,那就是把读书当作一种兴趣,简单说来‘书趣’即是。”在这点上我是很有共鸣感的。“开卷有益”,读书固然可以增长学问知识,但轻松自由地读喜欢的书,那才是快乐的事情,才可以真正享受到“书趣”的无穷魅力。
“书趣文丛”由辽宁出版社出版1995年3月出版发行,全书共6辑,当年我在港汇广场见到时,该套丛书才陆续出版了前4辑。出版的时间分别为第1辑1995年3月、第2辑1995年10月、第3辑1996年1月、第4辑1996年8月,每辑10种10本。前3辑收录的主要是老作家、老学者的作品,如金克木《蜗角古今谈》、谷林《书边杂写》、唐振常《饔飨集》、董乐山《边缘人语》、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吴小如《书廊信步》、舒芜《串味读书》、邓云乡《水流云在琐语》、黄裳《音尘集》、周越然《书与回忆》、谢国桢《瓜蒂庵文集》、董桥《书城黄昏即事》等30种,其中有我爱读的书话文章不少,如谷林对梅志为怀念胡风撰写《往事如烟》的评价是:“它既不惋惜,也不责难,既不掩盖,也不啜泣,它只是一纸实录,它的力量也正在这里它冲刷乡愿意识,教育着当今和后世的人们。”(《书边杂写·如烟非烟》)点出了梅志一书的特点和份量。周越然的谈沪上福州路上购古书也很有味:“余初购古书,尚在民初小花园古书流通处时代。精写本或明末刊本,每册之价不过一元;铅印本或洋装本,因不如时,又非古本,全不上场。”(《书与回忆·余之购书经验》)为我们记录了民国初年“精写本或明末刊本”的市场价,也为后人研究民国书市提供了可贵的资料。谢国桢谈北京琉璃厂的历史也颇有见识,他说乾隆年间,书市从报国寺迁到琉璃厂,其发展的原因是两点:一是“书店经营者的勤奋经营”,二是“会馆的建立”,因为当年进京赶考的“试子们和在京做官的士大夫们,都爱到琉璃厂去买书籍字画。有了这种社会需要,对书业的发展自然是很大的刺激。”(《瓜蒂庵文集·北京书市琉璃厂》)谢国桢较客观地道出了北京琉璃厂发展的原因和要素。“书趣文丛”第4辑主要特点是收录了“近年热潮中涌现的中青年学人的读书心得之若干部分”。有吴方《斜阳系缆》、李零《放虎归山》、葛兆光《考磐在涧》、李庆西《寻找手稿》等10种。在这些作者的文集中有许多篇是对前辈学人读书治学的总结和怀念,如吴方说:“钱穆读书治学的主要特点是专一和执著,换句话说,一忌浮光掠影,二忌随波逐流。”(《斜阳系缆·记学者钱穆》)说出了国学大师钱穆治学成功的关键是善于独立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大概是在该书架前站立太久的缘故,一位聪慧活泼又留着乌黑长发的营业员,悄悄的走近了我,并与我打招呼说:“先生,这是一套新版的名家书话散文集,也是爱书人喜欢读的书。日前我们书店仅进了3套,全套408元,如您喜欢我店可以9折出售,为367元。”我见她说话坦诚,就答道:“8﹒5折,我就买下!”结果交易成功,我以346元的8﹒5折扣价,将全套书快乐地扛回了家。此后,我还断断续续地有选择的购入过《书趣文丛》第五辑费孝通的《往事重重》、饶宗颐《文化之旅》、钱伯城《观景楼杂著》及第六辑黄子平的《边缘阅读》等,成为我所藏的书话类丛书中数量最大的一套丛书。